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 觀天人際 究往來變

看板Chinese作者 (東岐明)時間6月前 (2023/10/27 23:16), 5月前編輯推噓5(5043)
留言48則, 3人參與, 4月前最新討論串1/1
    觀天人際 究往來變   憧憧素位而行,不免知其不可而為之。奈何人微言輕,諄諄藐藐,故而託旨   高人提點、眾俗往跡之神驗預言,欲以勸化世間,警示來者。古時寒士困頓   ,或有卜算推命維生。予今安身易簡,雖非窮迫,然乃不免寄寓術數圖讖,   憑斷理運謀生,良可嘆哉。鄭康成博學通經,猶以訓融讖緯。予今研會儒佛   ,竟以詮解奧諭,窺測天下蒼生運數,不亦玄乎。蓋司馬遷作史記,以溯華   夏朝代之紀;李淳風演推背圖,為測神洲逆順之機。予承前賢機紀,觀天人   之際,究往來之變,指點國勢大運或趨、中土興衰若終,驗或不驗則非予所   知矣。中道自得,勉善勵德,朋者當自慎思明辨爾。                            東岐明 謹識 -- 《推背圖諰:中國國運與人類命運之預言憂患》試讀本PDF檔 免費贈閱流通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23/07/TuiBeiTuSi.html 贈閱摘錄四一象至四三象(1949-2024…年),終至海峽兩岸結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2.101.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M.1698419784.A.56A.html

11/01 14:03, 6月前 , 1F
您文字造句有些文言…寫的很好!不知道您是讀什麼書什麼
11/01 14:03, 1F

11/01 14:03, 6月前 , 2F
文來學寫文字?
11/01 14:03, 2F
在下因為研究所需,閱覽先秦諸子之學及史籍,尚涉佛道古籍,非有刻意學寫。 此篇仿寫文言,乃是仿古為書作序,文中用典出自易學、儒學、及史學。 ※ 編輯: amidha (118.232.101.41 臺灣), 11/12/2023 22:18:36

11/13 16:25, 5月前 , 3F
我很喜歡讀列子跟呂氏春秋,也有一些翻譯的佛經及其註解
11/13 16:25, 3F

11/13 16:25, 5月前 , 4F
的有在讀,從中汲取很多養分拿來作文…其實文言文古人也
11/13 16:25, 4F

11/13 16:25, 5月前 , 5F
有文筆不通受人恥笑的,我喜歡文言文,把虛字拿掉而已
11/13 16:25, 5F

11/13 16:28, 5月前 , 6F
看您寫字作文是文言的,覺得文字用語很順暢,不自主多問了
11/13 16:28, 6F

11/13 16:28, 5月前 , 7F
幾句話,謝謝您的回應,再聊!
11/13 16:28, 7F
現今喜歡文言的人已經不多,謝謝您的鑑賞喔 寫作《推背圖諰》,其中也有想為未來中國修史提供某種『文語文』的文體選項。 關於所謂 文語文 的行文風格,可見於書中之 台灣諗 —已曾發表於 PTT hostoria 板。 ※ 編輯: amidha (118.232.101.41 臺灣), 11/13/2023 19:39:06

11/13 22:07, 5月前 , 8F
我有在注意一些清史的寫作,民國修清史應該是要注意了,現
11/13 22:07, 8F

11/13 22:07, 5月前 , 9F
在我只看見一些清史稿這樣的史料,至於體裁還是要堅持紀
11/13 22:07, 9F

11/13 22:07, 5月前 , 10F
傳體嗎?這是可以討論的
11/13 22:07, 10F
清史一直難產,主要還是因為政治意識型態的問題。 最後結果可能清史會與民國史、共國史一起由未來的新朝代監修完成吧。 至於未來的正史,應該會承繼史記傳統又開創科技多媒體的新體裁吧。 未來的史書應該會是會有超文本的複雜聯結吧,就如現今網頁資料一般。

11/13 22:29, 5月前 , 11F
史學離不開史料,大致上清朝史料去哪裡找?其實我自己是
11/13 22:29, 11F

11/13 22:29, 5月前 , 12F
民國人我也不知道。我修過史學方法這堂課,如果我有大量史
11/13 22:29, 12F

11/13 22:29, 5月前 , 13F
料,只是增刪摘要成篇那我還可以試試看,太史公寫書,編年
11/13 22:29, 13F

11/13 22:29, 5月前 , 14F
表解都有採用,我想近代就會有名著出現的!
11/13 22:29, 14F
民初編就清史,卻因編作多為滿清遺老,不符民國思想而被貶為清史稿。 最近共國學者又再度主編完成清史,卻又遭黨國高層不滿其中史觀,而被壓下不表。 所以真正清史修完,大概要等到新朝代建立以後了。 ※ 編輯: amidha (118.232.101.41 臺灣), 11/15/2023 14:55:07

