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 資訊管理學 9648020

看板CSMU-HSA96作者 (妖花)時間16年前 (2008/06/04 22: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請說明TQIP為何?列舉3個指標並說明其定義。 『台灣醫療品質指標計畫』(Taiwan Quality Indicator Project簡稱TQIP) 醫療品質指標計畫(QIP)有別於一般常用的品質管理工具,其特性簡介如下: 一、臨床性品質指標:與病人照護醫療專業面直接攸關之指標系統,該指標計畫的推行需 要醫師的參與,希望能引起臨床醫師對持續性品質改善的關注, 進而提供臨床醫療行為和醫院臨床相關管理系統改善之參考。 二、指標內容:分為急性照護、長期照護、精神照護和居家照護指標等四類,台灣目前除 居家照護指標尚未導入外,其餘三類指標已分別導入推行。各該類別指 標依指標性質和臨床範疇分為若干指標群組,其中急性照護指標共22個指 標群組,總計有472個細項指標,精神照護指標共9個指標群組,總計有126 個細項指標,長期照護共6個指標群組,總計有68個細項指標。 三、過程面和結果面指標:過程面指標如加護病房醫療裝置、外科預防性抗生素使用、 剖腹產、約束等指標屬之。結果面指標又分為二大群,一類 是非預期醫療處置狀態,如非計畫性重返急診、住院、手術 室、加護病房等;另一類則為不良處置結果如感染、跌倒、 死亡之監測等。 四、醫院層級(Hospital level)之指標資料:收集醫院整體資料,不收集病人個案之個 別資料,經由醫院層級資料之長期監控,評估醫療照護的適切性及尋求品 質空間。不過,為協助醫院於進行內檢討時能確切分析原因,進而改變醫療 療行為和臨床相關之管理系統。 五、指標數字不直接反應品質:QIP指標數據是參加醫院依其需要,選定指標細項,自行提 報醫院層級之指標資料,數字的表現可能為多重原因造成,僅能客觀呈現 臨床成效結果,但不提供價值判斷,「品質」必須由使用者考量自身特質 後賦予解讀。 六、以內部改善為目的:QIP指標數據既然不直接反應品質,自然不適合用來作個別醫院 品質之外部評比。況且一旦以醫院自行提報之數字來判定品質好壞,亟容 易引導醫院操弄數字,以符合外界的需求,而失去醫院內部持續自省、精 進品質的動力。因此,醫療品質指標計畫嚴守各醫院提報資料的保密性, 也不作為外部管理工具,即是期望營造互信的基礎,與共同學習成長的文 化,促使參加醫院誠信提報資料,以達內部改善的目的。 ◎臨床指標:臨床指標是指對病人醫療照護在某一構面上數量化之測量,其可視為 偵測、評估改善醫療照護品質與適當性的依據。 * 急性照護指標: A2.2C 分子定義:1.停留時間小於兩小時或大於四小時急診病患 2.未在急診掛號之病患 3.於急診床觀察之病患 4.其他處置結果之病患 分母定義:1.停留時間小於兩小時或大於四小時急診病患 2.未到急診掛號之病患 3.於急診觀察之病患 4.到院時已死亡(DOA)病患 *預防性照護指標: 兒童健檢:生下第一年應至少量四次體重,並用生長曲線表或年齡/性別百分位表 記錄。 *長期照護指標:藥物治療,需長期性觀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8.142.241
文章代碼(AID): #18Hga-1K (CSMU-HSA96)
文章代碼(AID): #18Hga-1K (CSMU-HSA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