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卦] 有臺灣製作動畫真實能力的八卦嗎?已回收

看板C_Chat作者 (四宅公子)時間8年前 (2015/12/15 21:07), 8年前編輯推噓26(26029)
留言55則, 2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MS0gTYY ] 作者: yhvhyod (四宅公子)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臺灣製作動畫真實能力的八卦嗎? 時間: Tue Dec 15 20:42:01 2015 ※ 引述《hk5566 (ToKwaWan)》之銘言: : 日本一年單是漫畫產量就多過台灣一年 : 所有類型的書籍、電影、電視及音樂產量了 : 臺灣多數的動畫公司製作能力似乎還停留在 : 阿貴、幹譙龍、FLASH 那些很古老的技術? : 日本的技術能快速地將漫畫給動畫化或電影化 : 就算是連載中的漫畫話篇也能跟的交稿的速度 : 去動畫化然後按照時間播出 甚至每週好幾集 : 有沒有臺灣動畫製作能力的八卦? 據不完全票房統計(限台北場) http://www.plurk.com/p/5odmu8 臺灣自製動畫台北票房 鑑真大和尚 1024萬 魔法阿嬷 355萬 梁山伯與祝英台 177萬 紅孩兒 558萬 媽祖 107萬 靠岸 67萬 台灣果然還是佛教題材賣座... -- 最終兵器彼女 能為對方做的事是非常微不足道的,有時那可能是幾句話,也有可能是無言的淚水, 或者是不被理解的溫柔,雖然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但是卻比什麼都溫暖,有一天, 這些小小的存在會大過一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61.1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0183325.A.8A2.html

12/15 20:42, , 1F
靠岸才67萬
12/15 20:42, 1F

12/15 20:49, , 2F
那個是瓷器發動團購票房嗎?
12/15 20:49, 2F
更新一下票房: http://www.eforu.com.tw/www/cost/ticket.htm ◎台灣自製動畫台北票房(台幣) 年份 電影 票房 1999 魔法阿媽 355萬元 2003 蝴蝶夢梁山伯與祝英台 177萬元 2005 紅孩兒決戰火焰山 553萬元 2007 海之傳說:媽祖 107萬元 2009 靠岸 67萬元 2010 鑑真大和尚 1100萬元 一片賣到能抵2~4名

