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下午看了情書的一些感想

看板ChineseOpera作者 (西泠月)時間19年前 (2005/05/30 21: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shuier (akira)》之銘言: : 最近聽說戲曲版新開張,覺得很高興,因為自己也看一點點傳統戲曲。 : 我對戲劇並沒有很深的研究,只是當成一種娛樂,但是也會很希望聽聽 : 各路人馬的感想。 :) : 今天下午跟一群人一起看了西田社戲曲工作室寫給大家的情書,很好奇 : 大家看完的感覺? : 我猜不透導演要那四個檢場在台上默默旁觀的目的是什麼?他們在踩著 : 「文武雙全桌」的時候,我可以理解裁縫機的意像和情書綿密的字句相 : 呼應,但是,有的時候檢場大隊會有一些我無法理解的走動,和身穿傳 : 統戲服的另外四人看來毫無相關,在我看來似乎有些多餘。 : 再來,我覺得這齣戲把太多不同風格的元素加在一起,但是融合的方式 : 似乎很不成熟。我感覺多種不同元素在台上打架,因為似乎他們都是主 : 體。中場休息完畢、節目要開始時來了一段爵士風格的音樂,頓時我像 : 突然移形換位到某咖啡店,還沒反應過來,然後突然看見有點黑的台上 : 冒出四個奇裝異服的人抖抖跳跳的進來,仔細一看,原來是于叔夜、穆 : 素徽、船夫、褓母等四位古人,霎時我又覺得我移形換位到某化裝舞會 : 了,這時候我到台上去也抖抖跳跳的應該也沒有人覺得奇怪。^^"真可 : 惜檢場大隊沒有加入。 :P : 其實我比較想問的是這齣戲到底想實驗什麼?聽說「載卡多」和施工忠昊 : 其他的裝置藝術用的是一桌二椅的精神,我倒可以理解,但是我覺得較有 : 創意的僅有那個有大帳棚的載卡多而已。如果單看崑曲的部分(也就是四 : 位古人的部分)來說,其實沒有舞台旁邊其他東西也不會有什麼差別── : 我只是想問的是:難道加入一堆平常崑曲舞台上不會出現的元素,就是實 : 驗了嗎?( 當然,看你怎麼定義實驗,實驗當然也有玩玩就好的性質) : 莫名其妙打了這麼多,這堆淺見我想也沒有人再有興趣,^^"我很希望有誰 : 也願意說說感想呢! :) 先從實招來好了... 我就是那位找你們要票根的怪怪工作人員... 小的完全是奉製作人之命必須在短短開場前幾分鐘收集到七張票根Orz 不然就得等到中場 〈我有聽到你們說的話啦^^"〉 因為知道你是邢本的朋友所以找上你們詢問, 冒昧舉動還請見諒啊 其實我第一次看彩排的時候, 我很不能接受, 覺得所有的東西都不融合像在自說自話、更不能接受結局"就這樣", 你的感受跟我第一次看的感受很雷同, 這有很多原因, 一則因為彩排時所有東西包括演員都尚未準備好, 二則因為我不熟悉西樓記詳細的劇本內容〈只看過樓會拆書〉, 三則因為小劇場的東西我接觸的不太多, 導演的巧思跟創意一時還不是很能領略... 但是到了錄影場當天, 我正式從工作人員的身份轉換成觀眾進入劇場, 看完一整晚的戲之後, 我覺得好好看, 很棒的一齣戲, 最主要的癥結是我看到了崑曲表演跟裝置藝術乃至於劇場思維巧妙結合的可能性, 要欣賞"情書"這樣的一齣戲, 一般的崑劇觀眾必須先放下看老戲跟國寶級演員的心態, 放下那些心中評斷的既定標準, 重新從"戲"的本質出發去看待它, 一齣戲好不好看應當取決於觀眾對它有無共鳴, 顯然觀眾對於"情書"是很有共鳴的, 小劇場能容納的觀眾少、 可是觀眾跟台上演員的互動以及情緒相互感染的機會相對地大, 我認為這是崑劇跟小劇場及其手法結合最為迷人之處。 不同於傳統老戲對於眼神、身段、唱腔千錘百鍊的格律與圓融極致的藝術創造, 實驗崑劇則反映了現代人對於傳統戲曲的嶄新眼光及看法, 這眼光無疑是開放並且具有無限可能性的, 實驗的目的並非為了再創造一種崑劇在當代的規準, 而是讓小劇場的前衛手段進入崑劇的表演場域中, 使得已然奉為圭臬成為古董的崑劇有再被注釋、乃至於再互相生發的可能, 這樣的結合不僅不破壞崑曲原有的美感, 反倒讓我們對於崑曲懂得更多、更深, 崑曲在小劇場中展現了她新的樣貌, 也同樣地慢慢在改變了我們觀看與對待她的方式。 不過, 崑曲的典奧曲詞和小劇場的錯置顛覆、巧思創意比較起來, 後者或許習於思維邏輯即能領略, 然而僻澀的典故或再結合曲折的隱喻卻是智識上的問題, 少數幾句文謅謅的曲詞倒像注定相斥的因子在作祟, 反倒成了真讓人看不懂的絆腳石。 以上, 是個人淺見, 就先簡略的談到這裡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2.99.148
文章代碼(AID): #12cnVGS_ (ChineseOpera)
文章代碼(AID): #12cnVGS_ (Chinese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