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假的「永生」已刪文

看板C_Chat作者 (麻煩重來)時間5年前 (2018/11/14 13:01),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 引述《hermis (火山菌病病人No.01221)》之銘言: : ※ 引述《nayeonmywife (sanamywife)》之銘言: : : 但心智呢,心智怎麼替換? : : 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假的」永生 : : 將你的記憶、慣用動作、習慣及喜好的事物儲存在一個晶片中, : : 接著在安裝在一個完好的替代軀體及腦部,這種方式假設為「假的」永生, : : 用於腦部受損且沒有正常意識的人。 : : 另一種永生,是將正常的腦袋,移植到一個完好的替代軀體中,這種可以片面的 : : 假設為「延生」,因為腦袋的年齡本身還是老的、舊的,並且還是會遭到受損。 : : 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做到延長壽命的效果,但第一種永生的成品很有可能「只是複製人」, : : 原本你所認識的親人家屬,早已就消失在世上,在無意識情況下、在夢境中無限打轉著; : : 第二種嚴格來說也不算「永生」,理論上說只能算是替換部位的「延生」。 : : 各位可以隨意的假設世界的科技水平,你們覺得還有哪種方式能夠讓人真正的達到 : : 「永生」? : 首先,人類的精神結構可以粗略分成三個方向: : 記憶、人格、意識 : 記憶就不用講了,這部分相當於硬碟裡的儲存資料 : 人格就比較像作業系統,這東西會決定你怎麼處理資料 : 而意識是最懸的,這部分就牽涉到自我認知的部分,你要怎麼認定現在的自己是自己? :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敝人想這個我就是所謂的意識 : 而意識是超越時空的,你的意識可以隨意提取記憶,可以即時接收物質界的資訊 : 對你來說每一個當下都是意識的結果。 : 真要說的話,這比較像應用程式。 : 物質界的資訊透過意識輸入到人格,然後藉由記憶與人格的複雜處理後 : ,再透過輸出反饋到物質界。這就是一個基礎的精神與物質之間memes交互的結構。 : 當然實際上更複雜,畢竟這是個不太準確的比喻,但我不是心理學或哲學專家,只能 : 就自己所想去描述。 : 問題來了,記憶可以備份,人格也可以備份,但意識這東西能備份嗎?以現在的時空 : 模型來說,我想是不能備份的。 : 這牽涉到一些測不準原理,每一個時間點的意識在觀察資訊時就已經會有些微的不同 : 即使你在同一個時間點進行兩次觀測,得到的結果還是不同的 : 而不同的資訊就會對意識產生影響,即使用的是同一份人格跟記憶,得到的反饋輸出 : 依然是不同的,在蝴蝶效應的影響下,以此為前提,我們就算備份了兩個意識,它們 : 依然不會認為彼此是同一個。 : 意識認知到我就是我,如果意識無法延續到下一個個體,對前一個我來說下一個我就 : 是不同的意識了,也就是說如果前一個我沒有被消滅,下一個我認知到的我依然不是 : 真正的我。 : 就第三者的看法來看,可能會覺得兩人都是同一個,沒有差異 : 但對前一個我跟後一個我來說,兩人就不是同一個,當然如果前一個我被消滅了後一個 : 我才醒來,那後一個我會覺得自己就是前一個我,這是記憶跟人格執行運算後得到的結 : 果,只要沒有留下前一個我,這一切都不會被推翻。 : 所以要執行真正的永生,複製體替換是不可能的,當然如果我們的科學研究認為腦器官 : 乘載了所有的意識記憶與人格,只要做好腦移植並且能不停維持腦細胞的活性避免腦死 : 還是可以靠複製人技術延續生命。 : 不然的話,就算我們的科技進步到能讓複製人產生意識,也沒辦法透過複製人技術無限 : 地活下去。 : 因為意識無法備份,這個前提下,物質傳送機等科技也會造成爭議,因為你消滅的前一 : 個我的確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意識體。這就牽涉到基本的人權問題,當然如果人權跟哲學 : 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釋,前一個我的人權是可以被削除的,除了少數的例外,因為特殊原 : 因而沒有消滅前一個我,那就好玩了,我想這是很不錯的科幻題材。 : 但請記住,以現有的宇宙模型,我們在測不準原理的影響下,是沒辦法備份意識的。 : 意識的延續除了建立在人格與記憶上,也建立在當下觀測點的一致性上。而我們不可能 : 讓兩個觀測點在同一時空下得到同樣的結果,自然也無法同時製造出兩個相同的意識。 : 當然我們可以幹掉其中一個,那問題就又解決了。 : 對這部分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銃夢,吾師鐵士戴諾博士充分地演繹了這一系列的實踐過 : 程。不只達成了真正的永生,還創造出不同版本的自己。 : 奈米機器真他媽的是神物 這部分牽涉到對意識、自我甚至是時間的看法 有一種說法是人的自我實際上呈「流動性」,也就說人的自我是不斷在變動的,每分 每秒每一個剎那皆然,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並非同一個人,因為在昨天過後經歷了睡眠、 進食、思考、新的遭遇,任何後來產生的經驗和想法的轉變都會對自己造成影響甚至是 改變,是故假若以午夜零時為分界劃分開來比較,今日昨日的我怎能說是一模一樣? 