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切磋] 本板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因炱彘而在水星渡假中)時間20年前 (2004/07/22 04:11),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西漢時的王莽就其宗族而言,應該說是出身豪門:他父親雖然早死,但他的幾個伯父、 叔父在漢成帝時代一個個出將入相、封侯受賞,王氏一門可謂顯赫之極。 但王莽本人的小家卻是寒微之極:父親早逝,只與母親相依為命,靠親戚周濟生活。 但也正因此,王莽從小就養成、練就了一套為人處世的本領,少年老成之極。無論心中多麼 難過或氣惱,但在親戚長輩或外人面前,他都表現出十分愉悅、平和的樣子,因此頗為宗族 中眾人賞識。 有一次,他的大伯父病重,他得知後跑來,守候在病人床前,端藥送水,守夜看護, 一連幾個月衣不解帶,蓬頭垢面、惟悴不堪,簡直比病人還“病人”,比親兒子還“親兒子 ”。對此,臺族上下無不誇讚,紛紛上書,為他請求封賞。 於是漢成帝封他一個新都侯稱號,並命他任宮中侍衛,成了皇帝身邊一位近臣。地位 高了,權力大了,但王莽從不露出半點驕矜懈怠神色,反而益發謙恭有禮一方面廣為結交公 卿將相、名士大儒,一方面又賑濟窮貧、輕財好施。而自己生活卻十分儉樸,常常吃葷菜, 更不穿長袍大袖的禮服,只一身短打扮。於是朝野眾人一致以一個“賢”字稱讚他。後來, 他的叔父、大司馬王根病逝,臨終舉他以代。皇帝及眾大臣都認為最適當不過,於是,才僅 僅三十八歲的王莽,便當了掌握全國最高軍權的大司馬。 正當他仕途順暢之極時,漢成帝去世,漢哀帝上臺。漢哀帝排斥王家。為了避禍全身 ,王莽忍痛辭官家居,那一段時間,他時常歇斯底裏大發作,動輒怒罵、暴跳、哭嚎、慘笑 ,為多年用心付之流水而痛苦不已。 不料天有不測風雲,漢哀帝在位不久就去世了,而且皇族無後,連個主持喪事的男人 也找不到。於是,當時已是太皇太后的王莽的姑母王政君就憑當年印象,把王莽宣進朝來, 讓他主持喪事,並又重新任命他為大司馬兼任尚書。司馬掌最高軍權,尚書相當於丞相,掌 最高行政權。兩職加於一身,王莽頓時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 重新掌權的王莽決心利用這次時機,大顯身手。他草草處理完哀帝喪事後,提議讓年 僅九歲的劉(彳+幹+亍)為皇帝。太皇太后對他是言無不聽,於是,西漢最後一個皇帝漢平 帝繼位。而實際權力則自然由王莽獨享。此刻的王莽心裏很不平靜:漢朝自開國以來,已歷 十一個皇帝、二百餘年。近幾十年內,幾個皇帝都是庸才,大臣又多貪鄙,國困民窮、怨聲 四起,可見大漢氣運將盡了。目前大權既已在握,應當仁不讓了! 不過王莽並不莽撞,他深知貿然行事只會“欲速則不達”。於是,一場場由他導演並擔 任主角的戲逐次開演了。 漢平帝元年,正月新春,王莽率百官到長樂宮長信殿給老太后賀節。禮拜完畢後,有 越裳國使臣請求晉見太老並獻寶。 “趙裳國在什麼地方?”老太后問。 大司徒孔光道:“遠在西南蠻夷之地,距中原千山萬水,久不同朝廷來往了。” “難為他們遠道而來,傳見!”老太后道。 於是兩個青帕裹頭、銀飾遍身、腳穿草鞋的人進來,一個人捧一隻金絲編的鳥籠,裏 面各裝一隻潔白如雪、纖塵不染的白雉。