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當年覺得小圓震撼的有看過寒蟬嗎?

看板C_Chat作者 (刁民黨黨務主委)時間3年前 (2020/10/05 10:41), 3年前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4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原文留著防雷 外加兩部防雷用短片 https://youtu.be/kp1i3hmJigo
https://youtu.be/SK-HTnR2a1A
※ 引述《bam5566 (噓你人生)》之銘言 : 當年跟風看小圓 : 看完第三集 也沒啥感覺== : 看不到一半就棄了 : 現在寒蟬重置 : 光看第一集就很有感 : 就算依稀記得劇情 配著彈幕爆雷 : 那個反差氣氛營造 照樣毛 : 當年被小圓嚇到的 : 484都沒看過寒蟬? 那只是人各有所好罷了 其實就角色立體程度小圓遠勝暮蟬 暮蟬有個滿尷尬的點, 咪帕醬梨花的起點完全不一樣。 因為只有一個村子加臨鎮快餐店,以及短到不行的攻略期間。 所以反差可以用極短的時間呈現給觀眾 這種手法可以讓衝擊感達到最高 但是哪種角色的分期成長就被犧牲掉了 虛淵的時間安排其實看得出來 愛一個角色 就該讓這個角色為自己的選擇的一切 迎來結局 小圓的衝擊感不是像所謂的煙火 在漆黑的夜空中一閃而逝 而是因為那盞路燈 在每一次未來生計奔波時 當人們無意間瞄到時 勾起了那些永遠回不來的美好 暮蟬的主題是【密室逃脫】 小圓的主題是那些【我之所以是我】的一切 紅毛跟黑毛是自願走上這一條路的 雖然不再平凡,但那樣的選擇與覺悟卻不曾讓人後悔。 【人類的讚歌就是勇氣的讚歌】,不論是想幫助朋友活下去的梨花,或是決定永遠為了 幫助哪個改變了自己的某個人,永遠的守護者黑毛 。表現都是極好的。 尼采說是:「藉由頌揚現象的永恆來克服個體的苦難。在此美戰勝了生命內在的苦難, 在某種意義上是說一個使痛苦從自然的容貌消失的謊。」(Nietzsche 2007:80) 煙火比路燈璀璨是必然的,但是社畜每次回家的路上,卻總是在一盞盞的路燈下停下腳 步充電。不管是熱騰騰的小吃飲料,或是那些回不來的時光。對當事人來說都是感受到 自己還活著的小小確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2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01865702.A.1FA.html

10/05 10:46, 3年前 , 1F
寒蟬看解篇真的中風
10/05 10:46, 1F
尼采也說過無法忍受整個沒伏筆硬塞的機械降神暴力解場 在戲劇的結尾,歐里彼得斯也偏好用一種稱為「機械降神」(deus ex machina)的手法 — — 即在情節陷入膠著時,天外飛來一筆地出現一位能為一切難題解圍之神 — — 來安置英雄主角的最終歸宿。不論是交代一切的開場白,或者「機械降神」,都可見歐里彼得斯深受蘇格拉底精神影響的結果,即一種理性至上、一切均須合乎理性的原則。(Nietzsche 2007:62–63) 蘇格拉底精神的當代藝術形式,但卻遭尼采尖銳地批評根本不能算是藝術,甚至有某種反藝術傾向。 在形式方面,歌劇的歌手為了迎合想聽清歌詞的觀眾,其表達在歌唱與說話兩種截然不同的形式之間擺盪,這與日神與酒神藝術是違背的。

10/05 10:47, 3年前 , 2F
不會,小圓還蠻多乙女向的
10/05 10:47, 2F
※ 編輯: STAV72 (49.216.223.0 臺灣), 10/05/2020 10:54:14

10/05 11:02, 3年前 , 3F
梨花的描寫除了看解篇外一定還要看賽殺篇
10/05 11:02, 3F

10/05 11:06, 3年前 , 4F
用悲劇的誕生來談這兩部是挺有趣的
10/05 11:06, 4F

10/05 11:08, 3年前 , 5F
不過在這種解謎(密室逃脫)作品中
10/05 11:08, 5F

10/05 11:08, 3年前 , 6F
寒蟬試誤形式的表現手法或許是無法改變的
10/05 11:08, 6F

10/05 11:10, 3年前 , 7F
因為蘇氏樂觀主義科學精神或許正是此類作品的根基
10/05 11:10, 7F
文章代碼(AID): #1VUeVc7w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VUeVc7w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