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建議] 生在鬼島,最好還是念理工科系吧

看板CareerPlan作者 (飲)時間11年前 (2012/10/31 11: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19 (看更多)
: 1. 自然科學與人文學差很大嗎? (僅以自然科學泛指理工 人文學泛指文科社會科學) : 兩者的研究對象不同,前者研究自然界,後者研究人。 兩者研究的都是真理,在這方面並無二致。 唯自然科學的真理需透過實在(reality)的實證(verification), 而人文科學的真理透過邏輯的證成(justification)。 兩者的差異的討論如果立基於是否為生活必需, 這正好說明了為何多數社會重理工輕人文。 : 在科技"高度發展"和"社會生活"兩大前提之下, : 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是人人生活所必需,但自然科學不是。 : 我不懂牛頓三大定律,可以活得很好;但假如我連閱讀書寫都不會,生活會有很大問題。 : 這不是說自然科學不重要,相反地,正是因為自然科學極為進步,方能如此。 : 2. 自然科學比人文社會難學嗎? 既然兩者追求的都是真理,自然無難易的分別。 : 上一世紀中期,美國哈佛的Thomas Kuhn寫了一本"科學革命的結構", : 裡面提到科學革命的核心在於典範的轉移。 : 當一個新的科學典範出現,舊的科學典範就被取代,一切以新的為準。 : 舉例來說,天文學從希臘時代就存在,但現在除非你做天文學史, : 否則每個天文系的學生念的都是最新的天文學知識。 : 又例如,光學這門學問已經存在上百年,但現在大家只念最新的光學理論。 : 在自然科學領域,這種現象相當明顯,但在人文社會,剛好相反。 孔恩提出典範轉移時,目的是說明過度到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的"革命結構"。 他並沒有說過度到常態科學之後,科學家便會棄之不研究。 : 從古至今,光是在意識形態上,就有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 哪個主義最好,請問有標準答案嗎? 就實際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果,社會主義是垮台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是破產的, 但是資本主義還是比社會主義好用一些。 不過我不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我也可以活得好好的。 就像你對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認識,都有很大的謬誤,不也活得好好的? : 3. 既然文科門檻低,會進來的大多都弱者囉? 既然你前一個問題試圖說明人文科學並不比較簡單, 為何接著又預設人文科學的門檻比較低? 不過可以回答你,"假使"人文學科門檻低,統計學可以回答你, 相較自然科學,有比較多機率分佈是弱者占據。 : 中學階段,文科的門檻雖低,但不代表進文科的都比較弱。 : 討論串有文章得出這個結論,我實在看不懂。 : 對於人和人所形成的社會與文化,關鍵往往不是發現一個現象,而是解讀一個現象。 : 文科門檻低,進文科容易,這是一個現象。 : 進文科的都比較弱,這是針對該現象的一個解讀。 : 4. 為什麼理工畢業容易找工作起薪也比較高? 經濟學可以回答你:市場機制。 : 5. 台灣真是鬼島,只有他重理工輕人文? : 台灣的文化發展一直很惡劣,因為沒人重視這土地和人民 台灣人很愛炒地皮,哪裡不重視土地。 : 6. 還是念理工比較好? : 我完全認同他這段話,原因很簡單,物質文明難以久留,精神文明可以千秋萬世。 可以千秋萬世的只有真理,無論自然科學或人文科學, 魯賓遜在荒島上用的火現在我們也還在用, 如果他當時一邊烤火一邊讀了本經典,相信那本不知名的經典現在也還有人在讀。 : 然而,木馬屠城記----兩千多年前的故事,可以流傳至今,被眾人反覆閱讀研究, : 甚至送上好萊塢大螢幕。 : 一百年後,我們記得Gates,不是因為他非常有錢,不是因為他的視窗軟體, : 而是因為他捐出財產造福窮人的善行。 所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各自努力,看誰賺比較多錢來回饋社會,讓人立銅像? 起分別心,才是台灣重理工輕人文的原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43.131
文章代碼(AID): #1Ga9a9QR (CareerPl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6 之 19 篇):
文章代碼(AID): #1Ga9a9QR (Career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