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Win Shares 區

看板CPBL作者 (test)時間20年前 (2004/04/22 15:4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mengju (KEVIN)》之銘言: : 是不是在生涯peak的幾年對win share的影響最大 對 但是這在中華職棒比在mlb更明顯 原因在於生涯年數 mlb排名前面的幾乎都是出賽十年十五年以上的 長度peak兼具 年輕好手即使超猛 也要打好幾年才能慢慢追上 因為生涯WS差太多 但是中職的排行榜前幾名裡面 陳義信打六年 黃平洋跟鷹俠四年出頭 德伍王漢都是三年 而打得最久的羅敏卿陳政賢二人則是有長度但是peak不高 只有黃忠義既打得久 又出現過一次MVP level 因此像彭政閔這種超猛的 光靠三年peak就可以把名次拉到很高 雖然彭今年只是第四年 不過要是今年繼續猛下去, 就是連三年最高分了 (2002年並列第一) : 假設彭政閔今年或明年初拿下史上排行第一名 : 以後成績只在平均水準 或只是明星級成績 不是MVP成績 : 假設以後其他人都peak都沒這麼好 那他的分數也不會掉到第二名嗎 很難說 因為他入中職以來 大部分時間都在聯盟的最高峰水準 如果之後他變成 just a solid player 的成績 雖然生涯WS增加, peak不變, 但是每年平均下降 結果總分可能會差不了多少 我算了一下 (假設之後三年全勤) 假設他今年最後WS=35, 在今年最後幾場中登上第一名, 則總分是78.06 然後明年跟後年都是 WS=12 (solid but below all-star), 總分會變成 81.55 增加一點點而已 若再打三年都是 WS=12, 總分變成 82.94, 增加更少 若將這假設成績跟陳義信的一起比也許會更清楚 由高排到低 彭: 35, 29, 19, 12, 12, 6, 共113 陳: 29, 27, 20, 16, 11, 10, 共113 相同的生涯WS, 年平均應該也差不多, 彭贏在peak 當然 近幾年的聯盟整體水準跟陳義信時代有差別 但是究竟差多少 可能就要另外分析了 Bill James 排名的時候也不是只看算出來的分數 而是還有加上一些主觀因素 例如二戰期間的選手成績有被他往下拉一些 如果最後算出來彭只比陳多一點點 我還是會認為陳應該排在上面 但如果彭繼續稱霸中職多年 那就沒什麼好考慮的了 類似的例子在mlb有連猛三年的 Pujols 假如說他今年表現跟前三年的平均差不多, 而且一直守一壘 則光靠五年成績 就可以上升到史上一壘手的大約第十五名 跟已經500hr的 Palmeiro 差不多位置 再舉一個已經退休但是很有名的例子: Sandy Koufax 雖然投十年以上, 但他的名次幾乎就是靠退休之前那六年拼出來的 史上前十五名的投手 : 所以生涯累計成績在win share系統不是非常重要的考量 : 可以這樣說嗎 排名時考慮四項分數 生涯, 三年peak, 五年連續peak, 年平均 四項同等重要 如之前所說的 現在看起來好像peak比較重要 只不過是因為中職還沒有出現過四項都在聯盟頂尖的人 中職只打了十四年多 當然沒幾個人可以連續好幾年dominate整個聯盟 時間拉長一點 才會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代表人物 就像是mlb裡 零零年代的Walter Johnson 一零年代的Ty Cobb 二零年代的Babe 三零年代的Lefty Grove 四零年代的Ted Williams 伍零年代的Mickey Mantle etc 排行榜前幾名不太會有好幾個人是出現在同一年代的 -- Win Shares (暫譯為勝利貢獻指數) 是由專門研究棒球統計分析的 Bill James 所提 出用來衡量棒球選手整體價值的一套系統, 用來估算選手的攻守整體價值以及歷史排 名. 我將原公式作了些許的調整與取捨, 以用來計算中華職棒史的球員排名. 相關文章放在 http://winshares.blogspot.com 以及 ptt BBS 站 CPBL板精華區 歡迎來信指教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6.71.86.204

推 208.58.65.117 04/22, , 1F
茅塞頓開:)
推 208.58.65.117 04/22, 1F
※ 編輯: Debugger 來自: 66.71.86.204 (04/26 11:50)
文章代碼(AID): #10XtYzX7 (CPBL)
文章代碼(AID): #10XtYzX7 (CP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