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復活的「常盤莊」:日本漫畫家燃燒青春的夢想原點

看板C_Chat作者 (靜夜聖林彼岸花)時間3年前 (2020/09/04 18:08), 3年前編輯推噓12(1313)
留言17則, 17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4751563 2020/09/04 李政亮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03/1/8443216.jpg
手塚治虫、石之森章太郎、赤塚不二夫、藤子.F.不二雄等,這些昭和時代活躍的漫家 ,都有個共同的心靈故鄉——常盤莊(トキワ莊)。圖為今年7月開幕的「豐島區立常盤 莊漫畫博物館」(豊島区立トキワ荘マンガミュージアム)。圖/歐新社 近年來,「聖地巡禮」成為日本國內乃至國外年輕動漫迷的旅行方式。動漫中不乏根據真 實場景構築的畫面,聖地巡禮就是造訪實際地點。聖地巡禮之外,以漫畫家為主題的博物 館,諸如手塚治虫、石之森章太郎、赤塚不二夫、藤子.F.不二雄等,相較聖地巡禮的 作品與旅行者多是以年輕人為主,這些動漫博物館則是以昭和時代活躍的漫家為主,可以 說漫步在戰後昭和的歷史當中。 這幾位漫畫家在日本動漫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是,在他們漫畫家生涯的起 步時代,日本教育團體與家長對漫畫還懷有成見,對漫畫進行「惡書追放」(審查消滅「 不良書籍」),他們可以說是在社會壓力中創作。 二是,這幾位漫畫家也有幸運的一面,他們恰逢戰後日本媒介的轉型,1959年《週刊少年 Sunday》(週刊少年サンデー)與《週刊少年Magzine》(週刊少年マガジン)問世,漫 畫開始進入週刊誌時代,這意味著漫畫家有更多的發表空間。另外,1953年日本電視台開 始運作,隨著電視機時代的來臨,這幾位漫畫家的作品不少都成為電視動漫並進一步成為 家喻戶曉的時代記憶。 這幾位漫畫家有一個共同的心靈故鄉——常盤莊(トキワ莊)。他們在二十歲上下的年輕 時刻,尚未成名的他們在此居住、創作,常盤莊對他們來說,就是貧窮中的幸福。常盤莊 在1982年早已拆除,1999年開始,常盤莊所在的東京都豐島區椎名町地方人士,希望能夠 再現昔日場景,經過多年努力,今年2020年7月「豐島區立常盤莊漫畫博物館」(豊島区立 トキワ荘マンガミュージアム),便在疫情嚴峻情況下問世。 常盤莊可以說是日本動漫發展的一道重要指標,也是地方創生一個值得研究的案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PFrl8paibI
漫畫家之夢的交叉點 常盤莊,一棟1952年興建完成的兩層樓建築,位於池袋附近的椎名町。戰後日本社會重新 啟動的過程裡,大量年輕人或為求學或為工作前往東京,池袋因有電車站,附近一帶類似 常盤莊這樣專供學生或上班族,房租也相對低廉的新建築大量出現。 漫畫家們進駐常盤莊其實是個偶然的結果。矢志成為「全國漫畫家」的手塚治虫,1950年 代初期從大阪來到東京闖蕩,起初他在雜貨店二樓賃居,但名氣急速上升的他,編輯日夜 拜訪,讓房東不堪其擾,只有另覓居所。《漫畫少年》創辦人加藤謙一的兒子就住在常盤 莊,在仍有空房的情況下,手塚治虫成為第一位進駐常盤莊的漫畫家,他在常盤莊雖然實 際居住從1953年初到1954年中短短一年多,不過,他卻是常盤莊的精神象徵——畢竟常盤 莊的年輕漫畫家們,幾乎都是受手塚治虫作品的鼓舞而走上漫畫之路。 1954年到1961年期間,手塚治虫、藤子不二雄(這是安孫子素雄與藤本弘的共同筆名)、 赤塚不二夫、石之森章太郎(石ノ森章太郎)、鈴木伸一、寺田博雄(寺田ヒロオ)、橫 田德男、森安直哉(森安なおや)、水野英子等十位年紀在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帶著挑戰 職業漫畫家的心情來到常盤莊,他們沒有一位是東京人,當時除了手塚治虫小有名氣之外 ,其餘都還是無名之輩。 其中,石之森太郎與赤塚不二夫日後不但有以他們為名的紀念館,而且紀念館當中也都有 常盤莊的模型、甚至標註誰住哪一間,這一切只因常盤莊在這些漫畫家心目中心靈故鄉的 重要地位。石之森章太郎與赤塚不二夫來到常盤莊的人生歷程,也說明戰後初期日本社會 對漫畫的成見以及年輕漫畫家起步的艱辛。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03/1/8443218.jpg
