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太極拳

看板Chi-Gong作者 (公館~有沒有伴都無所謂了)時間14年前 (2010/05/17 01:08),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陳式太極起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為陳王庭創於明末清初。 陳王庭依據自己祖傳之一百單八式長拳,博采眾家精化, 結合易學上有關的陰陽五行之理,並參考傳統中醫學中有關經絡學說及導引、吐納之術, 發明創造出了一套具有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的新型拳術, 包括太極拳五路、炮捶一路、雙人推手及刀、槍、棍、劍、鐧、雙人粘槍等器械套路。 陳式太極勁如纏絲,發如炮如,真正的剛柔並濟,拳械套路有:老架一、二路(炮捶); 新架一、二路(炮捶);小架一、二路以及五種推手法、太極單刀、雙刀、單劍、雙劍、 雙鐧、梨花槍、白猿棍、春秋大刀、四桿、八桿、十三桿等。 陳氏太極拳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演變,派生了楊、吳、武、孫四大流派。 楊式太極:楊露禪跟隨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學習陳式太極,成名後於北京授拳, 由於所學者皆為貴族子弟,金枝玉葉,不適合大體力運動,隨使其動作簡化, 姿勢柔和,不縱不跳。後經其三子健候修改為中架。 再經其孫澄浦修改而成為現在流行的楊式太極拳。其特點是拳架舒展,動作柔和, 綿裡藏針,姿勢順達。 吳式太極拳:楊露禪在清王府教拳時,滿族人全佑從其學拳,後又學於楊班候。 全佑傳其子鑑泉,後鑑泉從漢性吳,名吳鑑泉(1870-1942)。其拳架以柔化著稱, 推手守靜不忘動,具有架式大小適中、柔和緊湊的特點。吳鑑泉曾在上海開辦拳社, 拳徒甚眾,逐步形成現代流行的以柔化見長的吳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武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學於同鄉楊露禪大架套路, 後慕名至陳家溝,求陳長興教拳。陳長興介紹他向十五世陳清萍學拳, 陳清萍的架小而緊湊合,加圈纏絲,是陳式太極拳小架套路的支流。 武禹襄在楊式大架、陳式小架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現代的武式太極拳。 後傳其甥李亦畬(1832-1892),李再傳郝為真(1849-1920), 郝為真傳其子月如、少如。月如以教拳為業,武式太極拳開始外傳。 其特點是動作輕靈、步法敏捷、緊湊纏綿。 孫式太極拳:孫祿堂(1860-1930),河北完縣人。先學形意拳,精意理,兼習八卦。 著有《形意拳學》、《拳意述真》等,在北平有"活猴"孫祿堂美稱。 他從郝為真學習太極拳,將形意、八卦、太極拳融為一體。 形成現代的開合鼓蕩架高步活、獨具風格的孫式太極拳。 P.S. 我沒練過太極,只是為了賺P幣…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99.87

05/17 12:50, , 1F
恭喜你呀 XD
05/17 12:50, 1F

05/17 12:58, , 2F
我的目標是 賺到能在八卦版推文的文章數!!!!!!!
05/17 12:58, 2F

05/17 14:16, , 3F
這裡也不是太極拳的討論區.....
05/17 14:16, 3F

05/17 17:37, , 4F
太極也算是廣義的氣功之一~
05/17 17:37, 4F

05/17 19:48, , 5F
"廣義"不錯啦,但有的人不這麼看就是了
05/17 19:48, 5F

05/17 21:44, , 6F
你太遜了吧,我一直都在八卦板詌醮無阻
05/17 21:44, 6F

05/17 23:42, , 7F
哈哈 等我文章數到了 再去八卦版做酸民 科科
05/17 23:42, 7F
文章代碼(AID): #1By2Q8Nx (Chi-Gong)
文章代碼(AID): #1By2Q8Nx (Chi-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