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生物遺傳 DNA 染色體 基因的比較

看板CS_TEACHER作者 (澈)時間15年前 (2008/09/25 20:06), 編輯推噓7(709)
留言1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1 (看更多)
DNA的全名叫作deoxyribonucleic acid 要明白其內部含意, 其實應該從deoxyribonucleic acid斷開! nucleic acid所指的是核酸 核酸是由很多個核苷酸(nucleotide)所組成, 而核苷酸呢~鏘鏘鏘鏘~ 則是我們所謂的含氮鹼基A、(T或U)、C、G其中一員 加上五碳糖(可能是deoxyribose或ribose)再加上焦磷酸根 所以不會有DNA既是單體又同時是聚合體的問題 因為DNA的單體就是核苷酸(在接deoxyribose時)! 一般而言,我們會說DNA是一個macromolecule(巨分子)或polymer(聚合物或聚合體) YuChHa老師所說的compound~您將它翻成化合物, 基本上我們不會去說DNA是化合物, 第一點, 就像我們不會說澱粉是化合物, 誠然它是由同一個單體所構成, 講起來也具有同一比例、同一物理性質暨化學性質~ 但我們會說它是聚合物! 就如同DNA也是一樣的~ 我們不太會去說他是"化合物"! 何況DNA上ATCG是亂跳的, 也不可能剛好維持一定的排列! 所以不會是化合物, 第二點, maybe您說的是類似像化學在討論活化能時 所講到的activated complex(翻成活化錯合物或活化複合物), 但complex這個字我們也不會放在巨分子化學時來討論。 再者,自從一開始有了DNA這個字 我們就將它視為個別染色體內所有遺傳物質的總和 至於DNA sequence的意思~ 講更囉唆一點就是:a sequence of DNA 再講學術一點就是:a succession of letters representing 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a real or hypothetical DNA molecule or strand 所以基本上它原始意指的就包含兩部份: 若是real的話,那基本上就等於基因了~ 若是hypothetical的話,那其實就是前文我所說的junk sequence了~ 所以DNA sequence≠DNA 且 DNA sequence∈DNA 倘若DNA沒有遺傳資訊 那DNA sequence更沒有遺傳資訊了 何況DNA sequence說不定剛好是junk sequence 若說生物學上不說DNA 那麼全世界的普生、分生課本都可以拿去燒了,真的........ 至於一段DNA要跟一段剛好比較小的基因去比 要這樣說當然是說得過去沒錯啦 但題幹沒指定,就形同加了不定冠詞 a 一個基因分子跟一個DNA巨分子比一目了然~ 硬要抓漏洞的話, 就好像我們說要問葡萄跟西瓜哪個重 硬要拿一顆葡萄和一小小片西瓜比 然後說明明西瓜重一樣... ※ 引述《YuChHa (一招打倒巨魔像)》之銘言: : 想問大家一下 : DNA 是甚麼的縮寫? : 我想應該是 deoxy-ribonucleic acid : 所以 DNA 是甚麼呢? : 就只是一個 compound (化合物) : 學術上 : 我不會講 DNA : 我會講 DNA sequence (DNA 序列) : 所以 DNA 有帶遺傳資訊嗎? : 很抱歉 : 生物上不會這樣說 : 我們會說是 DNA 序列帶有遺傳資訊 (而 DNA 是用來帶遺傳資訊的物質) : 所以我現在為國中 DNA 的敘述下定義 : 當說到 DNA 是遺傳物質時 我們是說 DNA 這個化合物是用來帶遺傳資訊的物質 : 當說到 DNA 帶有遺傳資訊 我們是說 DNA 序列帶有遺傳資訊 : 整個基因體的 DNA 序列 比一條染色體大 : 一條染色體上的 DNA 序列比染色體小 (缺了蛋白) : 但是 DNA 含量應該一樣多 : DNA 和基因 (一段 DNA 序列) 誰大? : 就要看你怎樣說? : 一段很長很長的 DNA 序列比你的基因大 : 一小段 DNA 序列可能比基因小 : 但是 : 國中生不需要知道這些 : 高中出題老師也不會出這種有爭議的題目 : 出了就送分 (大家都開心) : 至於學校老師怎樣教 : 我認同 老師說甚麼 你就寫甚麼答案 : 改分數的是老師 : 當然聽他的 : 他不爽給你分數 你死也要不到 : 他爽給你分 你不要還不行 : 以上!! : ※ 引述《ventusboy (澈)》之銘言: : : 為了炫耀我剛學會回覆文章這件事情~ : : 小弟我就囉唆地試著用我的表達方式 : : 來討論這件事情吧! : : DNA去氧核醣核酸是我們所謂的遺傳物質 : : 換句話說~ : : 所有有關親代要給子代的性狀資訊 : : 都記載在這裡面了! : : 再來我們來說染色質絲 : : 染色質絲是由DNA纏繞nucleosome而成→(所以染色體>DNA) : : (nucleosome就是數種組織蛋白、link protein等等"蛋白質"所構成) : : 這些染色質絲呢~ : : 平常"散佈"在細胞核中(嚴格說起來是核質中) : : 當個體進行細胞分裂時, : : ╭───────────────────────────────╮ : : │說到這個我也是很納悶, │ : : │因為細胞分裂分成有絲分裂(硬要講還有非典型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 : │但我實在不懂為什麼他們要把有絲分裂改名叫細胞分裂! │ : : ╰───────────────────────────────╯ : : 染色質絲會形成染色體狀~ : : 方便分裂時遺傳物質的轉移 : : 至於基因呢~基因位於長條DNA上→(所以DNA>基因) : : 基因是一段一段的 : : 這條DNA上呢~ : : 除了有效的基因~ : : 尚有一些沒有遺傳資訊的junk sequence(可以翻成廢物序列) : : 傳統上我們根據孟德爾的遺傳學 : : 國中生我們會給他一個觀念 : : 即:一個基因就是控制一個性狀 : : 但實際上後來我們發現遺傳並不一定是一對一 : : 也有可能是多對一 : : 其實有點像函數的fu(但不要推反函數嘿) : : 基因 性狀 : : ╭──╮ f ╭──╮ : : │ ─┼────────┼→ │ : : │ x │ 一對一 │ y │ : : │ │ 多對一 │ │ : : ╰──╯ ╰──╯ : : 比方像膚色、眼睛的顏色、身高等等的 : : 就是屬於多對基因控制一種性狀的例子 : : 所以更標準的說法是:一個或多個基因可以控制一種性狀→(所以性狀>基因) : : 最後最後! : : 回答bluert老師的問題~ : : 正確應該是染色體>DNA>基因沒錯! : : 回答shainn老師的問題~ : : 若考慮更完整情況~ : : 確實是DNA>性狀>基因沒錯! : : 這裡有一段不錯的論述: : : Each chromosome contains a very complex molecule called DNA. : : The DNA molecule contains genes, which direct how proteins made of amino acids : : are produced in the bod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5.129.117

