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轉載] 名偵探柯南完全解讀(終)連載文學篇

看板Conan作者 (pigv)時間14年前 (2010/07/03 13:29), 編輯推噓7(706)
留言13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四萬荒唐言——名偵探柯南完全解讀   第四部分:附錄:金錢至上的連載文學 和作者答疑   作者:青山FANS   轉自:名偵探柯南事務所論壇   http://bbs.aptx.cn/thread-216485-1-2.html   已經獲得轉載許可。文章太長,分成四部分。   本文通讀下來,基本沒有涉及最新劇情   如果不放心,請按←回到目錄。   四萬荒唐言——名偵探柯南完全解讀   附錄,金錢至上的連載文學   連載文學更確切地說屬於商業交互產品,不在純文學的範疇之中。商業利益而不是 創作質量才是它關注的重點,無論是內涵還是價值都無法與之前的通俗文學大類畫等號 。所以對它的創作規律的揭示要在附錄中,而不是再開個第四部分。   1,優點——根據市場需要隨時改變營銷戰略   連載文學更大程度上以商品的形式存在,而不是文學作品。投機取巧是它的天性, 見縫插針是賺錢的本能。打個比方,傳統文學就像計劃經濟,冥思苦想半天作出個長篇 規劃,至於到底符不符合市場的需要,是叫座還是慘淡,不賣出去誰都不知道。連載文 學就像市場經濟,隨時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方向。見風使舵嘛。供大於求我就長的變中 等的,中等的變短的。求大於供的話,我一天連載兩次都行。早上一期,晚上一期,實 在不行的話凌晨再追加個號外。   為了具體闡釋這種現象。先說一下早期的柯南,因為符合中篇創作的三大規律,所 以可以被認為是典型的鼠目寸光的短線操作中篇連載作品。   [A]中篇特色   (1)幻想一招鮮,吃遍天   中篇連載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同樣的模式被一話又一話地重複,直到把讀者的容忍 度(是個重點課題,下文詳述)逼到飽和點,然後曲終人散,作者不寫了,讀者也不看 了。落得個逍遙自在,作者再換個地方釣魚去,一樣還會有人上鉤。青山那一上來那不 斷重複的反襯模式(相關解釋見第一部分)和少年偵探團模式分明就是直奔讀者的容忍 極限去的,百話完結恐怕都要有些高估了。   (2)人物為情節服務,長篇作品的大忌,中篇作品的大愛。   服部的出場就是為了給外交官殺人事件中套中套的情節做個陪襯而已。妃英理的出 場也就是個噱頭,就是為了給柯南懷疑蘭和別的男人約會,而蘭確實沒有和別的男人約 會找個合適的理由。園子一上來那純粹就是唱黑臉的,用她的花心來反襯蘭的癡情。陪 襯人物隨手為情節而設,只是選擇性地對某一個性格進行突出。反正是個中篇,人物性 格再豐富也展不開,倒不如把一個標籤直接烙在讀者的腦海中來的實在。於是毛利成了 色鬼,平次成了熱血的代名詞(幹什麼都火急火燎的)。除了園子還有誰配做花癡?   (3)情節設計簡單   從BOSS的人設就能看出來,因為一上來名偵探柯南的市場定位是主打本格推理,本 格推理又要求最終的施害者不能是路人甲乙丙丁,必須是活動在受害者周圍的有一定戲 份的人。而青山給出的可懷疑對像卻只有毛利小五郎(柯南住在他家,被牢牢盯死), 工藤優作(目前還沒想到什麼虎毒食子的理由)和阿笠博士(喜歡搞一些莫名其妙的東 西,直接和毒藥的研製掛鉤,而且因為新一是他的鄰居,可能無意間獲知他的秘密,就 連犯罪動機也是全的)。不出意外的話BOSS就是阿笠博士(這裡的柯南還不是懸疑文學 ,沒有終局逆轉這一說.)。   再就是看似神秘的黑衣組織一上來實在太招搖。兩個大男人跑去坐飛車,火車上敢 玩爆炸(TV版改)最讓人捧腹的是受害者好不容易找到敵人的蛛絲馬跡後希望又被一場 大火燒的乾淨這種老掉牙的把戲也被拿出來說事。   如此簡單的情節設計把本格推理只重推理忽視情節的特點發揮地過了頭,所謂的主 線只是為了讓故事能夠有個交代而已,作用也就是個背景,畢竟聊勝於無嘛。   可是結果太出乎意料,柯南賣火了,但是作品己經被徹徹底底打上了中篇的烙印, 剩下的連載的機會不多了。怎麼辦,是另起爐灶,還是向長篇靠攏。青山選擇了後者。 於是一部傑作避免了夭折的命運,青山也通過這次抉擇實現了自己從默默無聞到揚名立 萬的人生轉折。說真的,有的時候,人生成敗,就在那一瞬間或者是一次抉擇上。   寫的不好的長篇改中篇太常見了。虎頭蛇尾或者直接爛尾樓都可以。寫的好的中篇 改長篇就太難見了,別忘了,長篇改中篇,目的是失敗。中篇改長篇,目標卻是成功。   [B]百花齊放的開端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之前說的一招鮮的事情,最簡單也最緊迫。要知道好的長 篇連載一定要有非常強大的正襯人物群做後盾才行,只有這樣才能把讀者對作品的容忍 度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優秀的長篇連載作品長壽的秘訣就是利用不斷變化的正襯人 物把讀者的厭倦感,排斥感一直控制在很低的水平。而當時雖然柯南熱賣,可單調的模 式不解決的話,是不可能實現真正的輝煌的。所以青山一上來現在VOL16中把KID給拉了 出來 ,用盜寶和魔術刺激下讀者的神經,順便投石問路。   市場對作品中出現了多元的情節表示非常歡迎。這也就證明了名偵探柯南這部作品 與除了本格推理之外的多元情節是有黏合度的,完全有發展成為長篇創作的潛力。所以 KID的華麗插入應該被認為是名偵探柯南轉型的開端,因為就是從這時開始,作品中的陪 襯人物才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有了屬於自己的情節推動模式,甚至能在情 節的進程上掀起波瀾。   [C]人物轉型   可是就多了KID這一招是顯然不夠的,而且接下來的問題要複雜很多。因為多元模式 的推動需要正襯人物群的豐富。而青山之前創作的陪襯人物又都是半成品,蒼白的性格 根本就衍生不出什麼新的劇情。可是任何一部作品都沒有那個工夫去培養陪襯人物的性 格,更別說是看重效益大於一切的連載文學了。一般來說,陪襯人物必須是拿來就能用 的。所以豐富模式的同時創造出能通過自己的性格推動情節的人物,進而完成中篇人物 向長篇人物的轉型這個課題就被拋了出來。   看似最容易的方法是把之前的半成品都直接扔掉,重新創造出符合長篇劇情的新人 物來,其實這在連載文學中是最下策。因為連載文學是要一期一期地賣給讀者看的,所 以對每一期的銷量這種功利性的東西非常敏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連載作者的主思 路,既有閱讀人群的流失是創作的大忌。很多讀者是因為作者在早期案件上的精當處理 開始關注柯南的,但當某個特定讀者群體有認同感的角色被生產出來之後,對這些讀者 而言,該人物的出場與否以及一舉一動都直接與整部作品的成敗掛鉤。(平和控,KID控 有些屬於本類)所以單純的創建人物,刪除人物操作只會造成既有閱讀人群的流失。能 改則改是連載文學創作必須要遵循的重要原則。真正好的處理技巧是以老帶新。既有新 人物的出場,又有老人物的合理改造。   VOL18和VOL19之交,改變整部作品命運的大試水到來。青山展開超急戰,連用兩顆 重磅炸彈去試探讀者的反應,最終確信了人物轉型戰略的成功。   先是灰原哀,一上來背叛者,性別女這兩個設定就意味深長,背叛者的設定說明需 要對哀的性格進行養成。(原因見第二部分),這也就表明了哀不會是那種招之即用的 陪襯人物。而這樣一來同時出現的兩位女主人公更是把劇情推到了三角關係的邊緣。很 明顯灰原一上來就是個見習女主人公,後期發展的好是因為先天設定就是當女主人公的 料。你要說把妃英理修改修改變成女主人公那純粹是不可能。   TV在灰原出場後收視率的飆升應該說是恰與預想吻合,甚至超出了預想,而不是某 個路人的出場無意間引起了如此大的轟動。哀在得到市場認可後能夠迅速進入女主人公 的角色這一點就很能說明問題。再一個論據就是TV版火爆之前,青山還特意對VOL2F7作 出改編,硬是造出一個姐姐來陪襯哀的出場。連載作品對已經定稿的作品做修改是最大 的忌諱,會讓讀者有被愚弄的嫌疑,所以作者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會貿貿然做這種出力不 討好的事情。就連初登場都要有別的角色做鋪墊的待遇更不是普通的陪襯角色應該享受 的殊榮。所以說這個角色一上來就被作者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另一個在此時青山有大幹一場的決心的佐證是和葉的出場。之前說過要對先天性格 過分單一的老人物的性格進行改造。「捆綁法」是同類創作的首選。具體操作技巧是另 一個陪襯人物和要被改造的陪襯人物同時出場,然後在兩個陪襯人物之間建立某種新的 人物關係。又因為人物性格的最終落腳點是人物關係。所以新的,多彩的性格就能夠通 過這種新的聯繫被一次性地加入而不顯唐突。捆綁法的後遺癥是捆綁加工之後,兩個陪 襯人物就很難分開了,平次與和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毛利與妃英理放在一起,互相改 造,人物形象同時豐滿,可以說是雙贏。不過要說起來這個後遺癥也蠻可愛的,畢竟又 多了幾對歡喜冤家嘛。   