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西幽玹歌 觀後感

看板C_Chat作者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時間4年前 (2019/10/27 22:17), 編輯推噓11(1102)
留言13則, 1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主文內容有雷,故以下防雷: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 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 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 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遊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 也」。 南北朝時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善於演奏琵琶,所以後世稱這種樂器為阮咸,或是秦漢琵琶。 秦漢琵琶琴身呈圓盤狀而直項。 曲項琵琶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從龜茲傳到北周,其琴柄向後折曲,琴身作半梨形,為現代琵 琶的前身。當時琵琶是橫抱用撥子彈奏,馬背上彈奏,或用於伴奏或合奏。當時西域音樂 蔚為潮流,並用於交誼場合。 唐朝時期,西域琵琶樂為詩人推崇,白居易有《琵琶行》詩,元稹有《琵琶歌》;西域音 樂受國家重視與鼓勵,宮廷設梨園教坊負責。西域琵琶樂師中著名的有曹剛、裴神符、裴 興奴等。唐太宗時,裴神符廢撥用手爪,但不成主流;當時有僧侶帶琵琶到日本,日本保 留唐制至今,稱日本琵琶(琵琶,びわ),日本仍保存有唐時琵琶實物,如正倉院的螺鈿 紫檀五絃琵琶。 宋朝以後,「夷夏之防」趨於嚴密,西域樂師及樂器不用於宮廷,琵琶技藝遂流入民間。 至於在宋、元、明三代時,關於琵琶音樂發展的記載十分有限,樂譜方面更未有所發現。 明朝,琵琶形制發展成4相8品,彈奏方式採直抱指彈。1819年,華秋蘋等人合編的《琵琶 譜》於江蘇無錫出版,是目前所發現最早印行的琵琶樂譜。此後琵琶樂譜相繼出版,重要 的出版物有1895年李芳園所編的《南北派琵琶十三套大曲新譜》、1916年沈肇洲所編的《 瀛洲古調》、1936年徐卓所編的《瀛洲古調》、1926年沈浩初所編的《養正軒琵琶譜》、 1934年何柳堂所編的《琵琶樂譜》。這些樂譜的編印者都是文人出身,亦有流傳於民間藝 人之間的手抄本。 以上防雷. 以下正文: 0: 西幽琁歌 用輕小說的標題應該叫作: 我如何被虎媽調教成患有嚴重社交恐懼症的音樂人兼武術大師 然後因為遇到真命天女而治好了戀母情結 1: 浪媽摔下懸崖的時候,我大笑了 2: 為什麼從頭到尾沒有"烏魯塞X3"? >_< 3: 變形金剛就算了,還順便送一套新衣服跟新髮型...... 所以浪巫謠其實是魔法天男嗎? 4: 西幽的高手這麼多,政治這麼黑暗,治安那麼敗壞,相形之下,東離真是...... 民主又自由,和平又和諧的好國家啊! -- 傑米,炸掉它吧。 ⊙─ ─⊙▂⊙ 碰到問題,用C4就對了! █◤ Adam Savage Jamie Hyneman MYTHBUSTERS by dajida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69.2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72185857.A.316.html

10/27 22:22, 4年前 , 1F
東離連恐怖組織的老大都是合理好老闆了
10/27 22:22, 1F

10/27 22:31, 4年前 , 2F
有歐耨勒
10/27 22:31, 2F

10/27 22:37, 4年前 , 3F
推烏魯塞X3 XD
10/27 22:37, 3F

10/27 22:40, 4年前 , 4F
沒有烏魯賽QQ
10/27 22:40, 4F

10/27 22:42, 4年前 , 5F
"這裡根本是魔界, 不患的溫柔在這裡不管用。"-->某亂源
10/27 22:42, 5F

10/28 00:48, 4年前 , 6F
元氣眾的獎賞分明 優質公司
10/28 00:48, 6F

10/28 00:53, 4年前 , 7F
巴嘎 hentai 嗚嚕賽
10/28 00:53, 7F

10/28 06:14, 4年前 , 8F
東籬連黑道都是U質企業了,當然是穩定和平的國家
10/28 06:14, 8F

10/28 16:55, 4年前 , 9F
元氣眾各個會流星步,西幽兵連個斷崖都跳不過去
10/28 16:55, 9F

10/29 10:25, 4年前 , 10F
真的,小兵就會流星步XD
10/29 10:25, 10F

10/31 16:42, 4年前 , 11F
有歐諾雷
10/31 16:42, 11F

10/31 17:28, 4年前 , 12F
東離就壞在有一個封頂的詐騙車手
10/31 17:28, 12F

11/01 08:22, 4年前 , 13F
東離的壞人都被詐騙車手玩死了 當然好國家
11/01 08:22, 13F
文章代碼(AID): #1TjQS1CM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TjQS1CM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