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哈啦] 為什麼阿瞞手底下如此丁丁濟濟??

看板Chan_Mou作者 (鵲橋仙)時間16年前 (2008/05/02 13:22), 編輯推噓21(2107)
留言28則, 2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16 (看更多)
我提一個比較不一樣的觀點 -- 經濟 這件事情才是整個三國的暗歷史,事實上,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中國歷史的根源 只不過寫史之人通常沒受過什麼經濟學上面的訓練, 因此多多少少淡化了經濟政策在歷史上的影響力。 曹操能發跡固然有其人格跟政治上的魅力與決斷, 但真正讓魏成長茁壯的卻是曹操在文治上的作為。 很多人因為曹操的武功而忽略了他在政治方面的成就, 固然,曹操的根據地許昌那一塊地方人文薈萃人才輩出, 交通發達離洛陽也不遠,但相對的,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照理說很容易被攻擊 這點很像日本的織田信長所在的尾張, 這也是一個因為武功跟個性讓人很容易忽略其政治能力的傢伙。 但是在曹操任內,他所轄之地物價穩定、貿易暢通、人口穩定成長 這些經濟上的優勢讓他無論在文化、教育、軍事等層面上都不虞匱乏 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讓更多人口和貿易往中央集中 在這樣的條件下,要吸引人才或資金都變得更為容易 三國歷史上出現很多場一國傾全力去攻打另一個國家的事情 早期有袁紹打曹操、中期有曹操打孫權、後期有劉備打孫權 只有曹操在赤壁之戰輸了之後沒有一瘸不振 為什麼?因為他臉皮比較厚? 其實說穿了就是因為國家的經濟體質穩健, 沒有因為大敗而造成通貨膨脹之類的經濟危機。 (其實國民黨最後輸給共產黨也是因為連年戰爭造成的經濟危機) 一個政府如果經濟體質不好,如果一直打勝仗獲取戰利品還能提升民心士氣 一旦打敗仗,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內部不但不會團結 反而還會變本加厲的內鬥,袁家如此,民進黨也差不多XD 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 雖然打敗仗,但資源還夠分配的時候,大家就能團接一致對外 相反的,當資源明顯不足時,派系就會為了生存不顧大局。 如果沒什麼派系問題(像劉備死後諸葛亮獨大)當然還可以撐一陣子 袁紹、劉表等人被曹操打敗後,很明顯就遇到了資源分配的問題 最後才會敗亡的如此之快。 這就點出了郭嘉遺計定遼東的決策過程 他根本就知道袁紹傾全國之力卻吃了敗仗之後, 加上北方資源原本就缺乏, 國內一定會發生經濟問題,而經濟問題很容易加劇內部鬥爭 所以說,曹操手下如此人才濟濟 除了成王敗寇原理、個人厚黑魅力、挾天子以令諸侯、用人得宜之外 穩定漢王朝使得經濟好轉、物價穩定才真正是魏從後漢時代勝出的原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53.66

05/02 13:30, , 1F
打勝仗也是會內鬥啊XD
05/02 13:30, 1F

05/02 13:32, , 2F
感覺有點道理
05/02 13:32, 2F

05/02 13:33, , 3F
從沒這樣想過, 推
05/02 13:33, 3F

05/02 13:38, , 4F
推 有理
05/02 13:38, 4F

05/02 13:45, , 5F
打勝仗的話,內鬥的重點是放在分配新獲得的資源
05/02 13:45, 5F

05/02 13:46, , 6F
對各領導派系來講,利益談好了就影響不大
05/02 13:46, 6F

05/02 13:45, , 7F
劉表有打輸過曹操 我還以為他是一直在觀望 觀望到他自己
05/02 13:45, 7F

05/02 13:47, , 8F
嗎 死掉
05/02 13:47, 8F

05/02 13:46, , 9F
頂多就是看誰拿的爽,誰拿的不爽而已
05/02 13:46, 9F

05/02 13:48, , 10F
拿的不爽,只要頭頭沒倒,總是還有機會再討回來
05/02 13:48, 10F

05/02 13:58, , 11F
講的不錯啦,所以K檔最近也很忙就是這道裡嗎?
05/02 13:58, 11F

05/02 14:15, , 12F
沒有什麼真正不真正的原因 彼此都互相有關係的
05/02 14:15, 12F

05/02 14:23, , 13F
推,有道理
05/02 14:23, 13F

05/02 14:45, , 14F
曹氏後期因為黨爭的問題也內鬥很嚴重阿
05/02 14:45, 14F

05/02 15:02, , 15F
原波政治學的不錯
05/02 15:02, 15F

05/02 17:46, , 16F
三國時代中經濟力最高的是蜀國....最低的是魏國
05/02 17:46, 16F

05/02 19:00, , 17F
經濟力最差是魏國害我笑出來了...
05/02 19:00, 17F

05/02 19:18, , 18F
怎麼看經濟力最低的都是蜀國 地小人多
05/02 19:18, 18F

05/02 19:57, , 19F
魏國他們的交易是以物易物,蜀國有貨幣....
05/02 19:57, 19F

05/02 20:58, , 20F
套雍正王朝的一句話 打仗是打糧草的~~
05/02 20:58, 20F

05/02 21:43, , 21F
說到這個就不能不推荀彧了啊~~
05/02 21:43, 21F

05/02 23:18, , 22F
05/02 23:18, 22F

05/03 11:29, , 23F
錢幣制最晚漢武帝時就推行了吧? 應該是說納幣或納糧當稅?
05/03 11:29, 23F

05/03 17:28, , 24F
蜀國人民90萬養10萬兵 吳國230萬23萬兵 魏國將近450萬
05/03 17:28, 24F

05/03 17:31, , 25F
兵力約40萬 原來魏國經濟力最差 XD
05/03 17:31, 25F

05/22 22:24, , 26F
經濟與人口真的影響戰爭遠大 沒錢怎麼要士兵賣命?
05/22 22:24, 26F

05/22 22:26, , 27F
人口不夠多不要說養不養的起許多兵 心理上就很難了
05/22 22:26, 27F

05/22 22:27, , 28F
10萬兵在百萬人口的國家與千萬人口國家 意義差很多...
05/22 22:27, 28F
文章代碼(AID): #186gKdYf (Chan_Mo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5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86gKdYf (Chan_M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