要說VOL18和VOL19之交的人物轉型到底有多成功,看看TV化的浪花連續殺人事件和 來自黑暗組織的女子 大學教授殺人事件的收視率就可以知道了。足以支撐長篇架構的三 角關係呼之欲出,原本略顯單調的陪襯人物由中篇人物向長篇人物的躍進也獲得了讀者 的肯定。日益豐富的正襯人物群使人物決定情節而不是情節決定人物成為了必然。   再要說的一個亮點就是VOL21高木與佐藤登場時的設計,這時候青山已經把自己當成 了長篇連載小說的作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過程養成式愛情被加了進來,這種過程養 成式作品要比性格養成式好寫得多,因為陪襯人物的性格一般是不會改變的(除了之前 提到的平次和英理因為轉型需要而被打上了補丁之外)所以只要性格相投就能夠速配成 功。留給作者去做的也就是增加幾段波折,製造幾個噱頭這種情節上的潤色而已。只要 你開了過程養成式愛情,就等著數鈔票吧。   那麼為什麼一般人不敢寫呢?這是因為過程養成式和懸疑小說的推進一樣,急不得 ,必須分散在長篇的各個角落,不然就會太突兀。而一般的連載文學又都是中篇篇幅, 根本就提供不了這種暢銷題材的載體。只有長篇作品才能真正吃到甜頭。不過長篇作品 也不會吃到永遠的蜂蜜,過程養成式愛情由於人物性格變化幅度小,寫的多了就有模式 化傾向。這也直接導致了青山近期組織在之前表現出色的群眾演員小林老師,白鳥警官 ,上原警官,敢助警官試鏡,準備物色人氣達到飽和的高佐的接班人。其中白鳥警官又 是一個典型的被「捆綁法」成功改造的例子。但筆者不看好後續效應(具體原因下文解釋 ) 不過總的說來,高佐出場代表著青山對長篇人物的塑造已經來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D]結構複雜化   解決了兩大世界公認的難題後,青山在邁過最後一道坎時並沒有之前那麼順利,又 有過一次不小的改動。總之要想向長篇文學過渡,就要有好的主線,解決了人物的問題 之後,在如何處理主線,以及對懸疑文學如何吸收,借鑒這一點上,青山一上來也應該 是猶豫不決的,可以看出一開始他大抵有兩個思路,而且是同時開始運作的。   (1)全面借鑒懸疑文學,埋百話大伏筆,設經典懸念。   線索為主,情節為輔。具體怎麼操作,在第二部分寫了一萬字,就不再重複了。VO L24F3-F6黑暗的死角是作者設套的開始,這裡絕對不會是後文臨時想到才借用的伏筆, 因為接下來的VOL24F7-F11與黑暗組織的再會在最後預告貝爾摩德要在日本待一段時間。 明顯表明青山這時靈感激發,創作思路一氣呵成。不過到底伏筆能扯多遠,青山心中應 該也沒底。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青山還為自己準備了一條退路。   (2)把所謂的主線當作另一種「故事推動模式」來寫。   VOL24F7-F11與黑暗組織的再會就是種應用。在這裡黑衣組織是以正襯人物群的形式 出現的。黑衣組織殺人,柯南破案,然後雙方酣鬥一場,黑衣組織成功撤退的路線和KI D盜寶,柯南拆穿魔術,KID趁亂逃跑的線路如出一轍。在這裡,我們完全可以把它歸為 黑衣組織小系列,和KID,妃英理,平和構成平行關係。也就是說,一旦懸疑係列流產, 把黑衣組織降格到陪襯人物,創作一部由各個小系列雜糅而成,但沒有明確大線索,主 線相關都用緊張的情節來處理,主打情節線路的拼接型作品是青山的首選候補方案。   這樣的兩條線路任一條成立的可能性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對半分的。就算是局面 來到了朱蒂越來越顯眼,新出隱藏地越來越好的懸疑大劇順風航線上,青山仍然沒有放 棄第二條線路的可能性。但是黑衣組織小系列在設計思路上和KID系列過分重疊的劣勢一 直無法克服,與柯南鬥智的另一方一定能成功逃脫的前提更是對讀者容忍度的極大考驗 。這兩個小系列的同時出現勢必無法實現將讀者的容忍度維持在低位的商業原則。   在這種前提下,VOL37和VOL38中板倉的事件和接踵而至的與黑暗組織接觸中青山對 黑衣組織小系列又進行了積極的創新,讓柯南在接頭中敗北,甚至面臨死亡的威脅。其 實青山應該是很看好這次的後市的,按照他的估計應該是GIN越發神秘與強大,從此之後 柯南對KID總是小贏(破案卻抓不到人)對黑衣組織小輸(破了案之後還要吃點小虧)的 局面從此開創,畢竟青山之前幾次放出的信號彈與試水都獲得了市場的積極回應。   可青山萬萬想不到的是這次竟然事與願違了,不光反響一般,沒有起到奇兵的效果 ,一些讀者還在質疑柯南究竟能不能戰勝黑衣組織,好人方,尤其是面對敵人時幾乎百 發百中的柯南,竟然會輸給窮兇極惡的GIN。雖然說TV化之後的收視率沒有太大的波動, 但是這種搏命的創新沒有大賣就是失敗,因為它相當於變相對黑衣組織的能力進行了提 升,直接導致正邪對決的水漲船高惡性循環。