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談詞典的一些問題

看板Chinese作者 (定瀾魔劍)時間16年前 (2007/12/26 22:04),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趁著教育部辭典的重新開放,來討論一下詞典的問題。 自從教育部成語典受到非議後,教育部的幾部辭典一直風波不斷,產生許多可議之處。「 三隻小豬」是成語?「地下有知」是死人會有知覺?「打炮」是放鞭炮?要討論這些問題 之前,先來探討何謂詞典。 詞典或字典最重要的功能是要解決我們不懂的字詞,也就是詞典為「不會說話的老師」, 這是無庸置疑的。於是每當遇到生字生詞就會向字詞典尋求解答,藉此解決在字詞上的紛 爭,詞典解釋字詞意義的權威性理當不可撼動。 詞典的內容就是解釋我們所使用的語言,詞典所收錄的字詞哪一個不是我們所使用的語言 ?只是有的詞彙我們使用的多,有的詞彙使用的少。語言假如不常使用就很容易被人遺忘 ,而成為陌生的詞彙,甚至消失!語言是變動不拘的,非常自由,只要我說你懂,你說我 懂,語言就可以成立、溝通。這樣說來,Orz、XD、〒▽〒、\(‵▽′)/、鄉民、凍蒜、 機車,又有何不可?能夠溝通,語言就已經達成它的目的了。一般詞典並不會收這些表情 符號和流行語,認為其難登大雅之堂,但是這也是我們溝通的工具,有多少人在網路、 MSN、即時通上使用這些表情符號或火星文?難以計算啊!這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 分。這些語言來得快,去得也快,有多少人記得番茄(他媽的)指的是什麼?AKS(會氣 死)指的又是什麼?而幾年後又有誰會記得Orz指的是什麼意思?就連前一陣子很流行的 「好人卡」現在也沒什麼人在用了。流行語來如風去也如風,如果不紀錄起來,多年後誰 會知道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那些用流行語寫成的書不就因為看不懂而成為廢書?我們想 要查這些字詞也無從查起。 「三隻小豬」是不是成語?事實上它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因為它算是流行語。大家 常用,它就是成語;不常用,它就不是成語。就像「羅生門」、「七年之癢」到底是不是 成語?在「羅生門」這個詞彙剛出現時,我們常常用它來指事情曖昧不明,非常複雜,大 家都懂它的意思,這時它就是個成語。但是隨著時間流逝,使用它的人愈來愈少,意思也 愈少人知道,「羅生門」成為罕用的詞彙,再也不是成語了。 語言的使用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有新詞彙產生,也會有部分詞彙漸漸不被人們使用,進而 消失在歷史洪流之中。既然語言如此地自由流動,身為紀錄和解釋語言的詞典怎麼能夠定 於一尊呢?因此要經常修訂增補詞典,讓詞典能夠完整紀錄語言的流變情形,維持其生命 力。教育部的幾部詞典就是因為長時間沒有修訂才會發生這次的「打炮」事件。 或許有人會說這種不雅的字詞和流行語不適合收錄在詞典裡,這樣會教壞小孩子。這種觀 點並沒有錯,畢竟詞典可是「不會說話的老師」,教我們如何使用正確的字與說一口漂亮 的話。可是這樣不就跟上述觀點有衝突嗎?實際上並不如此。詞典收錄的詞彙就是我們所 使用的語言,詞典的功能是「教我們如何使用正確的字和說一口漂亮的話」,也就是說: 詞典是在教我們如何正確的使用流行語和不雅的字詞(既使是髒話,如果使用錯誤不就達 不到罵人的效果了嗎?),要正確的使用它們就要去解釋它們的意思,只是這些流行語和 不雅的字詞並不適合收錄在詞典的正文,這個時候就要利用詞典的附錄功能了。把這些不 雅的詞彙和流行語收錄在詞典的附錄裡,這樣既可以紀錄語言的演變情形,也不失其權威 性。 漢語詞典一直有一個缺點沒有改進,那就是漢語語法的解說,「地下有知」事件便是因為 不懂漢語語法而產生的誤解。漢語語法裡有一種「假設語氣」的用法,例如「地下有知」 、「老天有眼」就是在假設語氣下的說法,只不過我們省去了「如果」二字。一使用「地 下有知」、「老天有眼」便一定是在假設的情況下,不然死人怎麼會有知覺,老天那裡有 眼睛?詞典除了解釋字詞外,還要有語法解說,否則只知道意思卻不知道要如何正確的使 用,這不是很奇怪嗎? 教育部辭典事件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詞典未來的方向,國語文教育的問題,而不是政治 的口水戰!我們喪失了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 文章有點長,感謝您閱讀到最後,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202.64

12/27 01:02, , 1F
不收流行語也許不是因為文雅什麼的 而是這些詞語的生
12/27 01:02, 1F

12/27 01:05, , 2F
命實在太短了 短到沒有成為歷史的必要 像LKK之類的現
12/27 01:05, 2F

12/27 01:05, , 3F
在根本沒有人在用了 如果什麼樣曇花一現的詞都要收錄
12/27 01:05, 3F

12/27 01:06, , 4F
其實並沒有那麼必要 等到真的非常普及再收也不遲
12/27 01:06, 4F

12/27 03:13, , 5F
其實坊間曾有流行語之類的書籍可資對照
12/27 03:13, 5F
文章代碼(AID): #17SbzY76 (Chinese)
文章代碼(AID): #17SbzY76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