就像某位希臘哲學家所言: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裡。 更何況兩天中間的無夢睡眠期間人的意識活動是完全停止的,從比較極端的角度來看 人每天起碼得短暫死個一次,於隔天再次復甦。也難怪死亡又稱作永眠,兩者差別僅在 於死亡是醒不來的睡眠(只看精神狀態的話)。 ##題外話 這裡順便推薦蟲師的〈露を吸う群〉,每天體驗生死循環的女孩兒獲得治療後發現 從此今天過完還會有數不盡的明天時,她說了「面對眼前無垠而不見盡頭的的時間洪 流,著實讓我恐懼地動彈不得。」 不過同樣的心情反而是出現在當我嘗試想像自己死去以後時間依舊流逝,萬事萬物 更迭不息,自己只剩下永遠的「無」,說真的比看恐怖片還要可怕千百倍。 誠然這種想法乍看肯定是十分荒謬,若是那樣我們為何沒能察覺到任何異狀? 咱們人類既然發展出能夠意識到自我的心智能力,當然也沒蠢到忘記消弭任何阻礙自身 生存的問題,所以我們擁有記憶,雖未必是動物界中最好的但也堪用了。 記憶具備了連續、可繼承的性質,在不受到損害的情況下,每天的經歷都能確實保存 在大腦,於是我們一覺醒來(短暫死了一回)後還能保有前一個我的性格、回憶、思想, 全都是因為大腦裡頭儲存的資訊沒有丟失也成功讀取(沒成功的話就是失憶症或者臨床 上一些腦傷後性情大變的患者),一切都銜接得天衣無縫,以致於我們根本不會在睡醒 之後懷疑自己還是不是那個入睡前的自己。 但我們真的是嗎? 附: 有些會以失憶後卻保有生活習慣和性格為由反駁。不過那僅僅是因為沒傷到更多地方, 存放有關性格和習慣的大腦皮質一旦受損,有些患者甚至會完全變成另一個人似的。 更不要說像阿茲海默症這種一點一滴無差別侵蝕記憶的,據說那是一種逐漸忘記自己 的痛苦過程。 試著假想一下這種情況: 人在每一次入睡醒來後都會再分出另一個內容相同的自己,而原本的自己不會從世界上 消失,仍然可以繼續過自己的生活。 那麼哪一個我才是「我」?前一個我和現在的我是同一個人嗎? 可能有人會以「影分身」的說法來規避,但要記住即便是分身術也是在預設有一個 「本尊」才能成立,也就是「真正的我」只有一個,每一個分身雖然不曉得和其他分身 算不算的上同一人,但肯定和本尊不同。 另一種方式是假定所有的個體之間共享著一具單一的心智/意識,每個個體隨時都會和 這台中樞的「意識伺服器」無間斷同步,因此所有想法和行為都來自唯一源頭。 這個似乎可行,但問題是咱們得先真的做出這樣的東西,故在現行狀況下未能成立。 既然如此,每一個我既有可能代表我卻又可能不是我,每一個我也似乎難以稱得上是 「同一人」,所有的我僅由一個連續的記憶來串連(也是唯一的關聯所在),那為何還是 不會因此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因為過去的我實際上一旦過去就不復存在,每一個現在的我一旦過去也同樣會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下一個「現在」的我,過去與現在、現在與未來無縫接軌無縫更迭, 所以我們幾乎不會去質疑我是不是我,只有在發生巨變導致原本的完美銜接出現裂縫, 大到讓我們難以忽視時才會產生疑惑,像是前面提到的腦部損傷、或者是任何重大事件 造成內心嚴重打擊等等。 還有一種會產生自我質疑的情境比較有意思,就是將現在的自己與很久以前的自己 相互比對。由於人的記憶不像電腦一樣能夠鉅細靡遺存下所有細節,還會隨著時間流逝 逐漸印象模糊、遺忘、丟失,再加上跨越這麼一段長遠的日子(例如十年以上)後,人 的內心受了漫長經歷的影響也沒道理還能保持一成不變,如此前後相較便會出現明明 該是同一人卻怎麼看都判若兩人的感覺了。 這現象對於有寫日記習慣的朋友來說倒不是壞事,盧梭的遺作《一個孤獨漫步者 的遐想》書中對這部晚年遐想錄之於自己的意義寫了這麼一段話: ——儘管別人對我心存惡意,我依然能品味到交往的樂趣,因為這樣一來我便能在耄耋 之年與舊我相守一處,這不正如同和一個稍微年輕的朋友在一道嗎?—— 該講結論了,心智假若能夠轉移,那麼意識的永生是可行的(剩下就是技術問題), 只要不去糾結去前面提到的意識/自我的本質問題,要讓一個人感受到自己獲得 永生絕對有可能,最起碼讓大腦不會壞死不會耗損致無法修補就是一種方法; 但透過複製得來的東西都和自身不相干,就只是和自己毫無二致的「別的東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42171673.A.88F.html

11/14 13:04, 5年前 , 1F
回文後才想到用「人格同一性問題」這詞就可以囊括了
11/14 13:04, 1F

11/14 13:19, 5年前 , 2F
但一討論起來就會變得複雜呢
11/14 13:19, 2F

11/14 13:23, 5年前 , 3F
需要人格版本控制
11/14 13:23, 3F

11/14 14:03, 5年前 , 4F
黑歷史就別push上去了八
11/14 14:03, 4F
文章代碼(AID): #1RwwmPYF (C_Ch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RwwmPYF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