如果讀者對GIN每次都占柯南一點便宜這種 現象非常歡迎的話,局面還會好那麼一點,關鍵是市場反應沒有預期中那麼勁爆。在這 樣的前提下,推出黑衣組織小系列會徹底縮短整部作品的壽命。(後文詳述)於是,青 山默認了這次的失敗並立即進行了相關的補救。   說青山認輸要從青山喜歡重複自己作品中的經典這一點談起的。不管是推理層面的 有關釣線,膠帶,錄音帶的障眼法 ,還是懸疑層面的神秘人赤井巴士初登場以及傷疤赤 井銀行初登場,再就是筆者之前提到要在這裡解釋的鳥林戀和上原敢助之愛。其實這是 商人氣質濃厚的連載作家積極利用市場的一種技巧。畢竟連載創作更多的是作為商業行 為而不是純文學行為出現 。出效益而不是出經典才是創作的動力。於是市場口碑好的作 品就被稍微改頭換面後二次使用,曾經的經典只不過是明天的搖錢樹而已。後續效應不 好那是必然的,因為同題材的重複本來就是挾著昔日經典創作的超人氣,無視讀者容忍 度變化的一種賭博行徑。無論看起來多麼冠冕堂皇,對自我的克隆永遠都是文學上的負 收益,商業上相對其它日常故事稍微高那麼一點的正收益。   而這次柯南幾近完敗的場面在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擦點邊的都沒有。正面人物險 勝黑衣組織的老套路再也沒有被試圖顛覆過。既然是失敗就不要聲張,不再給讀者類似 的刺激是平復這種局面的常見手法。   VOL37F8-VOL38F1與黑暗組織接觸中讓柯南失敗的劇情沒有如預期一樣叫座之後,為 了維持作品的壽命,青山想到的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轉移焦點。還記得VOL38F2- F4中被一下子扯出來的灰原的家世嗎,純粹是為了滅火而滅火,別忘了青山的創作一向 是很強調伏筆的,可這次拿兩個女兒節人偶就硬是把最難套話的哀一直不願提到的往事 ——父母離奇死亡之痛給挖掘了出來。   為什麼如此突兀呢,因為有關灰原的這段文字以及下文廁所的秘密中發現錄音帶這 一段情節根本就不在青山的創作計劃之列。青山此時拿灰原的父母來滅自家後院的火有 兩個短線上的好處。   一個是拉出大的噱頭,轉移焦點,把讀者的注意力趕緊從剛才的失敗拉回到女主人 公身上去。二個是模糊焦點,與黑暗組織接觸中有提到黑衣組織的目的似乎和讓人死而 復生,高科技軟件這些東西有關(典型的三分實,七分虛,下文詳細介紹)。而緊接著 的一話迅速地插入「被科學界放逐的瘋狂科學家」 這時候一些「心細」的讀者就會恍然 大悟,原來青山安排柯南失敗是為了製造噱頭,放煙霧彈,好讓讀者忽略隱藏在行文間 的關於黑衣組織真正目的的大獨家。之後青山又故弄玄虛地在下文拋出廁所的秘密,把 與黑暗組織接觸那一大段文字的作用弱化成那有如鏡中花,水中月的組織「真正目的」 被揭曉前的鋪墊。   很多讀者都對VOL41F10-VOL42F1中埋了好幾百話的灰原母親的錄音帶那個伏筆表示 關心。其實這是青山為了彌補VOL37F8-VOL38F1與黑暗組織接觸中自己犯下的構思錯誤而 打下的補丁。因為既然扯出了哀的父母,就要有相關的劇情,而這又並不在青山原有計 劃之內,所以臨時追加了一個錄音帶的劇情,好讓讀者誤以為作者是真正的有所暗示。   其實母親錄音帶的情節應該是流暢的中期創作中最不和諧的一個音符。可以說青山 中期創作對懸疑小說拿捏非常到位,尤其是在滿月對決的終局來臨之前拉網的那幾個回 合,幾乎沒有廢話。之前的所有伏筆最後都用上,也就錄音帶是個例外。所以有關錄音 帶的事情與其說是最大懸念之一,倒不如說是因為青山一次市場操作失敗而留下的爛尾 樓。之所以一直沒有解答,是因為它本質上並不是伏筆,青山在創作的時候完全處在一 種被動圓謊的境地。為了掩飾而追加的情節會顯得不和諧,為了使不和諧的情節變得和 諧而設置的懸念就連作者也不好解釋。錄音帶的未解懸念就是青山在創作中期進行過一 次不小改動的鐵證。   經歷過這次插曲之後,劫後餘生的青山徹底死了走第二條路線的心。但是VOL37F8- VOL38F1中的失敗對他還有一個很大的負面影響。從此以後,柯南與GIN的單獨對決不再 可能。因為已有的情節總是後續情節的前提,連載文學再怎麼商業化也不能忽視這個客 觀規律。既然GIN能險些將柯南置於死地,就不應該面對柯南屢戰屢敗,而一旦柯南再度 失手,難道要讓青山再硬湊出一個錄音帶來,與之前的錄音帶來個姊妹篇不成?   所以從此之後,主線結構徹底定形為今天看到的懸疑文學推動形式。情節上取消了 柯南和黑衣組織的單打獨鬥,轉而用FBI的加入引發群體對戰(具體怎麼操作詳見懸疑文 學部分)去取代柯南和GIN的單獨比較。雖然這又引發了無窮盡的煩惱(見下文),但無 疑宣告著柯南徹底完成由中篇向長篇轉型。   2,缺點——一經落筆,便成定局   連載文學最大的缺點就是一經落筆,便成定局。