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銀英便當表(4)[全劇透]

看板C_Chat作者 (())時間13年前 (2011/03/15 00:34),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推 Anail:最後那位的內情到底是怎樣呢?看不太懂 03/14 23:43 原著本身沒有確實證據。然後,根據楊從坎菲希拉筆記資料所得的猜測,米夏爾先是反帝 國的帝國端間諜頭目,這起碼提供他被殺的動機。如果他們兩位的猜測屬實,米夏爾先自 然是被得知其身分的人員所謀殺。 至於是誰,又是怎麼知道米夏爾先間諜頭目的身分呢?原作有暗示。 到了這個時期,就算是銀河帝國軍,也一定懷著極深的疑惑才對。軍方的機密是否洩露給 敵方了,這種疑惑,對交戰者來說是個永遠的惡夢。交戰失敗的一方,不肯承認自己的失 敗,一定是高聲指責有間諜的存在,來推卸自己的責任。像這種為自己打算的情況也是相 當常見,但如果嚴重到涉及全體的程度並且不止涉及私人的話,自然會促成軍方組織內部 的調查與稽核。 不論怎麼說,以一般來說也好,軍部內部的私性人脈,實在有必要加以通風。人脈如果黨 派化的話,等於是打開經由政變來奪權的大道一樣。就這點原因,帝國軍內部的稽查絕對 不會馬虎,而是能躲出這個稽查這網的米夏爾先的手腕非比尋常而已。 米夏爾先的存在被凸顯出來,可能就是在宇宙歷七四五年,帝國歷四三六年,「第二次迪 亞馬特會戰」之前沒多久的時期。得知這件事的帝國軍首腦們,一定是為之又驚又怒。對 於米夏爾先的憎恨和決心排除他的心意,固然是不可動搖,但卻不能將這件事公然化。由 於必須顧及軍方的名譽緣故,因此不希望讓內外都知道這個事實。知道這個事實的人只有 少數的一部份,而這其中也包括了哥歇爾上將。或者該說,哥歇爾上將是這個集團的中心 人物也許更正確。 在第二次迪亞馬特會戰開始前,哥歇爾上將對坎菲希拉上校說的那番意味深長的台詞,與 其說是代表其肅正之手已伸向了米夏爾先,還不如說根本就是故意要犯人著急也說不定。 以哥歇爾上將剛直的性格來說,這實在不像他的作為,但也許是在他性格的容許範圍內表 現出來的演技也說不定。不過,以結果來說,這個演技也只是白費力氣。 再補充一下所謂哥歇爾上將的演技。 繼續往前走的坎菲希拉,又碰見了一位高級軍官。這個人物,由一名像是副官的軍官陪同 ,正走出哥歇爾上將的房間。 這個人物是舒坦艾爾馬克中將。當時是三十八歲,看起來有點瘦,似乎是很有智慧但不太 容易相處的人。坎菲希拉向他敬禮後,默然的回禮,只有青灰色沉著的眼睛,留在年輕上 校的印象中。 等於是和舒坦艾爾馬克交替,坎菲希拉走進房間。 (中略) 「卿在配屬到這個艦隊之前,好像是擔任米夏爾先提督的助理是吧。」 「是的,由於同名的緣故,對我相當的照顧。」 坎菲希拉沒什麼心機的這麼回答了,但哥歇爾上將的表情,似乎還有什麼內情的樣子。 「哦,這樣的話很好。那麼米夏爾先提督是否將什麼重要的商談交代卿去進行呢?」 「不,並沒有交代過這類的事。」 「那麼,米夏爾先沒有任何鬼鬼崇崇的商談要卿去進行嘍?」 坎菲希拉嚥下一口口水。 「到底是指什麼事呢?請恕我無禮,閣下。下官實在無法把握閣下所說的話中含意。」 哥歇爾上將將嘴角往上吊。 「原來如此,就是什麼也不知道嗎?這樣的話也好,說了一些沒頭沒腦的話,不必放在心 上。」 上司都這麼說了,不應該再往下問了才對,但坎菲希拉卻不這麼做。看到這種眼神,哥歇 爾上將覺得似乎有必要再多說幾句似的。因此一副嫌麻煩的表情又繼續往下說:「坎菲希 拉上校,我在這次作戰結束回去之後,預定將擔任統帥部的重要職位,大概是次長吧。」 「恭喜您的榮升。」 坎菲希拉只能這麼回答。哥歇爾上將對部下的禮儀視若無睹繼續自己的話:「我嘛,是被 叫到統帥本部去當修理工的。統帥本部的天花板啦地板啦,似乎有不少漏洞在呢。」 「……」 「米夏爾先似乎很清楚這些漏洞的所在,大概有不少地方要他幫忙。對卿來說,也許會有 些不情願吧。」 哥歇爾上將停下來,對直挺挺站著的坎菲希拉投以銳利的一瞥,動動下顎示意他可以出去 了。當時尚未培養出什麼威嚴的坎菲希拉,以很不自然的姿勢向司令官敬禮之後退出房間 。在艦內通道上走著的坎菲希拉開始瞭解哥歇爾上將的話中所包含的可怕意味。 這至少表示哥歇爾上將知道米夏爾先私底下在做些什麼--雖然不見得有證據。 或許有人問,哥歇爾上將不是在第二次提亞馬特星域會戰陣亡嗎?那米夏爾先的死怎麼還 會跟他有關呢? 回頭看一下坎菲希拉走進哥歇爾上將的房間前,在門口遇到誰吧。 對,就是第二次提亞馬特星域會戰中唯一掩護友軍到最後才撤退的舒坦艾爾馬克中將。 