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學習] 請問自由能公式的推導過程?

看板Chemistry作者 (:3)時間17年前 (2007/09/11 17:17),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asdScott (秋風奪走了葉...)》之銘言: : 當初在學的時候就把他忽略過去了 : 現在想想覺得怪怪的 : 修過普化、有機、物化..沒有一本寫到這公式最根本的依據 : 難道是經驗法則嗎?那也太誇張了@@ : 有誰有相關的參考書目嗎? 因為化學關注的是怎麼使用這公式, 而非推導 物理學門, 如熱力學和統計力學才會告訴你它的由來 熱力學和統計力學的出發點稍有不同, 但都有其深刻之處 統計力學的看法可以直接跟化學平衡方程式連接起來 不過推導過程有點麻煩就是了, 這裡就先講熱力學的方法 熱力學第二定律有 dS = dS_int + dS_ext >= 0 dS_int 與 dS_ext 個代表系統內外的熵變化 如果說系統內外溫度皆為 T (*1), 而且環境熵的增加來自熱 dq 的轉移 (*2) 這邊 dq 是以系統內為參考點的, S_ext 與 dq 正負相反 那麼就變成 dS_int - dq / T >=0 又系統處在等壓狀態 (*3), dq = dH, 將上面整理一下可得 T dS_int - dH >=0 又因為條件 (*1) (*3), 上面又可改成 d(H - T S_int) <= 0 那我們就定義個 G = H - T S_int, 使得 dG <= 0 也就是說,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在前面所列的 (*1) (*2) (*3) 條件下 任何反應恆有 dG <= 0 這是什麼鬼? 那什麼時候會有 dG > 0? 其實 dG <= 0 所代表的, 是如果你對一個反應什麼事情都不做 那麼系統外界熵變化 dS_ext 將僅僅只來自於反應熱 dq 轉移 (*2) 於是此時也只有自發反應才能存在 相對的, 如果你要讓 dG > 0, 其實你會發現你要額外作點手腳 使得 dS_ext 不能只來自於反應熱 dq 轉移 這時候反應就不再 "自發" 了 (要實驗者做點事情才能反應) -- 在細雨的午後 書頁裡悉哩哩地傳來 " 週期3 = ? " 然而我知道 當我正在日耳曼深處的黑森林 繼續發掘海森堡未曾做過的夢時 康德的諾言早已遠離......... 遠來的傳教士靜靜地看著山澗不斷反覆疊代自己的 過去 現在 和 未來 於是僅以 一顆量子渾沌 一本符號動力學 祝那發生在週一下午的新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162.20

09/11 17:18, , 1F
推薦這篇文章
09/11 17:18, 1F

09/11 22:19, , 2F
G S 都是科學家歸納文獻 而合理定義為了方便計算而來
09/11 22:19, 2F

09/11 22:21, , 3F
所以公式都會想辦法跟可以測量的關聯如 H Q T P V
09/11 22:21, 3F

09/12 01:28, , 4F
所以在使用上, G 往往是被當作一種狀態的指標來看待嚕
09/12 01:28, 4F

09/14 20:14, , 5F
nice
09/14 20:14, 5F

09/16 23:33, , 6F
所以G和S是歸納出來的結果嗎?有點難以想像= ="
09/16 23:33, 6F

09/16 23:42, , 7F
所有的量, 本來都是觀察歸納後確立的, S 是, T 不也是?
09/16 23:42, 7F
文章代碼(AID): #16vbqzPz (Chemis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vbqzPz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