12/15 20:52, , 3F
你是不是忘記腳趾上的星光了 還是這部算中國片 哈哈
12/15 20:52, 3F
追加3D動畫片《桃蛙源記》票房 120萬元 http://goo.gl/X2LIyA 請一同默哀十秒 ※ 編輯: yhvhyod (114.45.61.113), 12/15/2015 20:56:42 台灣動畫從代工走向原創,讓兒童能看著台灣原創動畫長大 https://goo.gl/GXR4io 台灣動畫從代工走向原創,讓兒童能看著台灣原創動畫長大 By Jill Huang 2014 / 10 / 6 公開產業策略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工作室「吉卜力」,自七月中旬起,受到各大媒體爭相報導他們因 為營運困難,將解散動畫部門的消息。到了 8 月 3 日,日本 TBS 電視台轉播吉卜力股 東大會。股東大會中,吉卜力製作人鈴木敏夫的一席話引發外界揣想。 「...先把製作部門解體,該說是大掃除嗎?要說是重組嗎?我們暫時想先這樣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RgRavrBBM
影片說明:吉卜力股東大會節錄 媒體的報導並沒有得到證實,吉卜力工作室官方網站也從未宣布正式聲明。因此,宮崎駿 迷們可以稍微鬆一口氣,《回憶中的瑪妮》不會是吉卜力的最後一部作品。 本文將分為兩部分,首先點出日本吉卜力的發展困境與問題,接著探討台灣動畫產業遇到 的問題。之所以挑這兩方討論,是因為他們都有個共同點:放不下「眼前的利益」。 吉卜力認為作品掛上宮崎駿、高畑勳的名字就能夠大賣,所以不積極培養新導演;而台灣 動畫產業則因為放不下眼前的代工訂單,寧可繼續做代工,不積極發展原創動畫。 診斷吉卜力 吉卜力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頸,勢必要調整組織結構,以解決眼下的問題。 一、後繼無力 一直以來,吉卜力後繼無人的狀況眾所皆知。影迷也知道,吉卜力要繼續靠宮崎駿、高畑 勳這兩位年過七十的老頭撐下去,根本不可能。 原先,宮崎駿有意接棒給近藤喜文,但近藤喜文卻在 47 歲時英年早逝,使宮崎駿隱退的 計劃往後推遲。之後,也試過宮崎吾朗,但作品表現不佳。 而才華洋溢、對動畫充滿熱情的細田守,在 2000 年接手導演《霍爾的移動城堡》,卻在 劇本、分鏡幾乎完成時,被宮崎駿替換下來,憤而離開吉卜力。因為宮崎駿認為掛名"宮 崎駿"的作品才會賣座。 吉卜力在找接班人的路上,一直是路途坎坷。老一輩的不肯完全放手是原因之一。因為電 影只要掛上宮崎駿、高畑勳的名字,幾乎是票房保證。老一輩對新一代的導演沒信心,承 受不起太多次虧損的打擊,因此數度將新銳導演拉下寶座,由宮崎駿半路插刀執導、掛名 。 二、入不敷出 吉卜力另一個問題是財務困難。財務壓力逼得工作室不得不放慢腳步。吉卜力堅持動畫全 由工作室完成,不假他人之手(但神隱少女倒是有與韓國團隊合作)。吉卜力聘請相當多 的動畫師手繪創作,而且採用 3D 技術的意願不高,使得製片速度十分漫長,人力成本居 高不下。 以《夜輝姬物語》為例,製作成本為 50 億日元,總票房只有 51 億日元,連攤平成本都 只是剛好而已,更別說還要與電影院分潤(大約 50% )、宣傳。 上一部《風起》票房為 116 億日元,扣掉與電影院分成、宣傳行銷等成本外,以一部動 畫要製作十年,一位動畫師月薪 10 萬日元來看,300多名員工的吉卜力,光人事成本就 高達 36 億日元,就算作品達到 100 億日元的票房也稱不算賺錢。 三、工作室結構 在吉卜力的王國裡,整個王國都是宮崎駿、高畑勳的天下。動畫怎麼做,都由他們兩位決 定。