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風] 關於小山丘

看板Coffee作者 (君子好逑)時間17年前 (2007/08/20 23:26), 編輯推噓17(18116)
留言35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最近和咖啡店的老闆聊天 聊到塞風的小山丘 其實長久以來我一直覺得小山丘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是否有攪拌完全 不過這家店顛覆我的想法 讓我覺得其實 煮塞風時 小山丘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沒有小山丘的塞風 有小山丘的塞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黃綠色代表粉層 \ ██ ╱ \ ██ ╱ 藍色箭頭代表水流 ╰──╯ ╰──╯ ││ ││ ││ ││ ││ ││ 沒有小山丘的粉層表面有時候會有凹有凸 (抱歉!!!沒辦法將表面的分布不均完全表現出來) 所以凸起的部份會萃取不夠 凹起的地方則會過萃 不過有人就會問啦 那小山丘的分布更不均 那要如何解釋呢 由於在最後會作旋轉的動作 會讓較中央的水像漩渦一樣的捲進去 所以中央的水流比較多 不過由於粉層也比較多 所以效果就抵銷了 就沒有所謂的萃取不夠或過萃 而且在最後的部份讓咖啡旋轉一下還有更重要的理由是 這樣會讓咖啡比較快流到下壺 (這個原理就像小時候當環保小尖兵幫忙資源回收寶特瓶 通常會轉一下寶特瓶讓裡面已經發酵的飲料倒出來) 在煮多人份的咖啡時 水下來的時間真的可以讓人抓狂 如果咖啡流入下壺的時間拉長 也會造成過萃 一點心得和大家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11.18.174 ※ 編輯: willy8601 來自: 218.211.18.174 (08/20 23:27)

08/20 23:37, , 1F
推你的圖:D
08/20 23:37, 1F

08/21 00:14, , 2F
有道理耶
08/21 00:14, 2F

08/21 00:35, , 3F
小山丘不是只跟最後有關?.佔煮咖啡整體時間的比例不高吧
08/21 00:35, 3F

08/21 00:36, , 4F
咖啡下來要快~~不是大家都用濕抹布就OK了嗎?
08/21 00:36, 4F

08/21 00:38, , 5F
我想 濕抹布是必需拉 不過攪拌也是可以加速讓咖啡流下來
08/21 00:38, 5F

08/21 02:30, , 6F
推 不過水下來我都是用濕抹布
08/21 02:30, 6F

08/21 09:02, , 7F
推圖畫的真屌~但是濕抹布的用途大家都搞錯了!!
08/21 09:02, 7F

08/21 09:04, , 8F
濕抹布是為了防止真空!!!http://tinyurl.com/34rs4k
08/21 09:04, 8F

08/21 09:28, , 9F
請教強者jordan,樓上說的什麼防止真空,真的假的?
08/21 09:28, 9F

08/21 10:42, , 10F
就是因為接近真空,所以咖啡才會從上壺被抽到下壺...
08/21 10:42, 10F

08/21 10:43, , 11F
可是等咖啡抽下來以後,應該就不算是真空了,那為何還會
08/21 10:43, 11F

08/21 10:44, , 12F
拔不起上壺? 話說我也不用濕布,不過也沒遇過拔不起來
08/21 10:44, 12F

08/21 11:33, , 13F
有沒有小山丘和萃取關係沒那麼大吧?! 避免萃取過度
08/21 11:33, 13F

08/21 11:36, , 14F
為何不縮短一點點萃取時間或是調整攪拌模式?!
08/21 11:36, 14F

08/21 11:37, , 15F
而且隨著攪拌手法不同 自然就會有上面圖的區別
08/21 11:37, 15F

08/21 11:39, , 16F
與其計較這一點區別 不如著重於上下壺的控制
08/21 11:39, 16F

08/21 11:40, , 17F
與練習穩定的攪拌 對於穩定的萃取會更有幫助
08/21 11:40, 17F

08/21 11:42, , 18F
至於濕抹布....端看萃取的方式來決定用不用吧...
08/21 11:42, 18F

08/21 11:43, , 19F
看la crema老闆 印象中沒用過濕抹布 因為也沒必要用..
08/21 11:43, 19F

08/21 11:45, , 20F
看個人習慣與理念不同會有手法上的差異吧
08/21 11:45, 20F

08/21 11:52, , 21F
照P蛙給的網頁說法,兩點問題想問
08/21 11:52, 21F

08/21 11:52, , 22F
1.耐熱玻璃的膨脹系數應該很小吧?熱脹冷縮會差這麼多嗎ꄠ
08/21 11:52, 22F

08/21 11:53, , 23F
2.即使冷縮,下壺口縮起來壓縮有彈性的上壺橡膠墊,好拔ꄠ
08/21 11:53, 23F

08/21 12:43, , 24F
唉....真空...他腦袋裡面可能是真空吧....
08/21 12:43, 24F

08/21 12:57, , 25F
宜蘭真姊姊,顛覆傳統觀念,傳遞咖啡訊息,導正處理手法..
08/21 12:57, 25F

08/21 14:03, , 26F
我的天...真是前所未見的創見...=.=
08/21 14:03, 26F

08/21 14:10, , 27F
對阿~大家都覺得小山丘不重要吧~~
08/21 14:10, 27F

08/21 14:22, , 28F
我想樓樓上按成噓了
08/21 14:22, 28F

08/21 14:40, , 29F
心裡想噓~當然就會去按噓阿~蛙哈哈~
08/21 14:40, 29F

08/21 21:19, , 30F
我也覺得攪拌占好不好喝大部分,小山丘就...見仁見智
08/21 21:19, 30F

08/22 22:14, , 31F
比較認同eugeneman的說法… 而且攪拌後會形成漩渦,中央
08/22 22:14, 31F

08/22 22:16, , 32F
凹陷,中心的水量(水流?)反而比較少吧…
08/22 22:16, 32F

08/22 22:19, , 33F
不過對於咖啡這種個人喜好決定一切好壞的飲料,想怎樣就.
08/22 22:19, 33F

08/25 00:27, , 34F
你稍微研究一下賽風的原理就知道...小山丘一點都不重要
08/25 00:27, 34F

08/25 00:28, , 35F
下來之前大力攪拌...就會有小山丘了 可那大力攪拌沒意義
08/25 00:28, 35F
文章代碼(AID): #16oRB3DD (Coffe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oRB3DD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