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豆豆] 台灣的咖啡??

看板Coffee作者 (小弟「o」)時間17年前 (2007/04/15 02:51), 編輯推噓3(307)
留言10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madwu (好想給他好好睡一場!)》之銘言: : 3.之前有接觸過一個咖啡農,發現他竟然添購一堆設備(去皮機、篩選設備),算是一各有心 : 的咖啡農,只是他一直認為咖啡應該要有回甘最重要...,感覺最終還是內銷市場的認知 回甘並沒有不重要,我們寫成文字其實很難理解,有很多時候,不同領域的人會因為 不同生活經驗以及環境而搞不清楚對方的用語,就像茶跟咖啡一樣 對於茶葉的品嚐來說,有一種我們台灣人很喜歡簡略說法叫做回甘,事實上茶藝界有比 較精確的用語叫做「喉韻」,以前的茶葉評分表都有這一項 回甘,從字面上看,就是喝完之後過一會會覺得甘甘的,但其實才不是這樣的勒 一般喝茶的人講的「回甘」,就是指喉韻,喉韻有很多種,同樣是甘甘的,有比較緊的 比較鬆的,比較舒緩的,比較澎湃的,甚至有回甘是苦的 我聽過老人說「這個茶葉的回甘怎麼澀澀吃喉嚨?」,可見得,回甘不一定是甘,其實 「回甘」就是指「喉韻」 換成咖啡術語就是「Aftertaste」,有人翻譯成「後味」,也沒錯,就這個意思 喉韻是任何飲料都會有的,只是大家喝了就算了,沒有去想過喉韻的狀況,是甘甜、苦 澀,是綿長、短小,是順暢、短促,等等等等等,喉韻也有可以分層次的地方 事實上,台灣產的咖啡品質如何我們先放到一邊去,重視 回甘=喉韻=Aftertaste=後味 是一點錯也沒有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0.35.222

04/15 09:13, , 1F
可能沒說的很清楚,對方的咖啡喝過後,只有空洞乏味
04/15 09:13, 1F

04/15 09:15, , 2F
甘的表現是深焙過苦後的錯覺,完全不是ok的喉韻orz
04/15 09:15, 2F

04/15 09:26, , 3F
如果國內對咖啡的要求像對茶葉一樣就好了
04/15 09:26, 3F

04/15 09:27, , 4F
不苦不澀就不是咖啡@@~讓人擔憂
04/15 09:27, 4F

04/15 10:27, , 5F
台灣的咖啡是滿乏味的 XD
04/15 10:27, 5F

04/15 11:42, , 6F
台灣咖啡人工成本太高,品質並沒有很好,競爭力不佳
04/15 11:42, 6F

04/15 13:24, , 7F
現況不好沒錯,不過還是有機會(如果進得了日本市場甚至通過
04/15 13:24, 7F

04/15 13:26, , 8F
日本農林規格認證...)
04/15 13:26, 8F

04/15 13:30, , 9F
台灣咖啡的品種有問題,需要官方像培育鳳梨香蕉的引進改
04/15 13:30, 9F

04/15 13:31, , 10F
良,一般農民很難細分阿拉比卡裡頭的文章。
04/15 13:31, 10F
文章代碼(AID): #168IAlDk (Coffe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8IAlDk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