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海巡署文職化 軍職幹部流失

看板Cga作者 (kornai)時間16年前 (2007/10/14 13:34), 編輯推噓7(709)
留言16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今日晚報 2007.10.11  從預算看問題:海巡署文職化 軍職流失 一線幹部短缺 【中時電子報戴志揚/專題報導】 海巡署由軍、警、文、關稅等人員組成,因單位層級紊亂,監察院及立法院多次提出 糾正及質疑,要求海巡署必須進行組織精簡。海巡署名義上遵守政院組織法進行精簡, 卻為保障自己人,反而以特考、文職人員及警職人員替代,大幅縮減軍職人員編制, 造成署內軍職人員大幅流失,第一線幹部欠缺。 海巡署內目前還有五千多名當初因軍方「精實案」轉任的職業軍士官,這些軍士官必 須在八年內透過海巡特考取得文職任用資格。 由於軍職轉文職,若沒有經過國家考試,將無法取得公務系統任官資格,一旦屆齡退役,就是回家吃自己。但是這八年來,海巡署只辦過三次考試, 軍職人員只通過十餘人,意味著其餘軍職人員將等待退伍,飯碗都不保了,何來士氣可 言。 三年來,已經有一千多名經驗豐富的年輕中堅幹部軍官,認為人生已無去路,只好 自行提早退伍,轉向民間企業 ,造成海巡署人才大幅流失。 即使海巡署及行政院目前擬廢除八年條款規定,但是去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對於海巡組織法 中,有關於軍職人員的人事已有重新規劃,並將新的組織法條文逕付二讀。海巡署得知後大 驚失色,竟然動員所屬各單位國會聯絡人全力阻擋,遊說立法院內政委員不要讓該法案通過。 立委對於海巡署做法並不認同,甚至摸不著頭緒,大呼「竟然有政府單位要求立法委員打自 己單位」,阻擋委員通過有利於組織及人事架構的方案,顯見海巡署對軍職人員態度相當不友 善,而且明顯的要將軍職人員排除在外。 海巡軍官面對的「內憂外患」很多,包括任務的改變、人員一再縮減、經驗不足的新進文職人 員將取代海巡業務歷練豐富的軍職人員等等。一名海巡軍官就說,「現在工作都快丟了,要叫 我怎麼去規劃未來,甚至提起勁來執行勤務?」 許多原本擔任公職人員,或是透過特考進來,一向都擔任文書及內勤單位的文職人員,突然 間被派駐擔任擔負國家安全重任的外勤主官,上任後「除了看公文外,勤務樣樣不懂」,也令下 轄外勤單位無所是從。 所謂術業有專攻、強將手下無弱兵,凡事以專業為考量的海巡各項勤務,處處關係著國家海 防安全,不容許一絲差錯,更非「培訓場所」。因為歷史的錯置造成今日的混亂,海巡署除了 把力氣用在擋立法院預算上,更重要的,應該是靜下心來檢討本身的組織需不需要調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5.20.202.39

10/14 13:40, , 1F
海巡的軍職有人材嗎@@? 義務役人才還比較多吧?
10/14 13:40, 1F

10/14 13:48, , 2F
樓上內行
10/14 13:48, 2F

10/14 14:37, , 3F
有阿~~~一堆志願役的丁丁~~~
10/14 14:37, 3F

10/14 14:52, , 4F
排版實在是....
10/14 14:52, 4F

10/14 15:29, , 5F
軍職的早就灰心了,反正沒前途,都在等終生奉……
10/14 15:29, 5F

10/14 18:04, , 6F
其實是一堆志願役的拉拉...
10/14 18:04, 6F

10/15 06:03, , 7F
C大請原諒阿
10/15 06:03, 7F

10/15 12:08, , 8F
看樣子是想把軍職全砍除 用文職代替 但是文值就會比較好嗎
10/15 12:08, 8F

10/15 12:09, , 9F
軍職當了8年至少有經驗 文職的經驗較少
10/15 12:09, 9F

10/15 12:11, , 10F
義務役一進來文職的要怎帶怎管啊 文職人員帶兵?......
10/15 12:11, 10F

10/15 19:32, , 11F
軍職都砍掉了,也不會有義務役了吧
10/15 19:32, 11F

10/15 20:22, , 12F
8年經驗~~~啥經驗~~擺爛和嘴砲經驗嗎?? 還是拍馬屁經驗? 笑話
10/15 20:22, 12F

10/15 20:52, , 13F
八年線上遊戲高手
10/15 20:52, 13F

10/16 14:57, , 14F
說實在的 我的單位副所是軍職 也是跟很強的人才...但海巡暑
10/16 14:57, 14F

10/16 14:58, , 15F
真正令他灰心的並不是這個原因.....
10/16 14:58, 15F

10/25 16:48, , 16F
北七 套句我們長官的話 那些文職的待不了一線那種鳥地方
10/25 16:48, 16F
文章代碼(AID): #174Qfzvu (Cga)
文章代碼(AID): #174Qfzvu (C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