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實驗] HPLC移動相內 加入 酸or鹽

看板Chemistry作者 (嘴砲男)時間12年前 (2012/05/31 19:08),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suila (水一啦~~)》之銘言: : 各位前輩好: : 小弟目前正在學習HPLC分析,目標是要同時檢測A、B兩物質。 : 查詢paper後發現, : 單純分離A物質時移動相條件大多為ACN+TFA : B物質 大多為ACN+PBS : 經查不論在移動相內加入少量酸or鹽類, : 皆是為了減少分析物和管柱silanol的相互作用,改善peak的拖尾情形... : 小弟的疑問是,如果要同時分離、檢測A及B, : 可以直接將移動相設計成ACN+TFA+PBS嗎? : 麻煩各位前輩給予指教,謝謝... 無論是在溶液中加酸或加buffer, 目的通常都是控制pH值,維持待分物的電中性。 比方說因為你提到A物質是用TFA, 我直覺會想到上面有酸根。 然而這是有一好沒兩好的事, 用TFA就是希望流洗液偏酸的情況下, 你加PBS下去只是在打自己的臉, 增加自己配液麻煩。 個人建議你用ACN+TFA跑B,用ACN+PBS跑A, 如果其中一個組合有明顯問題(時間過久、拖尾嚴重等), 就用另一個。 如果兩種組合看起來都差不多, 個人會建議你用ACN+TFA的組合, 原因正如前面推文的版友: 當有機相偏高時, PBS有析出的可能。 這種狀況最容易發生在 1)你一開始在清洗管線的時候 如果趕時間又沒注意, 先用100%PBS,然後用100%ACN,你的HPLC就悲劇了。 2)梯度沖提的時候 當梯度沖提設定過快時, PBS裡面的salt也會析出。 salt析出的特點是:壓力會不自然的變很小。 雖然說析出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 只要用水相再洗一洗就好了, 但是沒事別找自己麻煩。 不過要記得不要讓管柱泡在TFA或PBS裡就是了。 -- 你也能做到的極大精神攻擊咒語: 來,把工數課本打開。 摘錄自 自學魔法一二三 / 三民出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107.128

06/05 16:10, , 1F
謝謝kalen大詳細解說,後續實驗有結果再回報...
06/05 16:10, 1F
文章代碼(AID): #1Fnr4iEX (Chemistry)
文章代碼(AID): #1Fnr4iEX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