拜賀後,把白雉獻與太后。 王莽一見,喜笑顏開地衝太后行禮致敬:“古書曾載越裳國獻雉的事,乃國家祥瑞的 兆示!今日又獻白雉,我漢朝大喜大慶必將來臨!” 群臣齊跪拜高賀:“萬歲!” 老太后高興起來,笑著問:“貴國可有國書?” 那使臣送上國書給王莽,王莽又呈給老太后。 “老眼昏花的,我看不清這些小字兒,大司徒給讀一下吧!”太后道。 大司徒孔光於是當眾朗讀起來: “小國之君欣聞大漢皇帝新立,大司馬王莽輔政,感奮莫名,不期周公之賢才再見於 中國,成康之治必重顯於當代。敝國地小民貧,無以為獻,謹以白雉一雙,聊表敬意。” 周公是歷史上有名的開國功臣,成康之治則是周公輔佐周成王開創的為歷代歷朝稱頌 的聖明政治局面。據史書載:只有那時,曾有越裳國獻白雉於朝的事。 孔光讀罷,馬上跪拜啟奏:“周公有道,故能致遠方之人。今大司馬迎幼主、輔朝政 ,功德堪與周公並列,才又有白雉進獻之盛事吉兆。臣請太皇太后順應天意人心,賜大司馬 ‘安漢公’稱號,並厚加賞賜,以獎功褒德!” 古代封賞大臣分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公”為第一等。春秋時,所謂“公 ”就是一國之君主,如齊恒公、晉文公等。所以自秦朝以後,歷代皇帝封賞臣子,最高只是 “侯”而已。開始眾朝臣一怔,後來見與王莽親近的手握大權的幾個朝臣已跪下拜請,為保 官存身,也接二連三跪下來,一齊請太皇太后降旨。 沒容太皇太后說話,王莽惶然不知所措地也跪下來,大聲道:“越裳獻雉,全因太皇 太后德高望隆;國家興盛,亦是臣與孔光、王舜、甄豐等眾大臣在太皇太后指導下,共同致 力所至。臣豈可獨享其功?!懇請太皇太后褒獎孔光等眾位朝臣!臣為太皇太后骨肉之親, 報效朝廷乃臣之天職,當隱而不提!” 孔光等人爭辯道:“賞有功而褒有德,乃朝廷之大法,豈能因骨肉之親而不行?!” 眾大臣越推舉,王莽越是推讓。雙方爭執不下。太皇太事感慨不已:多年只見大臣貴 戚們爭權奪利,哪有這班朝臣這種謙讓奉公的美德?正考慮應如何處理時,王莽道:“臣誓 不受封。若不如臣之所請,臣便告退還家!” 老太后只好降詔:“成全大司馬居功不傲的古君子之風;孔光等人各加官一級、賞萬 戶。” 孔光等人驟然間又陞官、又發財,喜出望外。對王莽更是感激涕零,於是跪拜不起再 次啟奏:“大司馬功高泰山,若不顯揚功德,臣等死不受賞!” 於是老太后不顧王莽再三推辭,下詔道:“以大司馬、新都侯王莽為皇帝太傅,總領 百官,位在三公之上,賜號曰安漢公,賞二萬八千戶,不得辭讓!” 王莽匍匐在地,聲音哽咽:“太皇太后隆恩,臣不敢再辭。但臣謹收太傅、安漢公稱 號,二萬八千戶,臣實在不敢受。近年天災頻繁,百姓衣食不濟;待百姓衣食豐足,臣再受 不遲。” 眾大臣無不感動,連太皇太后也為自己這侄子的高風亮節感動得淚流滿面。 王莽辭去二萬八千戶的賞賜,又乘機奏請封賞劉生姓皇室子弟數十人,連那些退休在 家的老病官吏,也一一都予以賞賜。太皇太后自然無一不準。於是,朝廷上下到處是對王莽 的感恩戴德之聲。可誰又知道:那不遠萬里送到京師的白雉竟是王莽令地方官花重金招誘越 裳人所致,連那封國書也是按他的意思所寫。而僅此一事的策劃與實施,就花費了足夠幾萬 饑民十年的錢糧呢?! 緊接著在這年冬天,乘國內大旱、災民遍野之機,王莽又大張旗鼓地上書:獻錢百萬 、私田三十頃,以助災民。