很多後來靈感突發,想到的點子都 因為前作伏筆不夠或者有相抑制的言語而就此擱淺,為了將損失最小化而經常使用的技 巧在難度層級上也是很難把握的。   [A]三分實,七分虛   這就要求任何伏筆都不能埋的那麼必然和直接,作為商品,連載文學既不知道那天 會停產,也不知道哪天會脫銷。能做到的只是長線考慮,短線佈局。就像前文(第二部 分)提到的懸疑小說創作規律一樣,決定性的伏筆只會在終局前埋下。放在連載文學的 背景下再去看這個問題,就會發現這種處理不僅是鋪設懸疑劇情的需要,更是在作者後 續創作思路還未完全成熟時的緩兵之計。   這一點最好的體現就是對於雲霧繚繞的黑衣組織的介紹。青山的長期戰略是有香燒 香,沒香燒木炭。目的相關基本上是以虛晃一槍的形式去推動的。之所以如此被動也是 有難言之隱的,早期中篇小說的定位讓青山在對黑衣組織作了太過明確的設定,尤其不 得不提的是那個公開承認的失敗,VOL4F4-F6新幹線大爆破事件中青山犯了改都沒的改的 錯誤,因為在這裡GIN的性質被具體限定了,總之是在與雲霄飛車殺人事件相照應,是個 涉及內線交易等各個社會陰暗面的類似黑社會的組織,可這樣的寫法是不利於寫長篇的 。因為長篇創作要求對反面人物一方進行逐步的展開,神秘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青山 一開始創作中篇的短視目光卻驅使他在一上來的幾話過分追求情節的華麗,強迫服毒和 爆炸都給用上了。後期要把組織往神秘化方向推動時就遭受到了VOL4F4-F6新幹線大爆破 事件的強烈牽制。無奈之下,棄卒保車成了首選。青山被迫進行了對原作的修改,在TV 版中將兩個黑衣人設計為路人。   盡量不要對已經定稿的作品進行原則上的改動,這是每個連載作家必須遵循的信條 ,青山也不例外。所以早期的另外兩個破綻就只能被青山拿去自我消化了。一個就是AP TX4869一上來就被定義成毒藥,太過絕對化,後文伸縮的餘地小。二個是VOL12F4-F6電 玩公司殺人事件中組織要在電腦上做文章,其實創作時因為青山還是處在中篇思維階段 (前文提到VOL16基德登場才是向長篇轉型的開始),看見電腦領域處在科技前沿就把它 給套用了進來,用時尚的元素作為噱頭來增加可讀性嘛,當時根本就沒想到日後轉型為 長篇後要為這當年硬扯進來的話圓謊。後來雖然圓了這個謊,處理的技巧也體現不出大 師的水準來,比較牽強。(下文詳細分析)。總之,中篇創作時的短視,只顧眼前,過 分追求眼前的商業利益的行徑導致青山在處理組織目的時不僅要把毒藥和電腦這兩個八 竿子打不著的事物硬給湊到一塊去,還要能夠自圓其說。與之同時,還要在這些條條框 框內對組織的神秘性進行推動。這麼高的要求,接下來不犯錯才怪。   要說起組織的神秘性,推進路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暗線人物的猶抱琵琶半遮面, 借遲遲不露出真面目的暗線人物把氣氛造出來。另一種則是借最終目的的雲霧繚繞令讀 者望而生畏。後者又是前者的前提,令人眼花繚亂的人物走馬燈式出場需要一個足夠強 大的最終目的去支撐,二者發展的不同步會導致不合邏輯的自相矛盾。   下面看一看青山又是怎樣去兜圈子的。   大法寶1: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理論成果   把細胞啦,死亡啦,程序性啦,毒藥啦,長生不死啦,死人復活啦,半個世紀前啦 這些一看見就雲深不知處的詞組每次都挑幾個出來組裝一下,到了讀者比較煩的地方( 當然也是青山蒙不下去的地方),柯南就會來一個別再說了,或者幾個小鬼來一句:「 你們在討論什麼呀?」主線就此中斷,看著讓人有種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怎麼同種藥物既是毒藥又能讓別人長生不死呢?青山就是喜歡這樣信口開河。說的好聽 ,這叫辯證法,難聽些就是個噱頭。   反正到了大結局(還不一定有大結局,分析見後文)的時候,青山還可以拿兩句誰 都聽不懂的專業術語糊弄一下。實在扯不下去了再借柯南的口讓那些人閉嘴。這樣有所 「保留」的結尾還可以被美其名為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既能增加神秘氛圍又不 會被揭穿,何樂而不為呢   大法寶2:無中生有的聯繫   就因為板倉寫下的幾句話,軟體就要和藥物研究搭在一起。那幾句比喻更是極盡虛 幻之能事,早就超過了這種虛伏筆的最大限度,根本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嗎。這種沒有 密鑰的信息密碼,比任何暗號都要來的不公平。可是就因為這幾句話,青山就要讓讀者 默認前期創作留下的兩個明線索可以勝利會師了,這樣的處理顯然有些牽強。當然也不 排除因為VOL37F8-VOL38F1與黑暗組織接觸構思失當時忙於滅火,而在後續創作中忽略了 這一問題的可能。   