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何這兩份程式碼的效能差異如此奇特

看板CompilerDev作者 (夏克維夫)時間1年前 (2022/05/16 11:08),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shane87123 (陽光大肥宅)》之銘言: : 由於我是在 LLVM IR 最佳化階段發現這個問題, : 跟編譯器最佳化有關,所以我發在這個版上。 : 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想和版上的大大討論一番。 : 由於 LLVM IR 比較難讀,所以我把程式逆推成 C code 來增加可讀性。 : 先附上兩份程式碼的線上 diff: : https://www.diffchecker.com/Thbx9sDk : 然後進行這樣編譯: : opt -S -passes=mem2reg more.ll -o more.ll : opt -S -passes=mem2reg less.ll -o less.ll : llc more.ll : llc less.ll : ( llc 預設 O2) : 得到兩份組合語言。線上 diff 如下: : https://www.diffchecker.com/NV4uuopa : (可以直接拉到左方組語 85 行 if.end 那裡) : 其實可以發現,左邊那份程式碼(姑且稱之 less.c)先將 foo(rem % 5) 存起來, : 只計算了 rem % 5 一次、call foo 一次; : 右邊的程式碼(more.c) foo(rem % 5) 計算兩次,也就是說 rem % 5 兩次、call foo 兩次, : 比左邊的程式碼多一次。 : 理論上,應該要比較慢才對,但我用 Linux Perf 跑過一萬次發現, : 多計算 rem % 5 和 call foo 的反而比較快。 我其實比較好奇這個「比較快」是快幾趴? 因為其實通常差距低於2%我會直接認為是噪音 : perf 中,我可以得知 instruction 數量、cycles 數量等等 : instruction 數量中,less.c 比 more.c 還要少,不過這是可以預料的, : 畢竟人家就是比他少做運算跟呼叫函數; : 然而在 "insn per cycle" 則直接輸給了 more.c,導致實際 cycles 數量 less.c 比 more.c : 還要多, : 也當然執行時間比較長,但我實在是不明白原因為何。 : 目前的實驗做到以下: : 1. llc 用 O0 最佳化 -> less.c 比 more.c 更快 : -> 表示 llc 的 O2 對 more.c 那份程式碼有更好的最佳化? : 但很沒道理,明明多 call 了 function 也多計算了取餘數運算,怎麼會比較快? : 2. 觀察 foo(rem % 5) 的參數 "rem % 5" 值為多少,發現都是 0 : -> 也就是說,多 call 的 function 都只是進入 function 直接回傳 1 : -> 把該參數改成非 0 則 less.c 比 more.c 更快。 : 但不管如何,還是多呼叫 function 了呀,沒道理參數影響這麼多, : program counter 跳來跳去,一定會比較慢吧? : 這問題雖然很實務,但真的很玄,而且困擾我很久。 : 我的老闆(現為碩士生)要我把原因找出來,但我找了一整天,實在是想不到原因。 : 希望有高手能夠幫幫我,拜託了... 我剛剛用 MCA 跑了一下 但沒有分析整個main而是只有while loop body (如果是less的話是 line 63 ~ 97, more 的話是 line 74 ~ 105) 然後用這個command: llvm-mca -mcpu=skylake -iterations=10000 ... (我猜你也是在 Skylake 上) 這是 less 的summary: Iterations: 10000 Instructions: 240000 Total Cycles: 1110005 Total uOps: 920000 Dispatch Width: 6 uOps Per Cycle: 0.83 IPC: 0.22 Block RThroughput: 15.3 而這是 more 的summary: Iterations: 10000 Instructions: 270000 Total Cycles: 1150003 Total uOps: 990000 Dispatch Width: 6 uOps Per Cycle: 0.86 IPC: 0.23 Block RThroughput: 16.5 IPC 的確比較低,但是老實講差距很小。另外cycle數上less也沒有比較高 雖然這是MCA而不是perf就對了 但我認同你說的關於data dependency所造成的 register pressure的理論 既便實務上我實在不覺得它會變成很嚴重的問題 證據之一就是 MCA 的 bottleneck analysis 也説 data dependency hazard 的比例還蠻低的: less: Data Dependencies: [ 0.90% ] - Register Dependencies [ 0.90% ] - Memory Dependencies [ 0.00% ] more: Data Dependencies: [ 0.87% ] - Register Dependencies [ 0.87% ] - Memory Dependencies [ 0.00% ] 兩者相距甚至不到 0.1% 就像前面提過的,遇到這種事情我通常會先問自己:這個問題的scale到底多大? 如果不到2%或甚至不到1%通常我會再三思考該不該把時間花在這上面 別說學術界了,在產業界如果你的performance regression不到5%甚至10% 有些老闆甚至不會同意你的效能優化計畫 話說既然這邊討論到LLVM MCA,在剛剛結束的 EuroLLVM 2022 本魯其實是第一天的 keynote speaker (https://llvm.swoogo.com/2022eurollvm/agenda) 然後主題就是介紹一個新的、基於LLVM MCA 的工具: MCA Daemon (MCAD) 演講的錄影大概要再幾個月才會上傳 但如果有興趣的話這邊是投影片: https://tinyurl.com/bdhtsuv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9.234.228.237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mpilerDev/M.1652670539.A.991.html

05/27 17:19, 1年前 , 1F
編譯不死
05/27 17:19, 1F

12/06 19:33, 1年前 , 2F
給推
12/06 19:33, 2F

01/14 06:15, 2年前 , 3F
01/14 06:15, 3F
文章代碼(AID): #1YWS1BcH (CompilerDev)
文章代碼(AID): #1YWS1BcH (CompilerD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