安漢公一帶頭,誰敢不獻錢獻地?於是平日橫徵暴斂的貪官污吏 們也紛紛以個人名義,把巧取豪奪的百姓血汗錢貢獻出來以響應安漢公的義舉。屬員代他宣 傳:天災民困,安漢公坐不安席,已半年不吃肉食了!於是,招引得太皇太后連連降旨,勸 他為國為民,必須吃肉云云。於是,國內百姓,無不頂禮膜拜,視王莽為千古難對的聖賢! ! 用這種手段,把與王莽關係密切的大臣甄豐也矇住了,當眾感嘆不已:“安漢公節義 操行,古今罕有其比!” 只有王莽的岳父、大司徒孔光知內裏:“安漢公將富有天下四海、永享尊榮,何惜區 區幾十頃田土、片刻的素食!” 其實,就連孔光也不知道,王莽夜深人靜時,當只與最親近的妻子相對時,大魚大肉 ,狂嚼大咀,又何嘗有過半日的素食?! 緊接白雉事件後,國內怪異連連出現:一會兒是遠在三千里外南海中的黃支國獻獨用 犀牛啦,一會兒是越國江中出現黃龍啦,一會兒是羌族所在地不種地而禾苗自生啦,一會兒 是苗嶺山寨不養蠶而自繭自成啦……總之,都是祥瑞的兆示、吉慶的象徵,都在預示國家將 有令人慶祝的大變動。 王莽此時卻更加謙恭謹慎、禮敬有加。每逢四時八節,他便安排車駕請老太后巡遊郊 野。老太后數十年間深宮居住,見厭了青磚灰瓦、高墻重樓,一旦見到市井人煙、青山綠水 ,歡喜異常。又有王莽預先安排好的眾多百姓的歌功頌德,滿耳全是喜慶讚美之聲,老太后 更是高興。王莽又預備大量錢財布帛,任老太后隨意賞賜百姓,自然一陣又一陣召來前後左 右的感恩戴德之聲。太后身邊的人也得到王莽大量賄賂,無不在老太后面前誇讚王莽……從 此,老太后更加信任王莽,索性把全部朝政放手交與王莽獨自處置。 轉眼過了兩年,漢平帝劉(彳+幹+亍)已經十一歲,於是王莽又把自己十四歲的女兒 許配給他為皇后。為此,朝廷賞賜王莽兩縣二鄉的土地和一萬萬錢的聘禮。王莽又以救濟災 民為由拒絕接受。對此,九州臣民簡直把他視為亙古未有的聖賢!由於他的退還土地、拒絕 錢財,還引起了全國“公憤”:據說全國上書為他再次請賞的達407572人之多!幾乎相當於 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於是,全國範圍內又一次掀起了讚頌王莽的高潮。當然,這高潮的掀 起,到底是百姓發自內心,還是各地官吏有意製造,就只有天知地知了。 王莽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稱頌狂潮,卻一副誠惶誠恐模樣,上書老太后道:“臣才智 低下,常恐舉措失當、有負聖恩。臣民謬獎,愧不敢當。惟願更盡忠心於太皇太后。一旦天 下富足昌盛,臣自當退隱林泉,為賢者讓路。 但實際上他不但沒有讓路,反讓兩個阻礙他獲取更大權勢的人死掉了。這兩個人,一 個是他的親兒子王宇,一個是他的女婿、漢平帝劉(彳+幹+亍)。 原來王莽把劉(彳+幹+亍)迎進京為帝之後,卻不許他的母親衛氏進京。因為他認為 :親不親,自家人。一旦衛氏進京,她的兩個兄弟衛寶、衛玄必在朝中掌握大權,自己地位 就會受到威脅。因此,無論衛氏一家、包括皇帝劉(彳+幹+亍)怎樣要求,他堅決不準,生 生拆散劉(彳+幹+亍)母子,死死抑制衛氏兄弟。 這事引起王莽兒子王宇的憂慮:父親如此,必結怨於衛氏一族。一旦皇帝親政,則王 家必遭不測。父親只顧眼前、不慮今後,等於為王家埋下了禍根。