常盤莊的年輕漫畫家們,幾乎都是受手塚治虫作品的鼓舞而走上漫畫之路。這裡也可以看 見戰後初期日本社會對漫畫的成見以及年輕漫畫家起步的艱辛。圖/歐新社 石之森章太郎,1939年出生於東北的宮城,父親是當地的教育局長。童年正值戰後蕭條之 際,天性好奇的石之森太郎在家中的書堆裡找不到有趣的書,姊姊告訴他,那就你畫圖我 寫字吧。姐弟之間濃郁的情感就這樣形成,姐姐也成為石之森章太郎最大的支持力量。石 之森太郎9歲時讀到手塚治虫《新寶島》的畫作時,便為新穎的表現手法所吸引。 石之森章太郎16歲便開始在《漫畫少年》投稿徵選作品並屢屢入選。他的四格漫畫讓人會 心一笑,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一則以牧場為題的四格漫畫。前三格是不同的人喝牛乳並稱讚 好喝,最後一格則是乳牛眼見自己的奶如此受歡迎,自己索性扭曲身體嘴湊到乳腺喝一口 嚐嚐味道。 不過,1950年代也正是惡書追放的高潮,擔任教育局長的父親自然也對漫畫不屑一顧。他 希望兒子認真讀書,未來成為公務員,為了讓石之森章太郎走上「正途」,不惜在他面前 撕毀畫作。然而石之森章太郎仍一心走向漫畫之路,其中也有著手塚治虫的因素。1953年 ,他籌劃同人誌《墨汁一滴》,而後將作品寄給手塚治虫,一年之後,手塚治虫發電報給 石森章太郎,希望他能前去東京協力幫忙,手塚的邀請自是對石之森章太郎能力的肯定。 不過,父親的嚴厲反對可想而知,但姊姊鼓勵他:「能做自己喜愛的事是幸福的!」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03/1/8443213.jpg
「能做自己喜愛的事是幸福的!」石之森章太郎與赤塚不二夫來到常盤莊的人生歷程,也 說明戰後初期日本社會對漫畫的成見以及年輕漫畫家起步的艱辛,但對他們來說,這也是 貧困中的幸福。圖/《赤塚不二夫自敘傳》、《石ノ森章太郎 (コミック版 世界の伝記)》 1956年18歲那年,他離家出走來到常盤莊,他是這裡最年輕的成員,他稱常盤莊為第二故 鄉,因為在這裡,他領略了什麼是「貧乏中的富裕」。 赤塚不二夫與石之森章太郎同年搬進常盤莊。1935年出生的赤塚不二夫身世有些特別,他 因為父親在滿州國擔任基層小吏之故出生於滿州國,戰爭結束後回到日本,迎接他們的則 是一家人貧困的生活。作為赤貧家庭子弟,赤塚不二夫從未參加過學校的修業旅行,中學 畢業之後沒有選擇只能是直接就業。13歲時在貸本屋(租書店)裡,他深深為手塚治虫的 《失落的世界》所吸引,有著成為漫畫家的夢想;但在現實世界裡,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手 繪電影看板的繪師。 追憶他個人漫畫之路的《赤塚不二夫自敘傳》裡,濃濃的赤貧家庭子弟風格,工作收入、 家計支出等都有仔細的數字描述,這些數字維繫著一家人的溫飽。所謂生計對一個年輕人 來說何其沉重。繪師工作也因對家計幫助不大,轉而到東京化學工廠工作。他的漫畫之路 ,就是先入住常盤莊、白天上班晚上繪製貸本漫畫,起步如此艱難,但卻就是這樣慢慢成 為職業漫畫家的。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03/1/8443223.jpg
常盤莊的空間設計,典型專供到東京工作唸書的年輕人的棲身之所,每個房間只有約四個 半榻榻米大小。圖/豊島区立トキワ荘マンガミュージアム 常盤莊精神 到底常盤莊精神是什麼?物質貧困中的精神富裕是關鍵。常盤莊的空間設計,典型專供到 東京工作唸書的年輕人的棲身之所,每個房間只有約四個半榻榻米大小,廚房與廁所都是 共用,這裡沒有浴室,要洗澡只有到附近的錢湯。物質條件如此普通,精神領袖手塚治虫 的耳提面命卻豐富了年輕漫畫家的性靈:「漫畫家要多看電影、聽音樂,如此才能豐富作 品內容!」 石之森章太郎在他的回憶錄《石之森章太郎的青春》裡提供了一個非常形象的畫面:「愛 聽《春之祭典》、《命運》等交響曲,但肚子裡的飢餓之蟲卻也隨音樂起舞!當肚子餓時 ,有時也只能以一顆水煮蛋果腹。」 貧乏中的富裕、幸福的生活,也許只有離家出走的他,最深刻了解這種愉悅。赤塚不二夫 也是類似的處境。在石之森章太郎的記憶裡,赤塚不二夫下班回來之後,有時兩人一起用 餐,其實也就是在常盤莊的房間用魚罐頭或蔬菜配飯果腹,偶爾才有肉吃。 在水野英子的回憶錄裡,她和手塚治虫、赤塚不二夫、石之森章太郎便一起看過《十誡》 、《賓漢》、《西部開拓史》等電影。