09/25 21:41, , 1F
看CS長知識...XD...太專業了....
09/25 21:41, 1F

09/25 21:54, , 2F
我覺得想一想怎麼教懂國中生比較實在..><~
09/25 21:54, 2F

09/25 22:32, , 3F
CS 很多東西是錯的!!
09/25 22:32, 3F

09/25 22:35, , 4F
請樓上老師指點哪邊錯 + 是錯了多少讓你覺得"很多是錯的"
09/25 22:35, 4F

09/25 22:43, , 5F
我看成 CSI I am sorry.
09/25 22:43, 5F

09/25 22:45, , 6F
你也不要這樣嚇人 XD 想說CS版是什麼什麼錯很多了 哈哈
09/25 22:45, 6F

09/25 22:49, , 7F
先和 ventusboy 說聲抱歉 我對於這些觀念很固執
09/25 22:49, 7F

09/25 22:50, , 8F
DNA 很多書都各自講自己的
09/25 22:50, 8F

09/25 22:51, , 9F
所以 我同意 T大說的
09/25 22:51, 9F

09/26 00:11, , 10F
其實我為了這件事情勞動全系...同學ㄚ學長ㄚ助教
09/26 00:11, 10F

09/26 00:12, , 11F
都被我家來討論...所以對學問我也是固執的吧!哈>///<
09/26 00:12, 11F

09/26 00:18, , 12F
相信眾人的知識一定比我強很多!!
09/26 00:18, 12F

09/26 00:19, , 13F
有時候想得多反而做不了題目,要自我退化
09/26 00:19, 13F

09/26 00:20, , 14F
最討厭的是賣弄文字的題目
09/26 00:20, 14F

09/26 00:48, , 15F
所以一路考試上來的人都學會一套~知道這題是該自我退話
09/26 00:48, 15F

09/26 00:48, , 16F
另一題可能在賣弄文字要仔細看...考試和做學問不同啊~~~
09/26 00:48, 16F
文章代碼(AID): #18stxNWH (CS_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8stxNWH (CS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