兩位的意志在這個工作室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宮崎駿的專斷作風,在動畫界一直 飽受爭議。《魔女宅急便》導演片淵須直、《海潮之聲》導演望月智充、《貓的報恩》導 演森田宏幸等人,也都有和細田守類似的遭遇。 近日(8/26)被宮崎駿以玩笑方式點名的工作室接班人,《新世紀福音戰士》導演庵野秀 明也曾批評道:「吉卜力的存亡全繫於宮崎駿一人,完全沒有考慮到提攜後輩、教育後繼 者這件事。」業界人士也認為吉卜力至今仍無法培養出一位接班人,是宮崎駿咎由自取。 在日劇《王牌大律師 2 》中,動畫工作室老師對職員霸凌案件裡,老師專斷,對屬下不 信任、 對有才華的員工一味貶抑。這樣的劇情描寫,似乎有影射日本動畫界普遍階級意 識的味道。 因此吉卜力必須思考,下一代接班人的作風,是否還要像宮崎駿一樣專斷? 依照宮崎駿模式,宮崎駿退休之時就是吉卜力的終點。若不找接班人,勢必面臨結束的困 境。但若是培養多支團隊呢?工作室是否會更有生命力、延續力? 已經發展十分成熟的公司吉卜力,必須開始思考如何永續經營、繼續成長。也許就像各大 媒體流傳的,將動畫部門暫停,停下腳步想想未來,未嘗不是件好事。 我真心認為吉卜力的老一輩必須仔細熟思未來發展,調整工作室的運作模式,才能為世人 帶來源源不絕的作品。否則吉卜力將在宮崎駿、高畑勳退役的同時,響起落幕的鐘聲。 而反觀台灣動畫產業,可以說從未成功獨立發展過。從前的輝煌代工成績,為何會在今日 一蹶不振?要克服哪些困難才能夠破繭而出? 曾經的動畫代工王國 - 台灣 說到台灣著名的動畫,你是否只想的到《魔法阿嬤》、《海之傳說媽祖》?談到台灣動畫 ,你是不是認為台灣動畫產業已死,或者根本沒有活躍過? 台灣動畫發跡於 1940 年代。1950、60 年代開始大量引進技術,開啟台灣動畫產業序幕 。到了 1970 年代,日本動畫技術大幅發展,作品也越來越多。日本東映公司開始將許多 動畫外包給「台灣影人卡通公司」(之後在中日斷交的時代背景下解散)製作。 同樣在 1970 年代,台灣另一家宏廣公司幾乎一手包辦了當時美國迪士尼、漢納巴巴拉的 動畫,例如頑皮豹、小美人魚、泰山、花木蘭等等。在 1970、80 年代,台灣可說是全球 動畫代工的重鎮,幾乎製作了全球 1/3 的動畫。 台灣原創動畫發展不起來? 擁有動畫技術的台灣,除了開始自製動畫之外,也開始將熱門漫畫改編,如《烏龍院》。 但是類似的題材不久便不再新鮮,票房急劇下滑,使動畫製作團隊信心大減。 漫畫改編動畫的做法開始退潮。漫畫家蔡志忠也說:「如果連烏龍院拍成動畫都不能賺錢 ,那麼台灣拍本土動畫的市場,已經不存在了。」 而讓台灣自製動畫沒落的關鍵點在 1983 年。受到香港「老夫子」動畫的激勵下,宏廣也 改編 1950 年代的熱門漫畫《牛伯伯打游擊》成電影《牛伯伯牛小妹大破鑽石黨》,並角 逐金馬獎。 但最後獲得最佳卡通片獎的卻是泰威卡通與日本合作的《四神奇》。這與當初政府提倡本 土意識的理念有所出入,幾乎擊潰了台灣自製本土動畫的信心,使得台灣又走回動畫代工 之路。 第二個原因,蓬勃發展的歐美動畫作品,銷入台灣的數量十分可觀。這些外國動畫深受國 人喜愛,不僅改變了觀眾的胃口,更侵蝕了台灣自製動畫的市場。大家喜歡看迪士尼的作 品,喜歡看頑皮豹、摩登原始人的同時,漸漸忘記台灣還有牛伯伯了。 雖然台灣動畫產業也曾想自創作品,但是缺乏資金的團隊為了得到政府補助金,付出的代 價便是無法隨心所欲地發想故事。因為只有強調本土意識的作品才會獲得政府青睞、才會 得獎。這樣的規定使得劇本題材、創意大受限制,但為了獲得資金,製作團隊也只好配合 。 以往的台灣動畫往往無法將本土元素完好地融入到動畫中,反而像是刻意置入,使得作品 接受度不高、缺乏共鳴、吸引不了觀眾注意。台灣原創動畫最終都未得到好成績。