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生活] 請問一氧化碳有沒有毒?

看板Chemistry作者 (aa)時間16年前 (2008/09/10 04:53), 編輯推噓3(3037)
留言40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tallgeese05 (想要一雙黑色羽翼可以走ꐩ》之銘言: : ※ 引述《lovelove99 (hi)》之銘言: : : CO本身沒毒性的 : : 但是它會與O2競爭血紅素Fe2+取代基位置 : : 而且CO鍵結有很強的Anti-bonging的pay back 比O2鍵結強非常多 : 上方這句話是要說所謂的BACK-BONDING的意思嗎? : 有點看不太懂這句話 : 很強的ANTI-BONDING是說CO上的還是只CO接到Fe+2後和金屬間的anti-bonding? : 另外 很強的anti-bonding是說軌域的能量比較高還是比較低啊? : 因為我似乎沒有看過這樣的說法 : 所以想請教一下 根據frontier orbital theory的近似 金屬和CO的作用主要來自於各自的HOMO,LUMO, 以及和HOMO,LUMO能量差不多的幾個orbital, 對於CO來說,主要貢獻的orbital就是HOMO的5sigma以及LUMO的2pi*, 對於金屬來說,主要是d-orbital和s-orbital的貢獻, 而其作用可以細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CO的5simga donate電子到金屬上, 另一部分是金屬的d-electron back-donating到金屬上, 這邊說CO的back-donating比O2強主要就是在說第二部分的貢獻 強弱的原因大概是來自於CO的2pi*和金屬的d orbital的能量差,比O2和金屬的 來的小,因此back-donating的能力CO會強一點 上面只是根據lovelove99的說法的猜測 有相關文獻關於CO和O2的BACKBONDING的探討嗎? ※ 編輯: kkarthur 來自: 122.117.241.237 (09/10 04:54) ※ 編輯: kkarthur 來自: 122.117.241.237 (09/10 04:55)

09/11 01:37, , 1F
我只能說,過度認真地把MO當作一個實際存的東西,很容易出
09/11 01:37, 1F

09/11 01:38, , 2F
問題的。MO成功解釋了很多化學,但如果真的要去追究分子
09/11 01:38, 2F

09/11 01:39, , 3F
裡面的電子怎樣分布,DFT咖實在...
09/11 01:39, 3F

09/11 15:00, , 4F
當然MO是個過分簡化的model,但是不可否認對於處理
09/11 15:00, 4F

09/11 15:01, , 5F
一些化學問題還是很有用的,
09/11 15:01, 5F

09/11 15:01, , 6F
但DFT本身的問題也是不小就是
09/11 15:01, 6F

09/11 15:02, , 7F
在一些情況之下,DFT沒辦法準確預測實驗結果的時候
09/11 15:02, 7F

09/11 15:03, , 8F
在許多分析上多半還是會回到簡單的MO模型
09/11 15:03, 8F

09/11 15:05, , 9F
例如即使到了2007年, Hoffmann group對於CO和金屬之間
09/11 15:05, 9F

09/11 15:06, , 10F
的作用,在他們發表的許多PAPER中,依舊採用簡單的
09/11 15:06, 10F

09/11 15:07, , 11F
Extended Huckel方法去看orbital之間的interaction
09/11 15:07, 11F

09/11 15:08, , 12F
然後利用這一些分析和DFT的結果去比較
09/11 15:08, 12F

09/11 15:11, , 13F
了解MO對於實際的問題上還是很有幫助的
09/11 15:11, 13F

09/11 15:12, , 14F
只是看如何去用他而已
09/11 15:12, 14F

09/12 01:23, , 15F
我跟樓主看法相反,DFT才是最終的依歸
09/12 01:23, 15F

09/12 01:24, , 16F
如果EHT這樣簡單的模型就夠解釋你關心的化學的話,當然很好
09/12 01:24, 16F

09/12 01:25, , 17F
當然,如果什麼都給他來DFT的話...反而會看不見化學在哪
09/12 01:25, 17F

09/12 01:25, , 18F
Hoffmann那種等級的不在此論.....|||
09/12 01:25, 18F

09/13 00:33, , 19F
舉Hoffmann是有點太過了拉
09/13 00:33, 19F

09/13 00:34, , 20F
我主要的觀點是了解MO的基本模型還是很重要的
09/13 00:34, 20F

09/13 00:35, , 21F
DFT對於大部分的系統來說的確很好用,但是也有不少例子
09/13 00:35, 21F

09/13 00:37, , 22F
DFT不能夠準確的預測想要的結果,因為其中exchange-correl
09/13 00:37, 22F

09/13 00:37, , 23F
exchange-correlation的部分決定還是很具有爭議性
09/13 00:37, 23F

09/13 00:38, , 24F
此時常常會回歸基本的MO模型去做探討
09/13 00:38, 24F

09/13 00:42, , 25F
就如同Y板友說的,什麼都給他用dft玩一次
09/13 00:42, 25F

09/13 00:42, , 26F
然後只看能量比來比去,實在有點不太像理論化學>"<
09/13 00:42, 26F

09/13 00:43, , 27F
比較同意kkarthur的看法
09/13 00:43, 27F

09/13 00:43, , 28F
純為個人看法,並且提出一個問題
09/13 00:43, 28F

09/13 00:44, , 29F
而eigenfunction就是了解化學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09/13 00:44, 29F

09/13 00:44, , 30F
當實驗結果與DFT計算結果有出入時,我們所思考的應該是
09/13 00:44, 30F

09/13 00:44, , 31F
這部分就須要對MO有個比較深入的了解了
09/13 00:44, 31F

09/13 00:45, , 32F
不過這部分很難搞就是....
09/13 00:45, 32F

09/13 00:45, , 33F
計算的假設是否有問題,而不是質疑實驗結果怎麼會與計算不符
09/13 00:45, 33F

09/13 00:45, , 34F
科學畢竟是需要實證的...
09/13 00:45, 34F

09/13 01:50, , 35F
的確,其實我只想說有太多人把MO當成是真實存在的東西
09/13 01:50, 35F

09/13 01:51, , 36F
最不可取的化學就是隨便找個理論方法來解釋實驗結果
09/13 01:51, 36F

09/13 01:52, , 37F
而沒有深入探討該方法是否真的反映了事實,還是湊巧算出了
09/13 01:52, 37F

09/13 01:52, , 38F
正確的結果
09/13 01:52, 38F

09/13 01:53, , 39F
對一般實驗家而言,g03 DFT 算一算通常就是不錯的理論支持
09/13 01:53, 39F

09/13 01:54, , 40F
算出來不對說不定還會變成個不錯的題材呢:P
09/13 01:54, 40F
文章代碼(AID): #18nk95R8 (Chemistry)
文章代碼(AID): #18nk95R8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