Re: [請益] 《大學》中致知和誠意的關聯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沒銀子)時間17年前 (2006/12/26 19:1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Yenfu35 (廣平君)》之銘言: : 第一次來這裡,請多指教。 : 《大學》中說「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又說「知至而後意誠」。 : 我個人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關連,從高三到現在六七年了還是想不透, : 所以想請教各位板友。謝謝!<(_ _)> 因為這裡要跟一開始的文句連起來看才能貫通: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 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 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 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之所以要先格物致知,是因為前面先肯定了知對於「定靜安慮得」順序的作用。 這裡的知所涵蓋的對象,就是後面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簡單來說, 可以理解成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格物致知就是個人內在道德與外在知識的涵養。 這種涵養有助於個人體會世界的規律與原則,因此才能推擴出去, 進而達到最高目的,也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把握世界的規律與原則的人,會明瞭遵守道德的重要性,也能明瞭如何教化人民。 《大學》的目的宗旨就是培養有德行和智慧,能夠推行道德教化的領導者。 格物致知到治國平天下,就是一個內聖外王的實踐次序, 也就是程顥和程頤所說的「初學入德之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37.118
文章代碼(AID): #15aGEeAP (Confucianism)
文章代碼(AID): #15aGEeAP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