這是導 致台灣原創動畫沒落的第三個原因。 最後,到了1990 年代,台灣經濟成長快速、工資逐漸上漲。中國、東南亞的薪資條件, 取代了台灣的成本優勢。台灣動畫製作公司開始出走中國。 台灣影人與宏廣相繼隕落,但兩家動畫公司的日式、美式風格,確實影響日後台灣動畫產 業。而藉由大量代工所打下的底子,成為台灣日後發展動畫的基礎。 台灣動畫環境不成熟 20 年後的今天,台灣動畫中小廠商雖然百家爭鳴、人才濟濟,卻仍無法推出享譽國際的 作品,帶動台灣文創產業。除了小家廠商資金不足,無法製作出與皮克斯匹敵的作品之外 ,台灣市場欠缺像美、日成熟的數位內容鑑價機制,使得動畫廠商不易取得資金。 就算有了優良的作品,但是台灣團隊行銷經驗不足,優秀作品無法被世界看見,投入的資 本無法轉換成票房,例如文瀾資訊與肯特動畫共同投資的《夢見》票房只有新台幣一百多 萬。 台灣政府保護政策薄弱,使得動畫內需市場小是另一項重要原因。政府在《強化電腦動畫 與數位遊戲輔導措施》中,期許「國產電視動畫影集播出率由 2006 年的 0.33% 提高為 2011 年的 10%」。相比起來,韓國的保護政策則是「強制」比例要達 50%,中國保護政 策也要求達到 60%。 以台灣的 momo 親子台為例,節目單中幾乎見不到本國製作的動畫。國內幼兒電視台傾向 購買國外動畫,例如熱門的日本卡通、便宜購入的中國動畫、在國外很流行的歐美動畫等 ,或是一再重播的舊作(北海小英雄、玩偶遊戲等等)以提高收視率。 台灣出產的動畫既沒有知名度,無法替電視台增加收視率,也沒有相對價格優勢,無法降 低成本。造成台灣動畫在國內電視台幾乎看不見蹤影的窘境。 有物作者,美國大學動畫教授 Chi-Feng 說:「我個人覺得台灣動畫發展不起來的原因, 是因為『台灣動畫』這個品牌吸引力不夠強。打個比方,要是你花 4000 元可以買到 Longchamp 的包包,你會看台灣品牌 2R 包包一眼嗎?雖然 2R 品質真的不差,但是品 牌魅力差距實在太大。」 品牌魅力的背後是什麼?是要有足夠資源製造傑出、有特色的作品,數量累積出來之後, 大家才會看見。台灣連「足夠的資源」這個前提都達不到,如何營造品牌魅力? 另外,模糊的政策也讓動畫業者摸不著頭緒,沒有統一方針的政策,使整個產業的發展模 式成為多頭馬車。3D 數位動畫公司導演張永昌(肯特):「我們常常講動漫產業,可是 漫畫是文化部,動畫卻是經濟部。所以動漫產業是跨部會的整合,當動畫不屬於文化部的 業務範疇,我們就很難運用到文化部相關的電影行銷應用的資源。」 向下扎根:培養台灣動畫人才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從經濟層面來看,台灣動畫製作人員工時長、薪資低。雖然台灣有提 供動畫相關課程的系所與學院,合計約五十多所學校。但是願意選擇投身動畫產業的人學 生卻很少,寧可往國外尋求更好的待遇和發展。 從教育層面來看,依據教育部規定,要有博士以上學位才能在台灣的大學任教;但動畫製 作注重的是實作與技術,注重理論研究的博士教師,恐怕無法提供學生產業所需的技能。 就算找到適當的老師,但台灣學校普遍對於動畫人才的培養、訓練多琢磨在技術傳授以及 軟體應用,對於培養學生的美感較不重視。因此作品的風格、原創性較不足。這些都是我 們無法發展動畫產業的背後原因。 看看日本的例子,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與勞務省的調查,日本國內動畫產業出現了三個問 題: 動畫製作人老年化 青年製作人缺乏培養機會 製作外包嚴重 為了維持日本動畫產業良性發展、確保新血加入,日本政府推動青年動畫製作者育成計劃 ,每年斥資 2 億日元,委託 4 家動畫公司,培養約 50 名青年製作人,以填補人才空缺 。 