11/15 15:10, 5月前 , 15F
您講的主要是公修史書,其實私人著作也可以進行
11/15 15:10, 15F

11/15 18:58, 5月前 , 16F
四史成就最高但是不是官修史書。自己著作自己發行不必審核
11/15 18:58, 16F

11/15 20:52, 5月前 , 17F
我寫作最大的困難是史料缺失,沒有下筆之處
11/15 20:52, 17F

11/15 20:54, 5月前 , 18F
民國史是當代史,就民國史我也沒有史料可以用,我是讀教
11/15 20:54, 18F

11/15 20:55, 5月前 , 19F
科書的學生,古人寫書詳今略遠,近代國家大事又多,很難寫
11/15 20:55, 19F

11/15 20:56, 5月前 , 20F
中國三千年來沒有的變局發生在清末,沒有皇帝,外族侵擾
11/15 20:56, 20F

11/15 20:57, 5月前 , 21F
大量西化,編年史、記事本末體、紀傳體表志圖表相互運用
11/15 20:57, 21F

11/15 20:58, 5月前 , 22F
另外台灣史的研究可以跟編清史一樣同時間單獨項目進行
11/15 20:58, 22F

11/15 21:00, 5月前 , 23F
我最崇拜的就是太史公,真心尊敬他!
11/15 21:00, 23F

11/15 21:02, 5月前 , 24F
如果都無高作,史界寂寥,都無新史學可談?試編大事記好了
11/15 21:02, 24F

11/15 21:03, 5月前 , 25F
編的出表格和大事記以及專門的書志,就離成書不遠了
11/15 21:03, 25F

11/15 21:13, 5月前 , 26F
我很喜歡編年體,要超過紀傳體,其次是記事本末體綱舉目張
11/15 21:13, 26F

11/15 21:13, 5月前 , 27F
有春秋經傳跟兩漢紀與資治通鑑都是編年體
11/15 21:13, 27F

11/15 21:16, 5月前 , 28F
太史公有表格圖表志書,綱舉目張,真正可見功力!
11/15 21:16, 28F
我猜未來修史,藉助AI協助,可以輕易彙整大量資料,包括影音。 不過最終的輕重取捨眼光與定稿文筆風格,仍是修史最為重要而不可或缺的。 ※ 編輯: amidha (118.232.101.41 臺灣), 11/16/2023 14:52:43

11/16 15:24, 5月前 , 29F
史料有分第一手第二手,我有的都是別人傳講的,是第三手
11/16 15:24, 29F

11/16 15:26, 5月前 , 30F
把清史稿好好抄錄整理看看會不會成書?揉雜數本編成一本
11/16 15:26, 30F

11/16 15:26, 5月前 , 31F
看一看怎麼樣
11/16 15:26, 31F
未來AI應該可以讀入大量史料後,自動編排整理並提點相關脈絡,會對修史幫助很大。 而且清史與其後國史,都需引用大量外國史料,不僅只在中文史料。 再加上多媒體影音資料,所以未來修史是個巨大工程,不僅是人文,還涉及科技。 因為要引入超文本與多媒體,所以自太史公以來的正史體裁,又需一場革命創新。 ※ 編輯: amidha (118.232.101.41 臺灣), 11/17/2023 10:45:32

11/17 14:32, 5月前 , 32F
AI整理資料?其實史料還需要經過抉擇,多數只是佐證編纂的
11/17 14:32, 32F

11/17 14:34, 5月前 , 33F
編纂資治通鑑是分成年月一一投入檔案櫃中,然後一一刪減的
11/17 14:34, 33F

11/17 14:35, 5月前 , 34F
史料的取得相對很困難,到哪裡去找?我年輕的時候聽過國史
11/17 14:35, 34F

11/17 14:36, 5月前 , 35F
館,裡面掌管史料,如果開放給民眾觀覽我會去的!
11/17 14:36, 35F

11/17 14:39, 5月前 , 36F
我剛剛找網路,國史館是開放給民眾的,國史館直屬總統府
11/17 14:39, 36F

11/17 14:42, 5月前 , 37F
他說需要有身份證件?身份證不知道可不可以?
11/17 14:42, 37F

11/17 14:44, 5月前 , 38F
沒有史料就沒有史著,這是不易的原則,春秋編年記事可以
11/17 14:44, 38F

11/17 14:44, 5月前 , 39F
先作作看
11/17 14:44, 39F

11/17 14:47, 5月前 , 40F
看了看?國史館沒有收藏清代圖書史料?他只收錄民國的史料
11/17 14:47, 40F

11/17 14:53, 5月前 , 41F
您知不知道清朝史料哪裡找?一百年前的事情而已也不到了?
11/17 14:53, 41F

11/17 15:36, 5月前 , 42F
(找不到)史料
11/17 15:36, 42F
我不是研究歷史的,並不知道原始史料要如何取得。 我寫《推背圖諰》的歷史部份時,在網上查閱史料對照,網頁有時就已開到數十近百。 深感寫史不易,何況真正修史。 ※ 編輯: amidha (118.232.101.41 臺灣), 11/17/2023 20:57:24

11/17 21:17, 5月前 , 43F
我找到「清實錄」跟「清史稿」,再想辦法找來讀
11/17 21:17, 43F

11/19 01:54, 5月前 , 44F
故宮博物院,清代檔案檢索系統 google
11/19 01:54, 44F

11/19 12:14, 5月前 , 45F
是第一手史料但是太瑣碎了,找不出想要的重點
11/19 12:14, 45F
現今電腦AI發達的科技功能就是,就所有拉雜零星的史料全都輸入後, 可以自行整理建檔出其中的因果次序與相關脈絡,這對修史會有極大助益。 也就是說,在電腦AI下,資料量再大再龐雜都不是問題,這些困難以電腦軟體都可解決。 史家剩下最重要的工夫,在於歷史眼光與寫作文筆。 ※ 編輯: amidha (118.232.101.41 臺灣), 11/20/2023 13:40:10

11/20 14:43, 5月前 , 46F
古人說良史要有史學史才史識史德,電腦程式可以幫助編纂
11/20 14:43, 46F

11/20 14:43, 5月前 , 47F
我很同意,會產生什麼良史著作我是不抱持期待
11/20 14:43, 47F
的確,電腦只是幫助編纂整理,要有優秀史家才能造作良史著作。 ※ 編輯: amidha (118.232.101.41 臺灣), 11/22/2023 00:27:39

12/28 01:03, 4月前 , 48F
12/28 01:03, 48F
文章代碼(AID): #1bEzH8Lg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