於是王宇一方面以個人名 義,寫信給在外地任職的衛寶、衛玄,聯絡感情、互稱朋友,並勸他們主動寫奏章給太皇太 后,要求進京;一方面又看父親王莽動輒以天意鬼神嚇唬欺弄臣民,便也想以這種方式點示 一下父親自身,就派人在夜裏到家門口潑豬血、狗血,想以此說明天神亦責怪父親的無情。 不料,王宇與衛氏兄弟通信的事及在大門上潑血的事,全讓王莽知道了。他十分震怒 ,立刻在深夜把王宇及王宇的夫人叫到面前,冷冷冰冰道:“你身為朝臣,私交外藩,知罪 嗎?!” 王宇大驚,沒想到父親一下把調子定得這麼高,這可是殺頭之罪啊! 王宇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王莽。 王莽輕蔑地一笑:“王氏的久安?哼,你懂什麼?!”接著板起臉,以公事公辦口氣 道,“我受太皇太后重托,輔佐陛下,主持朝政,決不枉法徇私。來人哪!” 幾名武士應聲而進。 一見王莽要動真的,在場家人及屬員都嚇了一跳,忙跪下為王宇求情。 王莽睬也不睬,冷漠地對王宇夫妻道:“自作孽,不可活。你們也休怨我。”接著仰 天長嘆:“老天、老天!我王莽何其不幸,生此不肖子孫!” 王宇明白再求情也沒用了,為了保自己、求權勢,父親什麼事也幹得出來的。前兩年 就因此殘酷地殺死了哥哥王獲。於是王宇說:“為保全父親美名,兒甘願一死。只是兒妻現 有身孕,即將分娩,求你親饒她一命,使兒的這一點骨血得以留存。” 不料王莽冷酷道:“與其再生個不肖的孽種,倒不如不生!” 王宇憤怒之極,跳腳罵道:“你這沽名釣譽的偽君子!貪權攬勢的奸臣!你以為你可 以一手遮天、騙盡天下人嗎?!你早晚要自食惡果!!……” 就這樣,親生兒子、兒媳及兒媳腹中的孩子,被王莽殘殺了。接著,他以此為藉口, 把“聯接朝臣、謀求不軌”的衛寶、衛玄等人也拘捕殺害。又廣為牽涉,一舉殺死所有對自 己有非議、不順從的朝臣與地方官員。此案,死者上千,海內為之震驚! 除盡了擋他奪權的人,王莽漸漸露出本相,在朝中開始為所欲為。 漢平帝劉(彳+幹+亍)畢竟還是個十來歲的孩子,自然十分想念母親。一日早朝,他 壯了壯膽,對虎踞在身邊的王莽道:“安漢公,春節即至,朕要母后進宮一敘天倫之樂,請 你安排一下。” 王莽臉色頓時沉下來,“不令衛皇太后進宮,乃是太皇太后的旨意,皇帝不得任性取 鬧!” 平帝惱了:“什麼太皇太后旨意?還不是你說了算?你不接,我就不會派人去接嗎? !” 此言一齣,滿朝皆驚:既驚訝小皇帝竟敢當面頂撞王莽,又驚恐此舉後果不堪! 不料王莽卻沒生氣,靜靜看了漢平帝一會兒,忽然起身躬腰:“本朝以孝立國,陛下 思見母后,以敬孝道,乃為臣的楷模。臣即刻安排就是。” 眾大臣暗自長舒一口氣,放下心來。 不料,第二天,正當皇帝祭天地、舉行臘日大典時,內監匆匆跑來報告:“皇帝有病 ,不能前來,詔安漢公代為祭祀。” 王莽驚問何病,內監答:“昨夜食麥粥後,突然腹痛不止。”王莽大驚,急切責備: “都是你們侍奉不周所致。還不快請太醫?!陛下若有不測,定將你們治罪不赦!” 內監趕緊跑回內宮。 於是王莽代祭。他登臺履行儀式後,忽然流淚禱告:“臣王莽警告皇天眾神、歷任先 帝,大漢天子不幸身染疾病,臣憂心如焚。天子聰明睿智,孝親愛民。聖躬康寧乃我朝萬民 之福。上蒼若真有所責於本朝,但求降災病於莽一人之身!臣願代天子受病痛之苦,以報朝 廷對莽之大恩!”說著,哽咽氣阻、涕淚縱橫,一副為皇帝有病難過的神態。 朝臣無不為王莽言行所感動。 然而,就在當天晚上,十四歲的漢平帝就一命歸天了。