年輕的漫畫家們把古典音樂與電影當作創作的養分 ,最感人的場面莫過於安孫子素雄協助手塚治虫的經驗,手塚治虫正在畫《森林大帝》的 最後一幕,結局是森林大帝——白獅子雷歐死於大雪紛飛中,創作必須聽古典音樂的手塚 治虫,此刻放的是柴可夫斯基的《悲愴》,故事結尾與音樂同調,在電影、古典音樂與漫 畫家之間的完美重合,就屬常盤莊。 赤塚不二夫的漫畫之路極為辛苦,白天上班晚上繪製貸本漫畫,每天睡前一定將新的靈感 寫在日記裡,他規定自己至少要記載一則靈感才能上床睡覺。此外,也積極投稿全國發行 的《漫畫少年》爭取能見度。他對於自己的漫畫之路一度有些懷疑,他想畫搞笑漫畫但沒 有市場,跟石之森章太郎一樣,只能屈就市場畫起少女漫畫。 赤塚不二夫一度想放棄職業漫畫家之路,幸好同在常盤莊的老大哥寺田博雄出手,給他當 時數額不小的5萬日圓讓他暫時無須為現實擔憂,這筆錢在常盤莊房租加生活費可過上半 年,有足夠時間讓他好好規劃下一部作品。赤塚不二夫的母親擔心他隻身在東京的狀況, 也來到常盤莊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赤塚不二夫對母親的依賴是出了名的,母親的到來或許讓他在心理增添一分穩定的力量。 1958年,他終於迎來發表搞笑漫畫的機會。《漫畫王》的一位連載作者急病,倉促之間需 要8頁的幽默漫畫,此刻,赤塚不二夫每天記載的靈感發揮作用,初次的搞笑漫畫發表就 讓他站穩漫畫雜誌的連載,逐漸成為職業漫畫家。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03/1/8443214.jpg
年輕的漫畫家們把古典音樂與電影當作創作的養分。圖為常盤莊漫畫博物館場景。圖/歐 新社 再現常盤莊 常盤莊就是一群「未熟」的漫畫家的聚集之地,如果說它有什麼傳奇,那就是這些年輕漫 畫家在這裡時並未創造出偉大成就,但是他們在這裡相互砥礪、甚至也在這裡面對自己人 生的痛處,這些都成為未來漫長職業漫畫家之路的養分。 石之森章太郎的人生故事是最具傳奇的,也增添了常盤莊的風采。他為了漫畫與父親反目 離家出走,唯一的支持力量就是姊姊。1958年,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她,第一次遠門就是 前來東京照料弟弟的生活起居,可以說姊姊將自己都寄託在弟弟身上。然而,她自小就有 氣喘。每當氣喘發作時,父母忙著找醫生,同時石之森章太郎便手握著姊姊,不過他其實 是不想握的——因為害怕看到痛苦的樣子,他只想逃避。 某日,姊姊氣喘再度發作,當時已入住常盤莊的石之森章太郎,與赤塚不二夫以及水野英 子將姊姊送到醫院之後,石之森章太郎卻提議去看電影,再一次,他不想看到姊姊的痛苦 而選擇逃避。當日,三個人看了英國電影《師奶殺手》(The Ladykillers,1955)。接 下來的發展卻是悲劇,姊姊最終病逝醫院,不過才24歲的年紀。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03/1/8443221.jpg
圖為常盤莊漫畫家們的自畫像和簽名的紀念碑,位於今豐島區南長崎花開公園。圖/維基 共享 姊姊過世之後,石之森章太郎陷入低潮,經常在常盤莊的窗口發呆,甚至有好幾年的時間 ,睡夢裡經常出現姊姊的面容,怎麼樣也揮之不去。1961年石之森章太郎向出版社預支稿 費遊歷各國,就在異國之旅當中,他反思到自己性格當中逃避的成分,也在飛機上他讀到 美國《生活》(LIFE)雜誌一篇有關「人造人」的專題,他以這次的遊歷加上人造人的題 材,構思出了經典名作——《人造人009》(サイボーグ009)——真正走出自己的漫畫 與人生之路。 一條新的人生之路就這麼走出來了。常盤莊的年輕漫畫家們,走出常盤莊之後創造許多昭 和時代記憶的人物,石之森章太郎的人造人009、赤塚不二夫的小松君(おそまつくん) 、 藤子.F.不二雄的多啦A夢等,外加步入電視機時代,這些漫畫改變成電視動漫,更 成為日本人的集體記憶。 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常盤莊那種兩層樓的租屋處早已不符需求,1982年拆除,常盤莊 就在日本經濟發展的頂峰告別。將近二十年後,當地開始有人推動常盤莊再現的連署活動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努力。2009年當地政府在常盤莊300公尺的南長崎花開公園設置了「 常盤莊英雄」(トキワ荘のヒーローたち)的紀念碑,將所有在常盤莊居住過的漫畫家的 入住時間都逐一標示。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03/1/8443375.jpg
