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與巴黎的不解之緣 (轉載自中時網路)

看板CSCM作者 (重新開始)時間22年前 (2001/11/15 20: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拿破崙曾說:「我是法國的皇帝,我不只要巴黎成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並且 要是曾經存在過最美麗的城市」。以此標準來看,拿破崙在都市建設的成就,不及 他的姪子-拿破崙三世的貢獻,但十九世紀的巴黎,是由他們叔姪倆共謀巴黎城市 的建構,則是歷史肯定的事實。 照今天的標準,拿破崙是一個旅行家。他一輩子幾乎都在旅行,從科西嘉到莫 斯科到埃及、直到滑鐵盧才畫下了句號。當然,他的旅行是為了戰爭。但拿破崙最 重要的行跡,在今天的巴黎,仍存留甚多,使得我們要在這座世界首都中的首都, 安排憑弔拿破崙之旅的行程,幾乎可以把巴黎的重要地區踏遍,從他加冕的聖母院 、下令建造的凱旋門,直至最後的安息地-傷兵院的圓頂教堂等等地點,可說是名 人伴名城。  甚至,今天巴黎城市的格局,也是在拿破崙姪子-拿破崙三世的時代,所進行改 造而建立起現代城市的基礎。有人說,十九世紀的巴黎,就是由拿氏叔姪兩人所操 控,不論是政治或都市皆然。而拿破崙曾宣示要造就巴黎成為一座最美麗的城市, 基本上,是由他的姪子來達成。拿破崙對巴黎的影響是興建噴水池、凱旋門等項目 ,以及設立地下水道、潔淨的都市供水、設置屠宰場、墓地等專區,他的城市建造 ,以標記他個人功勞的性質為主,讓人們知道他的功績,即使處於二十一世紀的今 天,都處處可見拿破崙的影子。   拿破崙著意將巴黎興建成羅馬般,有許多噴水池的都城,從一八0六年起設置 了五十六座噴水池,多數直到今天仍是可用之泉。拿破崙期望藉此以象徵勝利,因 為他常常開戰,期望有好兆頭。此外,他也致力於都市的建設,闢馬路、建橋樑、 建造紀念型建築,如凱旋門、馬德蓮教堂,也整修羅浮宮。   而拿破崙為巴黎所塑造的城市奇蹟,則是在拿破崙三世擴建協和廣場時,矗立 起由拿破崙征戰埃及時所攜回已有三千兩百年歷史的方尖碑,這個拿破崙當作戰利 品的異域象徵,已成為巴黎軸線-香榭里舍大道的節點空間與地標象徵,每年的七 月十四日國慶遊行或閱兵,方尖碑的協和廣場成為起始點,與此遙遙相對的凱旋門 則是由他下令於一八0五年新建。巴黎首都首要大道,兩端皆由拿破崙的因緣而界 定出其軸線與節點的關係。   凱旋門是巴黎的首要核心空間,一般人想到巴黎,腦海浮現的空間意象即為凱 旋門,也許加上香謝里舍大道,或者羅浮宮、巴黎鐵塔等等建築體,但如無凱旋門 的巴黎印象,一般公認這是印象破碎的巴黎。   凱旋門位於星辰廣場(也稱戴高樂廣場)的圓環中心,四週環繞著十二條放射 狀的大道,是全世界最壯觀的都市景觀,也是一般所稱巴洛克式都市計畫的原形。 藉由焦點透視原理的都市操作模式,位於圓環核心的紀念性建築,將是各方透視的 焦點,當中最重要的一條街道即為香榭里舍大道,該大道也為巴黎的商業與政治匯 集之處,沿著不遠處的聖多諾黑路為法國總統府的艾麗榭宮,同時外國使領館也聚 集於香榭大道上。   當然,凱旋門完工時,只是香榭里舍大道的盡頭,也就是端景建築,不是今天 所見的這種萬夫莫敵的佈局。會是匯聚十二條呈放射狀道路的核心原點,這種大氣 勢的佈局,是歷經其姪子-拿破崙三世所委命歐斯曼男爵規劃的大巴黎的都市計畫 所設想而定,並直至戴高樂時代才完全成形。 -- 劍魔獨孤求敗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 殺盡仇寇 敗盡英雄 天下更無抗手 無可奈何 惟隱居深谷 以鵰為友 嗚呼 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 誠寂寥難堪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03.74.200.135
文章代碼(AID): #xyxYw00 (CSCM)
文章代碼(AID): #xyxYw00 (CS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