而飲的那碗置其於死地的麥粥 ,則是王莽特意遣人進獻的…… 此刻,太皇太后對王莽的野心已有所察覺,但無奈其羽翼已成,勢力絕頂,也只有嘆 息的份兒了。 之後,王莽又假造什麼上天、天帝有所昭示:一會兒在某地挖出個“安漢公當為皇帝 ”的石碑,一會兒某地百歲老翁夢見天帝告訴說王莽當做天子。太皇太后雖已看透這套把戲 ,但無可奈何中也只能把王莽從“安漢公”進為“攝皇帝”、“假皇帝”。於是,除在太皇 太后面前還稱臣外,王莽已是貨真價實的皇帝了。 但王莽仍不滿足,他還要當一位名正言順、不折不扣的真龍天子,要在一切人面前稱 帝,要一改漢朝年號,而立自己的新朝。 對這種要求,太皇太后再不能答應了。她憤怒嚷道:“我這個漢家老寡婦,就是死了 ,也不能把傳國玉璽給你這豬狗不如的東西!我要玉璽陪葬,親手交給漢家列祖列宗,你休 想得到它!” 沒有傳國玉璽,皇帝就不算正式。所以王莽一時也不敢對太皇太后怎樣。 但不久後的一日黃昏,忽有一黃衣黃冠的人攜一銅櫃闖入漢高祖劉邦的神廟,告訴守 廟官吏:“這是高祖皇帝命我帶來的,要當朝開啟。”說罷,轉身而出,倏忽不見。人們大 為驚駭(其實,黃昏時分,又穿黃衣,於黃風呼吼之際,自然出門就會失去形影),立刻將 此事報與王莽。 王莽捧著這銅櫃,升朝議事。當著群臣的面,打開銅櫃。裏面有一帛書,上書“赤帝 劉邦傳位策書”。內中宣告:王莽為真命天子,漢運已衰,太皇太后不得逆天意、一意孤行 。 漢高祖劉邦是漢朝開國皇帝,乃是漢朝最高權威、最大祖宗。誰敢違抗?!於是,王 莽稍作謙遜之後,便捧著這無尚的策書,來到太皇太后這位“漢家老寡婦”面前。 “此高皇帝旨意。今日若不交玉璽,太皇太后死後怕就難進漢家陵墓了!”王莽道。 老太后沒想到,自己一手扶植起來的侄子竟如此詭詐猙獰,當時氣昏了過去。 王莽興衝衝捧起傳國玉璽,再次升朝。找了個身份不明的小孩兒充作漢代最後一位皇 帝,與自己舉行“禪讓”大典。就這樣“名正言順”又“神聖莊嚴”地,王莽終於實現了自 己多年的野心,當了皇帝,建立了“新朝”。 --------------------------------------- Jack0大師,您要不們信眾勸進幾次方能向正統儒家第xx代傳人 王先生一樣出馬, 一統諸子百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3.24.33

218.168.218.87 07/21, , 1F
我確實無能無德 其實此版也是如此
218.168.218.87 07/21, 1F

218.168.218.87 07/21, , 2F
僅僅是拋磚引玉 讓版友們共同切磋增上而已
218.168.218.87 07/21, 2F

140.112.25.150 07/21, , 3F
我也好想開一個版:拔辣的智慧\( ̄﹏ ̄)/
140.112.25.150 07/21, 3F

219.91.116.156 07/30, , 4F
拔臘的智慧好像滿屌的 哈哈哈
219.91.116.156 07/30, 4F
文章代碼(AID): #10_iu5iC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0_iu5iC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