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HPLC相關問題

看板Chemistry作者 (木人)時間13年前 (2010/10/18 16:55),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blank0415 (Miss布藍克)》之銘言: : 抱歉~再問一下 : 若撇開移動相是哪些溶劑這個問題, : 梯度條件若是這樣的跑法,合理嗎? : Time Solvent A Solvent B : 0 50 50 : 5 10 90 : 8 10 90 : 13 50 50 這樣的梯度條件合不合理 應跟原本的管柱大小有關 如果以分析級的長管柱 (4.6 X 250 mm)來說 它的管柱體積約為4.2 mL 也就代表 要使更換入的溶劑充滿整支管柱 以1 mL/min來算 要約5分鐘 當然 如果要使管柱再平衡一下 可以再把時間多加幾分鐘 (一般來說 剛更換移動相時 至少要平衡十倍的管柱體積 但如果只是調整A、B移動相的配比 則會縮短一些 且如有autosample的話 下一針會晚1~2分鐘) 如果是使用半製備級的管柱 體積會大上許多 要更長的時間 通常以壓力是否回復來衡量 另 這樣的梯度流程 在不同程式下會有不同結果 有的是由0~5分鐘 Solvent A會遞減至10 有的則是5分鐘時Solvent A會直接跳為10 (甚至能選梯度的方式) 若是前者 則於第13分鐘時才跳為50:50 就接著打下一針了 沒有平衡時間 後面的針數RT容易亂掉 若為後者 通常這個打法 是我們要的comp.在5分鐘左右會出來 後面的時間是拿來把管柱裡所有的comp.全洗出來 算是蠻常見的方式 看後來的推文 似乎要5分鐘後基線才會波動 這樣看來應該是第二種的程式 而基線的波動 除了壓力的影響外 不同的溶劑在相同波長下 也有不同吸收 通常每針打進去後 會以該移動相歸零 當然更換梯度時 有不同吸收 就會使基線波動 而整個墊高或拉低 一些想法 如有錯請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3.236.174 ※ 編輯: shiaobau 來自: 114.33.236.174 (10/18 16:59)

10/18 19:06, , 1F
梯度的部分想法看似OK,但不知道實行起來如何,LC都
10/18 19:06, 1F

10/18 19:07, , 2F
沒有管柱跟動相,梯度能不能到達的相關資料(還是我
10/18 19:07, 2F

10/18 19:07, , 3F
不會找,像GC就知道程式升溫的速率,亦或前者太複雜
10/18 19:07, 3F
所謂梯度能不能到達的相關資料是指?? ※ 編輯: shiaobau 來自: 112.105.66.39 (10/18 19:25)

10/18 19:48, , 4F
就是梯度升太快,在指定的時間 儀器是否為設定的比例
10/18 19:48, 4F

10/18 21:22, , 5F
平衡體積可以去抓column的data sheet當參考
10/18 21:22, 5F

10/18 21:24, , 6F
裡面會有一些溶劑置換/保存的建議,一般是4~10倍管柱體積
10/18 21:24, 6F

10/18 21:29, , 7F
梯度變化快過平衡速度...自然效果就會變差
10/18 21:29, 7F
文章代碼(AID): #1Cl0jgAQ (Chemis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l0jgAQ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