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有關標點

看板ChineseMed作者時間17年前 (2006/12/12 13: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howhi (hi)》之銘言: : : 酷暑,途中卒然昏仆為暑風,此熱毒湧痰壅塞心包也。切不可用冷,得冷則死。 急移陰處,以熱土堆熨臍中,更令溺熱尿於臍腹土上,急搗蒜薑取汁,熱湯灌之可甦。 此証有虛實兩途: 實者,痰之實也,因平素積痰,一旦感召盛暑,痰阻其氣,卒倒流涎,宜先湧吐 其痰,消暑丸之類後清其暑,猶易治也; 虛者,陽氣虛也,平素陽氣衰微、陰寒內蓄,一旦酷暑傷氣、邪湊其虛,宜助陽藥中 兼消其暑,來復丹、半硫丸灌之,回甦之後再分別虛實以療之,此與中寒同治法也。 : 按:暑暍二証,名雖不同,其為天熱外傷則一, 必由本體自虛而後邪入。 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若裏氣不虛則暑熱但傷太陽之經而為中暍, 猶傷寒邪在太陽,仍用香薷白虎以從汗解; 若中氣虛弱而暑熱之氣直入心脾以及他藏,則為中暑。猶之傷寒之入裏也, 所以清暑益氣用參、耆、歸、朮而兼升麻、葛根,補中兼升提; 邪外解、熱邪傷陰,則內熱愈熾,故加生地黃、黃柏為佐,此氣虛中暑也。 若陽氣素虛、中宮積冷,暑熱傷氣而陽益虛,虛則裏寒失於愛護, 或吐利並作、腹痛厥冷、魄汗淋漓,甚則吐瀉亡陽、面赤陰躁,必須來復丹、大順散、 四逆、理中溫裏,庶可回陽,此猶之傷寒直入三陰也。 先哲雖有動靜之分,不過外感、內傷之別,動為外受天之暑熱,靜為避暑而反受 風涼,其實更有表裏陰陽虛實之三辨,故元豐朝合劑局暑門諸方,寒熱補瀉分別並陳, 非香薷飲、益元散、白虎湯為暑門專劑也。 這樣標可以嗎? ※ 編輯: iloveearth 來自: 218.187.10.147 (12/08 00:27)
文章代碼(AID): #15VZqH4K (ChineseMed)
文章代碼(AID): #15VZqH4K (Chinese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