在今年七月初,日本角川集團 KADOKAWA 宣佈將以台灣為首站,陸續在亞洲設立動畫學院 。規劃教育課程有動畫製作、漫畫繪製、角色設計、卡片插畫師、小說寫作、聲優藝能課 程。目標是將日本的動漫創作經驗和技術分享給亞洲各國,期許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後孕育 出嶄新作品,促進亞洲地區動漫產業發展。 台灣也有同樣提供動畫課程服務的西基動畫創意學院。他們與台灣多所學校合作,如台南 科技大學、遠東科技大學等,希望培養台灣動畫人才。復興商工也積極與國內遊戲開發商 進行產學合作,教導動畫美術實作。另外也有多所大專院校成立動畫工作室,持續為動畫 產業投注心力。 看見台灣動畫的機會 一、募資平台 資金不足一直是做動畫害怕的事。連吉卜力都碰上了收支難平的問題,醞釀十年推出一部 動畫,換來不賣座的票房,將使得之後工作室營運出現困難。而在台灣,缺乏資金似乎已 經是大家習以為常的狀態。沒有足夠資金到位,作品品質與國外差距顯而易見。 多虧有了網路募資平台,使得懷有動畫夢的製作團隊,就算找不到投資人,也能在網路上 利用民眾小額募款完成作品。《夢見》、《七點半的太空人》的成功募資大家有目共睹, 另一部呂文忠導演的《精工小子》也在募資中。而楊仁賢導演的《桃蛙源記》則將在 10 月上映。 二、題材發想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吉卜力的電影取得如此好的成績? 我想是「聯想力」與「創造性」。 吉卜力幾乎每部動畫,都有十分吸引人的劇本,甚至傳達更深的意涵。像是魔法公主控訴 人類大肆破壞環境,最後受到大自然的反撲;霍爾的移動城堡則傳達了反戰的立場。 動畫是說故事的道具,重點在於"說故事的人",培養對生活體驗、對事物的觀察能力才 是重點。像宮崎駿在《神隱少女》中,描述河神吐出腳踏車,就是源自他年輕時參加清理 河道,清出自行車的體驗有關。 而過去台灣的動畫作品大多是將舊有故事改編,對觀眾來說了無新意。例如:蝴蝶夢-梁 山伯與祝英台、紅孩兒:決戰火焰山、海之傳說-媽祖。以台灣動畫《魔法阿嬤》為例, 整部動畫十分自然的呈現台灣民間信仰氛圍,不會讓人感覺是刻意塞入鬼神元素。 以台灣傳統民俗作為發想基礎,而延伸出的故事,更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 給政策制定者的建議 雖然台灣動畫產業現況與吉卜力遇到的問題有層次上的差距,但我們真的不能從吉卜力改 組動畫部門事件學到些什麼嗎? 吉卜力很會說故事,藉由累積對生活周遭的體會豐富自己的作品,是我們很好的學習對象 。而從他們因為專斷的內部管理,造成苦尋不到接班人的情形,我們則可以拿來當做團隊 經營模式的參考。 隨著數位科技進步、習得技術更加容易,台灣動畫似乎有慢慢活起來的趨勢。雖然仰賴政 府是一件很被動的事情,但是當一個經濟社會環境不適合產業發展時,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了。 台灣官員口口聲聲說要將數位產業列在經濟發展重點項目,但各項政策、各個機關卻又各 司其職、敷衍了事。請大刀闊斧的整頓部會工作內容,制定出明確、實質的政策。 另外,降低大學動畫教授的學位門檻,讓更有實做經驗的老師帶領學生。而在動畫公司缺 乏資金的問題上,政府可以協助尋找相關資源,鼓勵企業、民間參與投資。 最後,希望電視台對本土動畫的保護能夠更有魄力,讓台灣動畫能被台灣兒童看見。 公司營運不好是公司該檢討,但沒有培養出適合生存的產業環境,就是政府的責任了。 封面圖片:《夢見》官方粉絲頁 ※ 編輯: yhvhyod (114.45.61.113), 12/15/2015 21:02:11