大法寶3:先打個問號再說   KID和主線有關嗎,寶石又會起到一個怎樣的牽線搭橋的作用?青山不說有關也不說 無關。雖然八成可能是有關,局勢不妙時青山說成是無關也不算錯。同理,明美的PS有 沒有關於哀或者組織的爆料?畢竟青山只是打了一個問號嘛,反正是個選擇問句,答案 青山自己隨便定。總之使用虛筆也要使用地恰到好處才行。用超炫的科技前沿來激發讀 者的想像力是種很不錯的虛筆技巧,打個問號的方法在賺眼球的同時還留著不少的餘地 。但要是像板倉事件那樣無中生有之餘還要說些很模糊的比喻,純粹為了模糊而模糊的 話,就不免有些過了。   [B]走一步,看一步   這主要是無奈之舉。上一步的謊沒圓好,下一步就要陷入被動。這時候青山就只能 走一步,看一步,再找個合適的地方就此打住,不再讓它繼續發酵。處理的還算好的就 是之前反覆提到的灰原母親錄音帶事件,前文說的很詳細了,青山一路被動,為了上一 步撒的謊而圓謊。最後不得不在哀聽錄音帶時適當地畫一個休止符,最後一路爛尾到現 在也不給我們做個了斷。   還有一個稍微成功些的爛尾待定是七個孩子那段旋律的問題,為什麼柯南不繼續追 查下去呢,雖然文本本身提供了那些不能打開潘多拉的魔盒之類的信息做擋箭牌(話說 這次青山又在利用哀,無情地利用女主人公的過去去拋出那些誘餌釣讀者上鉤,而不考 慮哀的支持者的感受,或許這就是商業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創作的無奈吧),但歸根結 底還是青山過分追求商業利益的創作行為導致的惡果。   當柯南上了貝爾摩德的車的時候,故事就已經可以發展到大結局了。而青山不想結 局,因為他要賺錢,所以他既要讓暴風雨來臨時的世界來的更悲壯些,又要讓暴風雨後 的海面波濤不驚。但是太突然的切換又是不可以的,這裡有個不能被忽略的浪花效應, 前面事件的餘波是一定會打到身後的岸上的。連載作家唯一能做的只是讓背面的影響逐 漸減弱,最後找個地方讓它消失,就此打住,反正不到結局青山是不會再提了,畢竟那 一天有沒有還是個未知數。   所以七個孩子才會在破解之後就被立即壓了下來,因為對它的創作本身就只是針對 滿月對決該結局而未結局打的一個補丁。打完這個補丁,青山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開 啟新的騙錢之旅了。   走一步,看一步。錄音帶和BOSS郵箱兩個超級伏筆只不過是青山在無情的商業規律 下對自己犯的錯誤打的補丁而已,天曉得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好幾百話大伏筆會在結 局被青山用什麼手段融合在一起。   [C]順其自然的無奈   實在不行就只能順其自然了,雖然不合邏輯還要硬著頭皮頂下去。GIN一上來就身先 士卒,做只有小弟才幹的苦差事,這已經成了不可更改的現實。難道青山膽子大到要對 第一話進行修改嗎?可是對組織神秘性的推動又要求GIN至少是個中層骨幹,是要能和B OSS擦點邊的。所以中層和小弟兩個身份並存的矛盾就出來了。   貝爾摩德的存在就更不用說了,她沒有衰老,又和BOSS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會 衰老這一點本身就違背現實邏輯而存在(就算說成是使用了藥物,使用的藥物還是擺脫 不了獨立於現實邏輯之外的命運)而推理文學最起碼的要求是現實世界邏輯規律的不被 顛覆。也就是說,組織最終的落腳點在某種意義上是超現實的存在,是對青山長期主打 的推理文學線路從大前提上進行的顛覆。結局處一定要討論「超現實」這個和作品中的 現實格格不入的話題。可這又能怎樣,日常案件幾百個,能重新設置個大前提?那麼多 的伏筆說組織和超現實有關,難道全部改過來?面對最根本的矛盾青山也就只能睜一隻 眼,閉一隻眼了。默認這種情況為合理,就像默認易容可以出神入化到不能單從相貌分 辨真假一樣。一切為了劇情需要,是青山如此被動情況下可選的唯一蒼白解釋。   [D]關於現狀   還是之前講到的「已有的情節總是後續情節的前提」和可以隨時改變營銷戰略這兩 個要素惹得禍。無論青山怎麼算計,柯南還是落入了長篇連載作品最常見的陵區——- 水漲船高   誠然,隨著市場的改變可以隨時改變營銷戰略是同類作品最令傳統作品欽羨的優點 。可過分商業化的適應市場會最終掘開連載文學的墳墓。具體來說就是因為主線的情節 是很多讀者關注的主焦點(從之前青山選擇的兩條線路都給情節留了一席之地就可看出 ),連載作者為了延長作品的壽命既要出新又要在正邪雙方力量不能相差懸殊(力量相 差懸殊而又不完結就是在無理取鬧了)的限制下打轉,難度很大,說白了,就是不可能 。   這種情況下連載作者為了轉移焦點,只好把正邪雙方的能力成幾何級數擴大,讓更 大,更炫的場面去緩解讀者對重複的情節的懷疑。