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有人會去研究神學或是宗教演進嗎??

看板Christianity作者 (無法思考)時間11年前 (2012/11/22 21:40), 編輯推噓5(504)
留言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神學院都會研究這個,信仰上比較熱衷的基督徒或是教會有些也會去研究。 不管哪一個神學家都不是完全的, 事實上,也沒有任何一個有限的人可以完全的了解真理。 (此處所指的真理都是在基督信仰的語言脈絡下) 或者應該這麼說, 上帝太大,任何一個有限的人都無法完整的了解真理, 因為人都受限於時代處境之中, 理所當然每個神學家看見真理的面向都不同。 舉例來說, 齊克果身處在整個國家全都是基督徒的丹麥教會, 所有人都「以為」自己是基督徒,卻沒有基督徒的實質內涵, 自己又面對家庭成長背景所塑造出來,內在深沉的絕望, 所以他成為存在主義之父, 強調每個存在都是獨特的個體,都必須在信仰中自己面對上帝,作信心的跳躍。 如果你把它應用在我行我素的人身上,就會產生問題; 莫特曼則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戰俘營中面對周遭的絕望, 從終末的角度發展出「盼望神學」, 但隨後他立刻發覺在當代美國社會的「過度樂觀」當中, 需要在盼望神學之前強調「十架神學」; 馬丁路德和加爾文也是一樣,兩人身處中世紀腐敗的教會, 前者同時面對自己強烈的罪惡感,體會到「因信稱義」的重要性, 後者同時面對自己身體的軟弱、半生流亡,以及信徒的需要, 深深明白自己所能做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 因此高舉上帝的主權,對上帝國有強烈的盼望。 他們都看見真理重要的面向,同時也在特定的立場中產生偏頗。 因此宗教改革裡面,你所提到的馬丁路德和加爾文, 所強調的是「唯獨聖經」,而非唯獨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神學。 既然每個神學家強調的面向不同, 就必須同時理解他們的神學和他們的生命歷程, 以及他們如何從真理的角度面對處境, 這樣,我們不需要把他們的神學思想奉為聖經, 但卻可以從與這些神學的對話當中,更豐富的認識上帝, 明白上帝如何藉由歷世歷代的信仰前輩們述說祂與人的關係, 以及祂與人一同受苦。 歷史上每個重要的神學都是以真理的角度去面對特定的處境, 因為去處境化而在真空中談論信仰所發展出來的神學, 不但與世界和我們一點關聯都沒有, 大概也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一位,藉由實際的歷史和情境默示聖經的上帝。 ※ 引述《osee (os)》之銘言: : 想問一下 : 大家在信仰上會去研究神學或是宗教 教會教義的演進過程嗎?? : 今天在圖書館看到一本叫喀爾文神學十講的書 : 是長老教會出的 : 裡面介紹很多 從長老教會的簡介 跟為啥要出這本書 (因為教派太多 : 其中主要就是介紹新教代表人物 (書上用語 : 喀爾文的神學見解 : 他從喀爾文從小出身背景 學經歷 當時社會經濟環境 : 思想的啟蒙跟演變 : 碰到那些人或是因為什麼過程 : 最特別的是 : 他把神學論述 跟過程爭議 瑕疵也點了出來 : 看了之後 : 說真的 是有些難過 有點無力 : 強化信仰的效果 小於 對很多行為的質疑 : 後來回來上網一查 : 原來馬丁路德也有類似的爭議在 : 以前總覺得是保羅的爭議最大 相關論述也最多 : 但畢竟離我們太遙遠了 : 沒想到最近的幾位大咖也是有類似的問題 : 那要如何去堅信誰對誰錯 或該相信誰 : 質疑別人的時候 : 同樣自己也受過相同的懷疑 : 若是以社會制度變遷的角度 似乎是必然的 : 畢竟有他時空背景的因素 : 人也非聖人 都有其人性上的缺點 : 但說要不去多瞭解 我又很難接受 : 感覺相當矛盾 : 版上有人也會去研究神學 或是宗教史嗎 : 該怎樣處理這種衝突矛盾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195.21

11/22 22:46, , 1F
謝謝 很受用
11/22 22:46, 1F

11/22 23:44, , 2F
不會,感謝主 :)
11/22 23:44, 2F

11/22 23:52, , 3F
我覺得現在的基督徒似乎都不會去研究神學或研讀整本聖經
11/22 23:52, 3F

11/22 23:53, , 4F
更遑論對神學家的認識,不然成功神學和斷章取義教義的講
11/22 23:53, 4F

11/22 23:54, , 5F
道會這麼的受歡迎,現在少有人去深入研究基督教義了
11/22 23:54, 5F

11/23 00:14, , 6F
這篇講的真好, 謝謝你
11/23 00:14, 6F

11/23 00:58, , 7F
說的好!
11/23 00:58, 7F

11/23 11:12, , 8F
推這篇!!
11/23 11:12, 8F

11/24 10:02, , 9F
讚!推一個。
11/24 10:02, 9F
文章代碼(AID): #1GhYjGnv (Christianity)
文章代碼(AID): #1GhYjGnv (Christi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