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實驗] 新手流column跑液選擇和packing長度

看板Chemistry作者 (既視感下的低語)時間8年前 (2016/03/19 14:22), 8年前編輯推噓13(1303)
留言16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使用TLC以及流column要有幾個觀念 1.點片不要點太大點,有時2個點靠很近你會誤認是一個點 2.在點沒有很大,TLC上顯示卻又拖尾時 要考慮一下是不是溶解度不夠好 有時化合物帶有一些官能基像COOH等會拖尾是正常的 遇到拖尾嚴重的情況可以滴一滴醋酸在溶劑系統裡試試 3.選擇溶劑系統,溶解度為優先 溶解度不夠好化合物會在流洗過程慢慢析出 會很難收到乾淨的點 接著才是控制Rf值距離 我自己習慣在0.3~0.5左右 拉低通常可以流比較乾淨,但是時間就會拉很長 如果點沒有靠很近我就會拉到0.5甚至更高都有可能 但建議剛開始不用想求快,練熟了再說 少數情況 點片雖然拉的動,但是用該溶劑比例卻拉不出來 有時是化合物需要到一定的極性才會流出來的緣故 可以加大溶劑極性看看 然後點很多個,需要每個都分出來看時 可以在流column過程中調整溶劑比例試試 通常由低極性開始,將前面的點先分開帶出來 再加大極性帶出後面的點 溶劑系統其實不單只有Ethyl acetate(EA)-Hexane(HEX) dichloromethane(DCM)-Methanol(MeOH)也行 不過當MeOH比例到10%以上時溶出來的silica就會不少 真的要硬流就是流完再過濾一次吧.. 低極性的情況,DCM-Ether、DCM-HEX、Acetone-HEX等 我也有使用過 當溶劑系統改變時,點的先後順序也會變動 一定要多點片確認一下 經驗來說,少苯環的化合物可以用ether 多苯環的化合物試試DCM 剛開始不夠熟練,可以多看paper 找跟自己做的相近的化合物,看看別人的溶劑系統 很多還會附上溶劑比例跟Rf值 做久了你就會有概念了 4.TLC不只一種固定相 一般最常用Silica gel glass plate(Normal phase) 當溶解度夠好,但是點又拉不起來時,就是化合物極性太高 可以換成使用C-18的RP-18 glass plate(Reverse phase) 不過價格貴很多 如果要用C18流column,有的實驗室會要你回收C18 gel 接著是少數的情況,化合物跟Silica親合性很好 或是卡在column上時,可以考慮用Aluminum Oxide 這算是較中性的固定相 不過因為親和性較低,容易衝太快 多加嘗試再使用 有些更專門的實驗室還會訂製特殊的gel 像做生物蛋白的,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5.Packing column前,確定gel跟溶劑系統充分攪拌均勻 確實震動column讓它緊實 當你Loading的化合物量大、極性高 dry-loading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方法是將化合物溶解,加入適量的silica gel 用減壓濃縮將solvent去除,最好再上真空盡量抽乾 (記得在緩衝瓶塞棉花,不然gel抽上去會損害pump) 殘餘的高極性溶劑都可能會影響流column packing時盡量讓它均勻分布在gel頂端 要小心添加solvent時不要讓gel飄起 當點靠很近的時候,每根tube不要收多 有些人想少洗tube每管都收很多,收光譜才發現雜到其它點 還有TLC看不到不代表NMR看不到 必要時每一管就獨立測NMR圖 目前只想到這些,有想到再補 ※ 引述《ajyy002 (Amine)》之銘言: : 小的我不久前進到一間實驗室做專題>< : 裡面最常用的純化方法就是流column, : 想當然爾,小嘍嘍就被叫去流column啊, : 以前頭頭都會告訴我跑液比例, : 所以一切都很順利 : 直到不久前頭頭試了些新反應,要我自己用TLC找極性 : 而在TLC片上常常分不太開......但是有分開,約0.3cm左右吧 : 但是在流column收產物的時候,常常會兩個點一起出來...... : 我自己覺得可能是管柱長度不夠長, : 而我其實也不太會調整極性,常常TLC片上不是跑不上來就是分不開 : 我們實驗室最常用的跑液是hexane、EA、DCM, : 我主要也是只會用到這三種, : 而關於跑液調配比例和長度我的頭頭都告訴我他是靠直覺和經驗QAQ!? : 所以請問有哪位前輩有相關經驗可以分享嗎?我真的想要學得快一點...... -- 人類追求公正的理性、同時也順從慾望的瘋狂 傷害則沉默的站在兩者之間,等待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4.102.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emistry/M.1458368577.A.C26.html ※ 編輯: bittywind (140.114.102.37), 03/19/2016 14:25:30

03/19 15:10, , 1F
推~補充用aluminium oxide的話,含水量會影響column的分
03/19 15:10, 1F

03/19 15:10, , 2F
離效果很大,所以最好先烘乾再用,否則很容易衝太快
03/19 15:10, 2F

03/19 15:26, , 3F
推一個
03/19 15:26, 3F

03/19 16:18, , 4F
獲益良多 推!!
03/19 16:18, 4F

03/19 16:30, , 5F
各位前輩真的非常的用心,讓我非常感動!我會謹記在心的
03/19 16:30, 5F

03/19 19:26, , 6F
03/19 19:26, 6F

03/19 20:42, , 7F
另外,我個人經驗,有苯環的產物,沖提液可以加甲苯
03/19 20:42, 7F

03/19 20:42, , 8F
溶解度會比較好,但缺點就是比較難抽掉
03/19 20:42, 8F

03/19 22:52, , 9F
催到70度就抽得掉了XD(?
03/19 22:52, 9F

03/20 00:21, , 10F
獲益良多,感謝
03/20 00:21, 10F

03/21 12:20, , 11F
推 詳細易理解
03/21 12:20, 11F

03/22 17:12, , 12F
push
03/22 17:12, 12F

03/24 11:19, , 13F
03/24 11:19, 13F

03/25 20:47, , 14F
借問一下,如果移動相solvent不溶compound, 是否就不能
03/25 20:47, 14F

03/25 20:47, , 15F
使用該移動相??會析出?
03/25 20:47, 15F

03/28 00:32, , 16F
樓上 對
03/28 00:32, 16F
文章代碼(AID): #1MxF11mc (Chemistry)
文章代碼(AID): #1MxF11mc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