在這時再度上場的,是被舉為帝國軍名將的豪沙.馮.舒坦艾爾馬克。根據坎菲希拉的記 憶,在第二次迪亞馬特會戰前,曾經看到他和副官一起走出哥歇爾上將的房間。他在那時 候到底和哥歇爾上將談了些什麼呢?舒坦艾爾馬克對出身平民的哥歇爾上將並不存在任何 的偏見或隔閡,而討厭貴族的哥歇爾也對他的才華和見識有極高的評價。如果超越理性或 計算的預知之掌,曾經撫過哥歇爾的心的話,哥歇爾有可能對舒坦艾爾馬克透露一些有關 戰後他必須處理的重大課題也說不定。而舒坦艾爾馬克在那個壯絕、被血迷醉似的一戰過 了六年之後,或許抓住了什麼可以再確認故人之言的事實也說不定。 不過又說回來,假使沒有證據,經歷「軍務省痛哭流涕的六十分鐘」,是不能處置將領的 。即使舒坦艾爾馬克知道,他又如何確認米夏爾先的不忠呢? 對此,看過一個很有趣的假說。看看同盟730年黨之一,善飲者柯布的死法吧。 翌年七五一年,於「帕蘭迪亞會戰」戰死。享年四十一歲。在這一戰,柯布的作戰指揮失 去以往任何一戰的精彩,單方面的被敵軍翻弄於股掌之間,吃完完全全的敗仗。戰死者人 數超過三十萬的大敗。 對比柯布過去的評價-- 柯布也是位值得讚賞的戰術家。對於賦與的戰術課題都能好好完成,對同盟軍的勝利非常 有貢獻,尤其是削減敗逃敵人的戰力,更是巧妙。 實在非常耐人尋味。即使不見得是優秀的戰略家(個人淺見,在林帕歐和托波洛之後,到楊 之間,同盟只有戰術家沒有戰略家),柯布在戰術方面的成就也是非凡。但為何會「單方面 的被敵軍翻弄於股掌之間」?這個假說是指,懷疑米夏爾先背叛的高層,為確認真假,故 意將假情報交給米夏爾先。因此,透過米夏爾先得到假情報的同盟軍,自然吃上大敗。藉 此確認米夏爾先確實背叛後的高層,自然可以安心清除米夏爾先。 至於舒坦艾爾馬克有沒有確實參與其中,已經不重要。他只要將從哥歇爾上將那裡得知的 消息向上級報告,後續事宜旁觀即可。然後,到底詳細殺害米夏爾先的過程是什麼?一樣 不重要,因為方法多得是。回頭看看這段吧。 這一天,和中將會晤的人只有舒坦艾爾馬克上將而已,但照記錄他是三點十五分離去的。 有人作證十四點左右有穿軍服的人物悄悄從參事官室走出來,但這等於是說當天踏進軍務 省的人全部都是嫌犯,所以根本一點用也沒有。舒坦艾爾馬克也接受了詢問,但沒有對調 查產生任何幫助。就這樣,經過長期的追查,到現在還找不出兇手。 這證實即使舒坦艾爾馬克知情,也不是他主動動手的。畢竟這種暗殺的事情,不需要一個 高官親自去做。 舒坦艾爾馬克不論是在職中或退役後,對於米夏爾先怪異的死完全三緘其口,連一言半字 都不曾提及過。他退役之後,直到安穩的去世為止,軍務省內部沒有發生過任何大規模的 間諜騷動,或是揭發這類活動的問題發生。 說實在的,揭發這種已經對國家造成巨大損失的諜報案,只會讓人心浮動。所以,什麼都 不說將米夏爾先解決掉,然後由時間讓其自然沉澱,也不是什麼壞主意。 ……不過,說到最後,還是要提醒一句。 以上全部都是假說。田中大神沒有給出更多的證據。 「沒有任何實際上的物證啊。雖然一切都很合理,也非常有說服力,但是不管怎麼說都只 是個假說而已。」 「要把這個假說變成定論,還要具備些什麼?」 對卡介倫的問題,楊還是很乾脆的回答:「更多的資料。」 連魔術師都只能猜測,我們當然更是只能猜測啦。信不信,看個人。 -- “聽好,我的孩子,是偉人的話,只要忠告一次就會反省。是普通人的話,重複諫言二次 也會改正。而即使是較不成材的人,被說了三次也就會重新考慮。如此卻仍不改變態度的 那種人,就可以置之罔顧了。” “不必做第四次的忠告嗎?” “因為到了第四次,不是被放逐、下獄,要不就是被殺。所謂的昏君就是如此。所以第四 次的忠告不僅會危害自己,還會讓對方多增罪過,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77.191

03/15 00:36, , 1F
中將有侍從官了, 少將只有侍從士 ^^
03/15 00:36, 1F

03/15 02:22, , 2F
推推~~這樣重貼一次好閱讀多了
03/15 02:22, 2F

03/16 01:51, , 3F
原來如此 以前小時候看不太懂也沒仔細看 要來複習一下了..
03/16 01:51, 3F

01/26 21:11, , 4F
噓 DaringDo: 測試
01/26 21:11, 4F
文章代碼(AID): #1DVaE0_m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DVaE0_m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