12/15 21:04, , 4F
其實霹靂布袋戲的電影也算動畫電影
12/15 21:04, 4F
《奇人密碼》慘賠近2億 戲迷怒「四不像!」 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257255 (內文節錄) 成本耗資3億5000萬,結果票房慘澹,僅收2000萬,讓台灣布袋戲龍頭「霹靂」開春股價 跌停,甚至連帶影響共同出品的子公司「偶動漫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使總經理傅遜 祥以「個人生涯規劃」為由請辭。10日公布的財務報告書更顯示該片賠了1億9000萬。 劇本不能到位這問題實在太大了... ※ 編輯: yhvhyod (114.45.61.113), 12/15/2015 21:07:15

12/15 21:05, , 5F
鑑真大和尚也太強
12/15 21:05, 5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yhvhyod (114.45.61.113), 12/15/2015 21:07:50

12/15 21:09, , 6F
奇人那個問題又和一般的動畫不太一樣
12/15 21:09, 6F

12/15 21:10, , 7F
偶動漫說穿了就是個包裝紙 出不了國的
12/15 21:10, 7F

12/15 21:10, , 8F
本質上還是布袋戲 可是題材又和以前的火爆球王等作品一樣
12/15 21:10, 8F

12/15 21:11, , 9F
坐等雷亞
12/15 21:11, 9F

12/15 21:11, , 10F
全部都推給政府其實很不負責任,說的好像自己一點問題
12/15 21:11, 10F

12/15 21:11, , 11F
都沒有
12/15 21:11, 11F

12/15 21:11, , 12F
沒辦法讓既有的戲迷接受 對外非布袋戲客群又吃不開
12/15 21:11, 12F

12/15 21:11, , 13F
奇人慘不忍睹 只好拖狂刀出來救援
12/15 21:11, 13F

12/15 21:12, , 14F
最後下場就是像這樣慘賠收場 更別說圈子內各種傳言
12/15 21:12, 14F

12/15 21:13, , 15F
黃家太子想借奇人一舉奠定地位 想不到原形畢露
12/15 21:13, 15F

12/15 21:13, , 16F
上次聖石雖然也賠錢 可是對於國內市場推廣大有幫助
12/15 21:13, 16F

12/15 21:14, , 17F
戰艦-真大和尚 據說是一部能媲美 機動戰艦撫子的距作喔
12/15 21:14, 17F
給你錢 快點拍!

12/15 21:14, , 18F
這次奇人完全得不到任何效益 聽說連帶引來金主的不滿
12/15 21:14, 18F

12/15 21:14, , 19F
奇人為何很差 可以去布板找相關文
12/15 21:14, 19F

12/15 21:14, , 20F
黃家太子根本呵呵 自以為
12/15 21:14, 20F

12/15 21:14, , 21F
總之 我想霹靂短時間內不太可能有餘力再出電影了
12/15 21:14, 21F

12/15 21:16, , 22F
鑒真 日本真言宗祖師
12/15 21:16, 22F

12/15 21:19, , 23F
台灣動畫題材比想像中還侷限耶
12/15 21:19, 23F
不會啊?有《雨港基隆》在不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UsIS5rVysw

12/15 21:20, , 24F
因為沒錢啊 找金主要錢 金主當然會希望是有賺頭的題材
12/15 21:20, 24F

12/15 21:25, , 25F
【鑑真】團隊還不是代工轉型的
12/15 21:25, 25F

12/15 21:29, , 26F
還不是要靠慈濟 感恩師傅 讚嘆師傅
12/15 21:29, 26F

12/15 21:31, , 27F
不管用甚麼媒體 第一前提是要講個精彩的故事
12/15 21:31, 27F
同意 像是用鄭成功走東京闇鴉路線之類的(誤) ※ 編輯: yhvhyod (114.45.61.113), 12/15/2015 21:33:09