因為已有的情節已經如此華麗,後續 作品保持原狀就是倒退。所以,後續情節要在原有情節的基礎上更大。當然大到一定程 度,就是空。青山第一季出FBI,第二季添上CIA,看似瀟灑,大氣。其實主動權早就不 在自己手中了。正面人物的實力早比開始時強大了千倍有餘。黑衣組織那神秘的目的按 照目前的暗示來解讀似乎能夠包容人世間所有的罪惡。   之所以說VOL37F8-VOL38F1與黑暗組織接觸失敗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如果讀者不是舉 雙手贊成黑衣組織每次都要占柯南的便宜這種設計的話(換句話說就是開啟好人方總是 敗北的黑衣組織小系列),潘多拉的魔盒就從此打開,因為反面人物的實力可以說已經 被變相加強,然後好人方要迎頭趕上,雙方你追我趕間各自的實力便會成幾何倍數增長 ,看看一上來GIN和新一之間的恩怨,那是單挑。可到了紅與黑的碰撞那裡,好傢伙,就 差沒上外星人了,美國特工間諜總動員加上日本天才少年對決狙擊天下有雙,神秘世間 無二的黑衣組織。完全成了嘉年華的狂歡。所以說黑衣組織每出場一次,雙方的實力就 會得到一次提升,這時候青山再想搞黑衣組織小系列,讓黑衣組織出場地再頻繁些的話 ,估計作品早就被迫完結了。即使是像現在這樣主打懸疑路線,作品也要無可奈何地面 臨正反雙方不斷加碼造成的越寫越空,越寫越難寫的問題。   這也是連載文學始終把銷量排在第一位的必然結局。巨大的商業泡沫早已大過了作 品的實際價值。而且為了維持作品的壽命又要不斷地在原本就已經失衡的天平上追加砝 碼。毫無疑問,到了一定程度,砝碼就很難加了。就像今日的青山。懸疑大作第三季的 創作舉步維艱,只能先用些無聊的信息去糊弄讀者。當砝碼加到臨界點,這個泡沫就會 碎,結果想必大家也明白,就是柯南會成為爛尾樓,寫不下去了。這並不是在危言聳聽 。因為作為一個商人,青山關注的是下一話會賣多少錢而不是最後一話能賣多少錢。   傳統文學就是在這裡和商業文學出現根本的區別。傳統文學的作者至少在創作中可 以少些外界的干擾,多些全身心的投入。儘管銷路不一定會好,可至少作者可以全憑自 己的智慧去左右自己創作出來的人物的喜怒哀樂。而商業文學可能更靠近市場,但創作 時的身不由己本身就是對一個作家獨立人格的侮辱。到了後期,早期和中期過分追求商 業利益的短視行徑甚至會讓完結都成為一個問題。   寫在附錄後面   但是青山還是有著作為通俗文學作家的覺悟的。(從本作前三部分可以看出)我們 相信他會本著對讀者負責的態度,少掙一些錢,讓作品在恰當的地方完結。就像服部說 的「因為生命有限,所以才要奮鬥。」一部幻想不死,能拖就拖的作品,會從靈魂上失 去其存在的意義。   後記   終於打完了,能想到的環節都作了考慮,細細地把它們分散在全文的各個角落,各 部分間其實是埋了很多伏筆和照應的。不看完全文的話是會有很多遺漏的。   當然,如果您已經讀到了這裡(前提是不能把文章直接拉到結尾),作者向您致謝 ,謝謝對原創作者的支持。如有疑問請回復本帖,作者佔二 ,三,四樓分別對全文進行 答疑。   全文完   [答疑]   推理文學答疑區   回復六樓,謝謝提醒,相關重點標題已用紅色標出。就姑且算作提綱吧。   攻心其上,伐力其下這句話讓我給拆開了,我是想借用文言文來說明心理詭計比機 械詭計好這個特點。我省略了後半句,又沒說清楚,害的您看的一頭霧水,真的很抱歉 的說。   回復八樓 真的是很不公平,您提到的物理規律指的是理論物理,我說的是實用物理 ,很多柯南中的詭計都過於理想化,明顯是閉門造車的作品。還有那幾種毒藥翻來覆去 地用,就那幾種投毒方法,兩個冰塊能折騰好幾話。如果說暗號更多的是在起跑線上對 讀者不公平的話,機械詭計的不公平主要體現在讀者讀書的時間和得到的審美感受不成 正比。總之,筆者只承認心理詭計是真正的本格推理,可能對機械詭計有些成見,造成 了您的疑問,非常感謝您的回復的說。   回復十樓 說到作者的痛處了,東野大師的守則,卡爾大師的密室講義,綾行大師的 暴風雪山莊講義。有棲川有棲大師的不在場證明講義要是能借用一下就省事了。可作者 想出絕對原創的作品,所以就沒有借用,還是要向您善意的提醒道謝。   回復25樓 物詭 心詭 敘詭三大模式各有千秋,原創而不牽強的物理詭計絕對可以賣 座。您提到的敘詭以物詭為幌子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現在新鮮的物詭創作素材缺乏,所以 大部分作者想出來的物理詭計只能當幌子。其實這樣的作品讀起來是有很大的竅門的, 因為作者的主要方向是敘詭,所以物詭出場快而且一般沿用前人的老套路看到這樣經不 起推敲的物理詭計自然就會知道作者的本意是敘詭了。   回復51樓 無人生還之所以被一些人詬病,就是因為這部偉大的作品背後折射出的人 性毀滅與心理價值沒有被讀出來。