常盤莊的年輕漫畫家們,走出常盤莊之後創造許多昭和時代記憶的人物。石之森章太郎最 為人所知的作品包含《假面騎士》與《人造人009》。圖/《假面騎士》、《人造人009》 2013年,椎名町更成立「常盤莊休息處」(トキワ莊通りお休み処)的漫畫博物館,這裡 除了可以看到常盤莊漫畫家的作品之外,更再現了寺田博雄的房間原型,讓人走入1950、 60年代東京時光。再接下來的一步,就是今年在疫情當下完成的豐島區立常盤莊漫畫博物 館,再現漫畫家們的房間。 在常盤莊重現的漫長過程裡,筆者曾經幾度造訪常盤莊,印象最深刻的應是2009年的首次 造訪,那時豐島區鄉土資料館正值椎名町常盤莊歷史展示,該展示提供入場者免費索取的 展示說明,讓筆者驚異的是,小小的鄉土資料館所做出的說明經過詳盡的考證,足見當地 人士對再現常盤莊的用心。 這份資料當中最有趣的是常盤莊漫畫家們的支出統計,漫畫家們每個月平均看二十部電影 、願意購買當時昂貴的八釐米攝影機、立體音響、唱片等,這些是漫畫家創作的營養來源 ,這也是呼應手塚治虫的耳提面命。漫畫家們在藝術方面的日常生活支出高於平常人之外 ,漫畫家在交際方面的費用也較常人高,這可能是年輕漫畫家們只要有時間,便常聚會吃 飯喝酒、彼此交流相互激盪。不過,在日常飲食費與服裝費用等則低於一般人,可以說, 藝術乃至與創作相關的交際費用,都是縮衣節食而來的。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03/1/8443217.jpg
圖為豐島區立常盤莊漫畫博物館內的展覽展間,藏有大量珍貴的漫畫。圖/歐新社 常盤莊之外的漫畫實踐 「豐島區立常盤莊漫畫博物館」自然是對日本漫畫感興趣的朋友必定造訪之地。不過,筆 者也提醒,對於日本漫畫史理解的視角,不能單單專注於站在舞台中央得到最多掌聲的那 些漫畫家上。 1982年《NHK》在常盤莊拆除時所做的專題當中,當時日本漫畫家有兩、三千位,但能像 手塚治虫、赤塚不二夫、石之森章太郎等人那樣連載漫畫不斷、作品能改編為電視動漫的 高收入者,只有寥寥數位。在主流媒體眼中,關注的是漫畫家的收入與銷售量,不過,對 部分漫畫家來說,漫畫是一種藝術革命不完全只是收入。跟常盤莊漫畫家年齡相仿的辰巳 嘉裕就是一個例子。 1935年出生的辰巳,20歲左右和朋友們在大阪的貸本漫畫圈闖出名氣,當石之森章太郎、 赤塚不二夫等人住進常盤莊之際,1957年辰巳嘉裕進駐國分寺附近的壽莊(コトブキ荘) ,這恰與池帶附近椎名町的常盤莊恰成對照。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03/1/8443212.jpg
當石之森章太郎、赤塚不二夫等人住進常盤莊之際,1957年辰巳嘉裕進駐國分寺附近的壽 莊(コトブキ荘),這恰與池帶附近椎名町的常盤莊恰成對照。圖為辰巳嘉裕的幾部作品 。圖/《大発見》、《TATSUMI》、《黒い吹雪》 1959年,辰巳嘉裕和友人們成立劇畫工房,成立宣言就是「劇畫」的革命宣言。他們意氣 昂揚地指出劇畫是一種不同於兒童漫畫的風格,讀者群針對成人,而其流通則依托於貸本 屋。辰巳嘉裕在劇畫工房成立之初,興致勃勃地將這份宣言寄給各大媒體,不過卻石沉大 海。這幾位劇畫戰友也在東京的貸本出版社找到支持力量,他們仿照他們在大阪時多人短 篇的集體創作模式出版刊物,期待在文化中心東京得到更多的關注。 然而,諸多不利因素卻擺在眼前。劇畫依托的平台貸本屋雖在1950年代末期達到高峰,但 高峰之後快速墜落。在經濟快速成長的背景下,1959年《週刊少年Sunday》與《週刊少年 Magzine》問世,漫畫慢慢變成購買擁有而非租借的商品。 儘管劇畫在當時失敗了,不過,短命的劇畫運動對日本動漫卻有革命性的衝擊,就連手塚 治虫也受到影響,他的《怪醫黑傑克》就是代表性的例子。簡言之,常盤莊是戰後昭和日 本動漫史非常重要的一環,但不應將之神話,在常盤莊之外,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漫畫實 踐。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03/1/8443833.jpg
圖為常盤莊漫畫博物館場景。圖/歐新社 --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13.246.38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99214131.A.26A.html