12/15 21:32, , 28F
宮崎駿快害死吉卜力了 我們的課本還在造神
12/15 21:32, 28F

12/15 21:35, , 29F
但人家該畫的部分都有畫阿 至少很難看到瑕疵
12/15 21:35, 29F

12/15 21:37, , 30F
看到宗教題材就不想看了
12/15 21:37, 30F

12/15 21:39, , 31F
人多才是對的
12/15 21:39, 31F

12/15 21:39, , 32F
鑑真大和尚題材棒啊,光是華人與日本佛教徒票房就能活了
12/15 21:39, 32F

12/15 21:40, , 33F
不能否認鑑真的生平故事,其實比大多數無病呻吟的動漫劇情
12/15 21:40, 33F

12/15 21:41, , 34F
精彩多了...
12/15 21:41, 34F

12/15 21:41, , 35F
說真的,只要品質好還是會有人去支持的
12/15 21:41, 35F

12/15 21:43, , 36F
不會動的婕兒小帕或是櫻花蝦,有聲音的雨港茉莉
12/15 21:43, 36F

12/15 21:43, , 37F
大家都聽過卻又有點陌生的人,而且沒有政治不正確
12/15 21:43, 37F

12/15 21:43, , 38F
並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沒有人去做
12/15 21:43, 38F

12/15 21:44, , 39F
鄭成功這種大家太熟了,又牽涉到政治問題,反而不是好題材
12/15 21:44, 39F

12/15 21:48, , 40F
感覺在台灣民俗信仰類的反而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題材
12/15 21:48, 40F

12/15 21:48, , 41F
把戲說台灣做成動畫如何XD
12/15 21:48, 41F

12/15 21:49, , 42F
鑑真可不是民俗信仰類啊 XD 又不是濟公媽祖土地公
12/15 21:49, 42F

12/15 21:49, , 43F
耳熟能詳就會覺得不新鮮 然後覺得像子供向作品
12/15 21:49, 43F
好的 綜合以上意見下一部作品就決定是鄭成功轉世成廟公的高中生女兒 以破除荷蘭總督的詛咒做為故事主軸 還跟轉世成黑道大老的巴冷公主發展出戀情 應該賣座吧? ※ 編輯: yhvhyod (114.45.61.113), 12/15/2015 22:08:43

12/15 22:05, , 44F
鑑真大和尚至少整體水準還在及格以上,加上有宗教加持
12/15 22:05, 44F

12/15 22:05, , 45F
還是那個老問題吧,有能力者沒錢沒權,有錢有權者又
12/15 22:05, 45F

12/15 22:05, , 46F
不願意放手讓有能力者去作,在加上人才不夠多...
12/15 22:05, 46F

12/15 22:06, , 47F
現在有多少家長肯讓小孩走那方面的學習呢?
12/15 22:06, 47F

12/15 22:24, , 48F
電影方面你的資金要回收就是要得到夠多目標族群的支持
12/15 22:24, 48F

12/15 22:24, , 49F
怎麼辦 突然有想看鑑真大和尚的感覺了XD
12/15 22:24, 49F

12/15 22:25, , 50F
就連日本也是要靠向的大眾化的市場所以宮老才一直被人提
12/15 22:25, 50F

12/15 22:26, , 51F
鑑真我在MOD看過,個人評價有75分左右
12/15 22:26, 51F

12/15 22:37, , 52F
鑑真還ok 但這是金主夠力的關係嗎xD
12/15 22:37, 52F

12/15 22:57, , 53F
推個 很值得一看的分析
12/15 22:57, 53F

12/15 23:05, , 54F
吉卜力部分有多所出入,有的是鈴木幹的卻讓宮崎背黑鍋了.
12/15 23:05, 54F

12/15 23:12, , 55F
除了雷亞外,做科幻動作題材的還有"重甲機神 Baryon".
12/15 23:12, 55F

12/15 23:15, , 56F

12/15 23:26, , 57F
一直把自己限制在傳統文化跟本土元素才是敗筆,矯揉造作
12/15 23:26, 57F

12/15 23:58, , 58F
保護主義是很智障的政策…只會養出井底之蛙
12/15 23:58, 58F

12/16 00:02, , 59F
不過重甲機神那個到底是想做TV還是劇場版到現在都不懂
12/16 00:02, 59F

12/16 00:21, , 60F
而且我還是無法認同重甲那個擺明自爽無視現實的背景
12/16 00:21, 60F
文章代碼(AID): #1MS12dPn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