我想說的是這部作品在隱喻方面的價值可以說與卡夫 卡大師不相上下,等到您放暑假還想再與您專門探討這個問題。   回復65樓 第一部分主要是針對柯南這部作品的,所以沒有區分作者原創與動畫原創 ,實在不好意思。至於無心語之所以沒有列舉是因為它在接受範圍之內,無心語是物證 技巧中最不顯做作的技巧,所以沒有在相關批評章節中點名。   P.S   相關章節可能沒有完全講清作者的觀點,筆者已將機械詭計與毒藥一節作了比較詳 盡的修改,再度感謝您的意見。   青山FANS敬上   懸疑文學答疑區   回復六樓 這種技巧在英文中叫做one man showdown .直譯是一個人去攤牌的意思, 從英文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去和反面人物接頭,顯然就是要去攤牌決勝負了。作者英文 實在夠嗆的說,放著英文不好好讀亂望文生義的說,我一看見one這個單詞,就想到了單 ,想到了單,就想到了單刀赴會。國內研究文學理論的書實在太少了,不得已去讀英文 。有些詞沒有見過相應的中文專業術語,只能自己先給起個名。這個典故就是這樣來的 ,耽誤您的時間了,實在抱歉地說。   情感文學答疑區   回復17樓 蘭哀合一隻是就創作論創作。筆者對作品評價以客觀規律為第一原則,筆 者在這裡只是強調按照創作的客觀規律,蘭哀一體無疑更合理些。這一看法首先不是為 了刻意求新求怪,搶風頭。再者,更不是為了夾在新蘭控和柯哀控之間,裝老好人。純 粹由客觀規律得出本結論,無任何主觀雜念。   但是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新蘭控和柯哀控只要按照自己 的價值取向去解讀作品,就都能得到合情合理的答案,文學的世界裡從來就沒有誰對誰 錯,有的只是自己贊不贊同。總之自己認可的才是最好的。   筆者之所以得出蘭哀合一這個觀點是因為這部創作和《紅樓夢》實在太像,都是若 隱若現的隱性三角關係,都是雜糅各家之長,都是所處時代通俗文學的傑作。我總是感 覺青山有刻意模仿曹雪芹的傾向。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複習一下《紅樓夢》第四十二回 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 補餘香 在這裡釵黛開始由衝突走向統一,或者是再看一下周大師關於釵黛合一的精闢見 解。大家會發現釵黛和蘭哀確實很像,當然,純粹是作者個人觀點。   最後感謝17樓閱讀完全文並提出針對性問題。   謝謝22樓捉蟲,貽笑大方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15.185.48

07/03 16:52, , 1F
其實組織只是想要做一個跨時代的遊戲罷了...
07/03 16:52, 1F

07/03 20:29, , 2F
只能說原文作者太強大了
07/03 20:29, 2F

07/03 22:56, , 3F
果然都覺得目前實在拖太兇XD
07/03 22:56, 3F

07/03 22:56, , 4F
錄音帶和七個孩子的解釋不錯~但是這等於是偽梗了
07/03 22:56, 4F

07/04 01:04, , 5F
抓:工藤 佐藤的"藤"。 佩服...
07/04 01:04, 5F
多謝,錯字已改 ※ 編輯: pigv 來自: 123.115.185.48 (07/04 06:12)

07/04 09:24, , 6F
藤籐與其說是錯字,不如說是簡繁轉換下的結晶(?)
07/04 09:24, 6F

07/04 09:50, , 7F
沒錯,簡體字的原版沒錯。我用的是ConvertZ 8.02進行轉換的
07/04 09:50, 7F

07/04 17:06, , 8F
我不覺得青山會遺忘錄音帶這個梗
07/04 17:06, 8F

07/04 17:08, , 9F
他只是鋪陳鋪太久了,特意把切入的點無限期延後
07/04 17:08, 9F

07/04 22:10, , 10F
錄音帶也沒什麼梗吧,不就是灰原媽媽給灰原的母女間對談?
07/04 22:10, 10F

07/05 08:52, , 11F
在灰原獨自聽的時候,是時候媽媽該告訴你...
07/05 08:52, 11F

07/05 08:53, , 12F
灰原有驚嚇的表情 單行本42~
07/05 08:53, 12F

07/05 08:54, , 13F
如果青山真能把細碎的伏筆交代清楚 就無遺憾了XD
07/05 08:54, 13F
文章代碼(AID): #1CBih5_J (Co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