09/04 18:12, 3年前 , 1F
標題看成常春莊
09/04 18:12, 1F

09/04 18:13, 3年前 , 2F
看成常春莊
09/04 18:13, 2F

09/04 18:15, 3年前 , 3F
常春莊+1 想說這個復活是不是SOD新企劃來著XD
09/04 18:15, 3F
標題加註日文名 ※ 編輯: laptic (124.13.246.38 馬來西亞), 09/04/2020 18:16:22

09/04 18:17, 3年前 , 4F
看成常春莊
09/04 18:17, 4F

09/04 18:21, 3年前 , 5F
原來不是常春莊
09/04 18:21, 5F

09/04 18:24, 3年前 , 6F
常磐莊吾
09/04 18:24, 6F

09/04 18:25, 3年前 , 7F
可惜不是常春莊
09/04 18:25, 7F

09/04 18:25, 3年前 , 8F
我比較喜歡常春莊
09/04 18:25, 8F

09/04 18:27, 3年前 , 9F
還以為是常春莊復活 可惡
09/04 18:27, 9F

09/04 18:37, 3年前 , 10F
幹 超想去
09/04 18:37, 10F

09/04 18:48, 3年前 , 11F
看來大家都看成常春莊
09/04 18:48, 11F

09/04 18:50, 3年前 , 12F
有興趣的可以看日劇 石之森章太郎物語 部分有介紹
09/04 18:50, 12F

09/04 18:56, 3年前 , 13F
看成常春莊
09/04 18:56, 13F

09/04 18:59, 3年前 , 14F
我寧願看常春莊
09/04 18:59, 14F

09/05 01:06, 3年前 , 15F
看成常春莊才點進來的
09/05 01:06, 15F

09/05 03:12, 3年前 , 16F
看成常春莊
09/05 03:12, 16F

09/05 17:20, 3年前 , 17F
我已經預見推文了XD
09/05 17:20, 17F
文章代碼(AID): #1VKX8p9g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