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有無居住歐美的板友能分享當地的生活

看板C_Chat作者 (cozywolf)時間5年前 (2019/02/09 12:30), 5年前編輯推噓16(1609)
留言25則, 1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11 (看更多)
我目前住在西雅圖,不過我在華大念完碩之後現在在某M公司上班 所以大學生以下的生態比較不熟 美國或至少西雅圖這裡確實接觸到日本動漫文化的機會要少不少 西雅圖最大買動漫周邊的地方大概就紀伊國屋吧 雖然匯率嚇死人但是東西還不少,英文翻譯的漫畫輕小說也不少 不過近年來日本Amazon可以直送所以懂日文的很多人乾脆自己訂 那個運費加手續費和美國國內買東西沒有免運差不多 不過因為這裡不像台灣有出租店,所以基本上要看就直接買 另外由於美國書紙質普遍差(一般美國書有兩種,平裝版是消耗品、精裝版才會拿來保存) 以及電子書閱讀器如Kindle人手一台,所以很多人也直接上網買 Bookwalker也有開設美國網站 動畫方面,美國可以買到藍光合輯 一片大概12集30-40美金 線上看的話Netflix有一些,不然可以上專門的Crunchyroll, Anime Planet, Animelab等 不過這些網站在引進時還是會看市場,所以種類會少一些 由於美國盜版抓得很嚴,加上薪水高(西雅圖地區最低薪資15鎂/小時) 所以真的愛好者基本上都直接訂比較快 至於日系遊戲,特別是PC Game就真的看不太到 雖然DMM和DLSite都有美國版但畢竟是非常小眾的東西 就連台灣人都不一定知道不要說美國人呢 現在因為Steam的出現PC遊戲在零售業基本上是絕跡了 不過所幸很多日本公司開往Steam發展所以能買到的遊戲也越來越多 活動的話西雅圖有Sakura-con這個美國西北地區最大的日系動漫展 不過這比較像是綜合型的展覽,包含Cosplay、見面會、桌遊、演唱會、遊戲、藝廊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PAX這個遊戲展,不過就不是日系的 美國喜愛動漫的人比例相對沒亞洲多,而喜好的作品也確實比較偏向"認真"的作品 所以近年流行的廢萌、殺必死、無腦穿越這些作品相對紅不太起來 大部分的動漫愛好者除非懂日文,不然大多也只會接觸到Jump系或是某些青年漫畫 至於日台喜歡的蘿系作品由於美國對於兒童保護的緣故 很多美國人有著根深蒂固的那些東西是不應該接觸的想法 所以雖然也是有引進但是紅不起來,喜歡的也絕對不會隨便讓人知道 有趣的一點是我目前還沒有遇過外顯的動漫迷 不會有像台灣這樣動漫愛好者總會設桌布、貼紙、包包掛吊飾等等 最多只看過掛個寶可夢吊飾 當然可能是因為我周遭都是研究所+工作同事,大學以下可能比較外顯一些吧 學校也會有動漫相關社團,但是規模都不太大 不過事實上M公司和G公司裡面都有動漫同好社團會每周聚會一起看動畫一起約看動漫電影 上次我參加西雅圖初音演唱會人也超多,但是和在日台感受不太一樣的是 大家感覺還是滿低調的,不會像台日那樣參加活動身上都掛滿動漫周邊 美國這就是一種明明是在演唱會動漫展,你前後好像都是上班族學生路過在等車的感覺 所以結論來說 美國確實是對日系動漫不太友好的國家(並非受歧視,而是受眾較少,商機較少) 加上對於兒童色情的重視造成與日本近年的趨勢不合 因而大部分人都是各憑本事 不過由於收入水平高,所以直接從日本訂購多付些錢也不痛不癢 所以有門路懂日文的還是可以和日本接軌,而一般大眾多只會接觸到較為主流的動漫作品 ------ 上面動漫部分說完了,這裡我要批評一下前面一些莫名其妙的論點 有某人說因為地廣人稀住的遠導致美國人普遍較為空虛 這論點直荒謬至極,說的人八成沒有來過美國或是嘗試去了解美國文化 很多人認為美國是利己主義,追求個人成就,重視私生活不喜加班 非活動不特別和同事往來,給人一種人際關係較冷漠的感覺 但這只不過是習慣上的不同,美國人可以說是很多亞洲人都重視關係的經營 我的同事和主管每天4點出頭就走人,因為要去接小孩陪家人 工作不喜歡加班、平日邀約少是為了和家人相處 大家一般不會常常約活動,因為知道彼此都應該以家庭為重 他們很樂於和你分享家庭,我知道我同事的老公/老婆和他們小孩的名字 甚至他們也常常拿他們一家出遊的照片給我看,或是在有活動時全家出席 就算是單身狗們,我的同事們很多也會舉辦每周一次的桌遊大會(美國人超愛玩桌遊) 公司主管經理還會跳下來一起玩,我主管還是資深Destiny玩家 你說這樣子叫做空虛嗎? 更何況說住的遠,雖然住郊區的人不少,但因為美國人幾乎人人一台車 開車上班不塞車大概不用30分鐘,搞不好比很多台灣人通勤還快 至於美國的作品和日本的作品的差別 這是源於自小的耳濡目染 日本是插畫、漫畫大國 一直一來日本就很喜歡在教科書、文宣、和其他出版品中使用大量的手繪圖表和插畫 各公司、團體、政府機關等等也喜歡創作動漫風格的人物作為代表 這使得日本人從小就對這些形象耳濡目染,因此對於這些表現誇張化的腳色接受度很高 這種循環下使得日本成了動漫大國,虛擬形象有時比真實人物要來的普遍 而美國則相較之下較喜歡真實相片,美國的教科書中基本上都以照片為主 海報宣傳也是使用代言人而非虛擬腳色,這種情況使得美國人對於真人比較熟悉 在漫畫創作上的腳色形象也較為貼近真人 (這和美國漫畫授權方式也有關) 雖然也有卡通腳色,但美國的卡通大多有很直接的客群劃分 那些Q版腳色就是給小朋友看得,這和日本卡通的受眾是針對不限年齡的"愛好者"不同 美國和日本的動漫沒有高下之分,更沒有說什麼缺乏了靈魂 其反映了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長者的看法與觀點 會認為日本動漫比較好在我看來不過是一個日本動漫信徒將美國作品視為邪教的歧視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193.119.1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49686649.A.9C9.html ※ 編輯: cozywolf (73.193.119.128), 02/09/2019 12:36:23 ※ 編輯: cozywolf (73.193.119.128), 02/09/2019 12:37:21

