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孔子對音樂的看法?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風￾N￾   )時間19年前 (2005/03/19 23:5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些許意見,提供參考。 孔子對音樂十分喜愛,《論語‧述而》:「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 之。」可見孔子實在是愛唱歌之人,常保赤子之心,〈述而〉:「子在齊聞韶,三 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若不是有真實情感而心靈能體會之 人,如何能體會音樂之美?〈述而〉:「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 哭,則不歌。」死去之人,自然為其感到悲哀,可見仁者之心的自然流露,此處特 別提及孔子因悲傷而不再唱歌,更可證明夫子平日之喜愛音樂。 音樂的抑揚頓挫既可以表現出人的感情,又可以產生一種感染的力量,使人的 情感得到疏導,孔子對音樂有深入的認識,自然深明此理。故夫子所說的「成於樂」 (〈泰伯〉),就是要通過音樂的陶冶來培養真實情感,給人以美感的體驗,在美 感的體會下,潛移默化,改造人的主體意識,昇華人的精神世界,造就一個完全的 成人 。 音樂一方面揭示著主體情感;一方面也是道德之展現,〈憲問〉:「子擊磬於 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由孔子擊磬,即可聽出 為有心於天下之人,荷蕢者亦非常人,然由此實可見夫子道德之遍潤與精神情感之 統合,音樂由情感之表達昇華為精神境界之表達,聯繫各種不同情感,若實現於國 家政治社會,即可移風易俗,撥亂反正,發揚仁愛的精神,潛移默化於無形。 孔子十分重視音樂的教化,〈衛靈公〉:「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 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鄭聲淫 亂,使人心敗德,故孔子一再斥其之惡。《禮記‧樂記》載子夏之言曰:「鄭音好 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趨數煩志,齊音敖辟喬志;此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 是以祭祀弗用也。」鄭、宋、衛、齊四國均有淫聲,孔子獨舉「鄭聲淫」、「放鄭聲」, 相信必有其原因。 《禮記‧樂記》:「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 可知鄭聲實為亂 世之音,若不加禁止,將導致人民流離失所、國家亂亡,最為關鍵所在。〈陽貨〉: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音樂本來 是陶冶人心,教化百姓,今鄭聲淫亂雅樂,孔子實深惡之。蓋孔子心目中的雅樂, 〈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朱熹注云: 韶,舜樂;武,武王樂。美者,聲容之盛。善者,美之實也。舜紹堯政治,武王伐紂 救民,其功一也,故其樂皆盡美。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遜而有天下;武王之德, 反之也,又以征誅而得天下,故其實有不同。 此言為是,孔子所謂雅樂之取捨,亦以德行為標準。 音樂既是表達人內心的真實情感,若禮樂儀文淪為純粹形式上的存在,則亦是 孔子所不取,〈陽貨〉:「子曰:『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八佾〉:「子 曰:『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之所重視禮樂儀文,即是其能從外而內,誘發 涵養人之情感而導之於正,亦為孔子情感呈現之依據。 故音樂之於孔子,不但是他真實情感的流露,亦是夫子的教化之方,主體道德精神 境界的呈現,〈先進〉:「曾點曰:『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 『吾與點也。』」自然純潔的生命,在音樂與舞蹈中便可見天地氣象。 〈摘錄自敝人期末論文─孔子的真實情感〉 可參看─〈網路資料方面則未知曉〉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黃紹祖:《孔子之喜怒哀樂》 關國康:〈從《論語》看孔子的情感世界〉,《鵝湖月刊》第二六四期 各大哲學史著作孔子部份: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先秦卷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中國哲學史》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國哲學史》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發展史》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 --如果真有神,請讓臺灣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11.231 ※ 編輯: worlddragon 來自: 220.139.211.231 (03/20 00:13) ※ 編輯: worlddragon 來自: 220.139.211.231 (03/20 00:19) ※ 編輯: worlddragon 來自: 61.228.205.1 (03/20 09:08)

218.168.215.241 03/20, , 1F
謝謝您的分享 :D
218.168.215.241 03/20, 1F
文章代碼(AID): #12F4kGxS (Confucianism)
文章代碼(AID): #12F4kGxS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