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耶穌沒有創立基督教

看板Christianity作者 (無法思考)時間11年前 (2012/12/23 23:07),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bansai (皮耶魯)》之銘言: : 的確,耶穌本來就沒有創立宗教。 : 那是後人把他當作代表,自然的變成他是「教主」。 : 其實還有很多後人誤解、扭曲耶穌。 : 聖經裡,耶穌的話佔不到1成,而這一成裡, : 後人的解釋也不符合耶穌,後來衍生出許多 : 不同的教派,各自解讀耶穌、聖經,也不意外。 總之說了這一段,就是要說你的解讀才是正確的, 但是你下面的解讀只是一味的把所有的事情除罪化, 我看不出超越其他解讀的「正確性」在哪裡? : 1965年前,教會是封閉、黑暗的。 : 這在以前,只有神職人員才能接觸聖經、教導聖經。 : 古代文盲人更是佔大部分,聖經的出處是來自各種 : 不同的人、不同時代背景漸漸的寫成的。 : 所以你讀來讀去會看到許多矛盾、衝突。 : 但教會的說法是你不懂聖經、balabala之類的。 : 牧師、神父怎麼說,信徒全照相信,不可以質疑, : 否則你會被判為異端,甚至處以火刑。 所以你指的「教會」是限定在天主教? 只有神職人員才能接觸聖經早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之後就被打破了, 除非你把教會限定在天主教,但你又說「牧師、神父」, 你搞得我好亂阿~ : 直到1965年梵蒂岡第二次會議公開可以質疑、探討、耶穌、 : 聖經的內容,就在此之後,許多教會紛紛的各自立門派, : 天基教的分裂、相關天基教的門派等等, : 總認為自己的解讀才是正確的。 你把天主教、基督教完全混為一談。 : 耶穌從不定人之罪,他看弟兄也沒有任何原罪。 你確定嗎? 耶穌罵法利賽人的時候恐怕是比任何人都還凶, 而且你隨便用關鍵字「罪」去搜尋四福音書, 到處都是罪的概念。 請問你的宣稱是出自哪裡? : 所以他被釘在十字架上,不是為了罪而死,也不是 : 替弟兄頂罪,也不是與上帝有血約。 : 從扛架到立架後,他從不感到任何痛苦。 : 他只有慈愛,他寬恕弟兄從來沒做的事。 : 他是在告訴世人不要把我的身體當真。 : 他是在告訴世人,心靈清白無罪是不受任何威脅。 : 身體只是一具幻相、不存在的身體。 別說new age,這根本不是新的東西, 這根本就類似第二世紀教會面對過的異端:諾斯底主義以及其中的幻影說。 : 但在耶穌的年代,罪的觀念深入人心,耶穌要是 : 說他清白無罪、世人無罪,小心他的命也不保。 : 後人的解讀卻是諸加恐懼、連其他宗教引述這段故事時, : 也照抄不誤。 這一段的「根據」是甚麼? 用這個方式可以把聖經裡面任何一段不想要的忽略掉, 更何況耶穌確實說他自己清白無罪,而他的命也確實不保, 「耶穌不得不這樣說」的推論無法成立。 : 在2004年上映的受難記,更是扭曲了耶穌,更加的把 : 恐懼呈現出來。 我覺得你扭曲的比較嚴重, 恐懼不是壞事,要看他在哪一方面。 : 要操控人心最好的方法是訴諸恐懼。 : 比如說上帝會審判人啦、 : 上帝會降劫難啦、 : 上帝毀滅地球是件很容易的事啦、 : 上帝要你死不讓你多活一秒啦、 : 你說你無罪就是在褻瀆神明! : 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啦 : ...等等balabala : 然而清白無罪的你,來探討這些恐懼, : 你會問「相信這些恐懼能給人什麼好處?」 利用恐懼確實可以操控人心, 但不代表完全去除恐懼就是好的, 人對罪有恐懼和人清白無罪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你根據甚麼說人「清白無罪」? 你的論點很簡單,就是對病人不斷的打嗎啡, 告訴人他沒有問題,他沒有問題,他沒有問題, 一切都只要掩面不看的寬容就可以了, 你確定這樣就真的沒有問題了? : 人們自己的貪嗔痴鬥恨,也把上帝給定罪。 : 上帝只有愛,沒有其他成分。 : 你也許會發現,對於人們定上帝的罪, : 上帝從來不予以回應。 : 只有愛定罪者一直自圓其說、怎麼說都通, : 反與上帝又不會回應、反正上帝「是這樣跟我說的」。 「人們自己的貪嗔癡鬥恨」為什麼「定上帝的罪」? 關聯性在哪? 簡單說你的上帝沒有公義、沒有良善,只有溺愛。 而且我不懂溺愛到這種程度,為什麼不乾脆回應一下你所謂的「愛定罪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9.226

12/24 06:16, , 1F
天基教 XDDD 這好像很帥又好像很難聽的名詞是怎麼回事 XDD
12/24 06:16, 1F

12/24 06:17, , 2F
(我本來以為是原原PO打錯字,看了這篇才恍然大悟 XD)
12/24 06:17, 2F

12/24 09:37, , 3F
天天基基教? 有點難聽 @@
12/24 09:37, 3F

12/24 09:38, , 4F
基本上我同意這一篇 ^^
12/24 09:38, 4F
文章代碼(AID): #1GrnuOq4 (Christianity)
文章代碼(AID): #1GrnuOq4 (Christi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