02/09 12:37, 5年前 , 1F
那ID說真的不要鳥他比較好....
02/09 12:37, 1F
※ 編輯: cozywolf (73.193.119.128), 02/09/2019 12:38:32

02/09 12:39, 5年前 , 2F
推你最後一句 早期西洽這種風氣 還被嗆不該來這裡討論
02/09 12:39, 2F

02/09 12:40, 5年前 , 3F
就是
02/09 12:40, 3F

02/09 12:44, 5年前 , 4F
講地不錯
02/09 12:44, 4F

02/09 12:45, 5年前 , 5F
02/09 12:45, 5F

02/09 12:47, 5年前 , 6F
那文被噹的很慘吧 別理他就好
02/09 12:47, 6F

02/09 12:49, 5年前 , 7F
02/09 12:49, 7F

02/09 12:52, 5年前 , 8F
感覺西雅圖日系acg東西真的不多耶 不過連小店也沒有嗎
02/09 12:52, 8F

02/09 12:52, 5年前 , 9F
?至少還有紀伊國屋
02/09 12:52, 9F

02/09 12:58, 5年前 , 10F
迪士尼那個喪心病狂的毛也是追求擬真的結果
02/09 12:58, 10F

02/09 12:59, 5年前 , 11F
美國插畫家去翻插畫雜誌就知道了 絕對不輸給日本 只是
02/09 12:59, 11F

02/09 12:59, 5年前 , 12F
風格不同罷了 而且動漫女角風才叫有靈魂的邏輯我有點
02/09 12:59, 12F

02/09 12:59, 5年前 , 13F
不懂
02/09 12:59, 13F

02/09 13:00, 5年前 , 14F
真要那麼說明明迪士尼就是美國大眼美少女大宗
02/09 13:00, 14F

02/09 13:01, 5年前 , 15F
而且就算是日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 才不能用日本人
02/09 13:01, 15F

02/09 13:01, 5年前 , 16F
風格就是怎樣 美國人風格就是怎樣來侷限
02/09 13:01, 16F

02/09 13:12, 5年前 , 17F
美國喜歡哥布林殺手嗎?
02/09 13:12, 17F

02/09 13:19, 5年前 , 18F
超愛吧
02/09 13:19, 18F

02/09 14:28, 5年前 , 19F
你對那種沒出國的有什麼期待,無知不要理他就好了
02/09 14:28, 19F

02/09 14:45, 5年前 , 20F
推推
02/09 14:45, 20F

02/09 14:50, 5年前 , 21F
雖然說不用回廢文,但還是蠻喜歡看這種不同國家的差異
02/09 14:50, 21F

02/09 14:50, 5年前 , 22F
,謝謝分享
02/09 14:50, 22F

02/09 15:19, 5年前 , 23F
認真推
02/09 15:19, 23F

02/09 17:50, 5年前 , 24F
推推
02/09 17:50, 24F

02/09 23:58, 5年前 , 25F
02/09 23:58, 25F
文章代碼(AID): #1SNbTvd9 (C_Ch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SNbTvd9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