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從本壘板後到大銀幕前──棒球電影趣談

看板CLUB_KABA作者 (丹心何懼鬼森森)時間19年前 (2004/10/29 22:2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很高興今天能和你於我爹爹的辦公室巧遇 還承你說要幫著一起訂金馬影展的片 我很喜歡棒球 既來貴寶地 就送你一個和棒球有關的圖吧 你的版實在少了點BB的畫圖色彩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 apang&icfh ※ 引述《Andersheit (紮實的過日子)》之銘言: : 從本壘板後到大銀幕前──棒球電影趣談 : 複製羊 : -------------------------------------------------------------------------------- : 隨著奧運賽事的開打,幾個酷愛棒球的朋友也也開始呈現瘋魔狀態,e-mail轉來寄去,全 : 都是關於中華隊戰力分析、徐總和球員的調整調度、各國球力評估…,不管明天是否早上 : 八點要上班,守著電視看到凌晨三、四點,就是為了要為中華隊加油!其實,棒球的魔力 : 早已讓它不僅只是一場場比賽運動而已,當象徵中華民國的旗幟在球場上飄揚,即使那不 : 是國旗,你也彷彿可以看到背後凝聚的國家認同,當中華隊對上「宿敵」日本,你也彷彿 : 可以聽出加油吶喊背後的民族尊嚴。棒球比賽絕對不只是一場運動競賽,而承載著著背後 : 更複雜的意蘊。 : 雖然台灣愛好棒球的人口為數眾多,職棒運動也在去年中華職棒、台灣大聯盟合併後,發 : 展得更為蓬勃,可是以棒球為主題電影卻屈指可數,除了以王貞治為題的《感恩歲月》, : 和紀錄片《紅葉傳奇》、《冠軍之後》之外,國內喜歡棒球電影的人也只好看看洋人出品 : 的「舶來品」解解饞了,反正聊勝於無嘛! : *美國棒球電影:家庭、團體至上 : 以美國職棒為題材的電影,可以說是棒球電影中的最大宗,而美國大聯盟也可說是全球發 : 展歷史最悠久的職棒聯盟,自1869年成立世界第一個職棒隊辛辛那提隊之後,各州也各自 : 成立職棒隊伍,並組成各種不同的聯盟,在聯盟的運作下,捧出了數以百計的棒球明星, : 從永遠的全壘打王貝比魯斯(Babe Ruth)到今年五月以四十歲高齡投出完全比賽的Randy : Johnson,其實職棒正如同電影一般,不斷地在球場裡上演著他們的故事。 : 細看美國棒球電影,我們其實不難發現「家庭」、「團體」價值經常成為此類電影追尋的 : 關鍵,這或許與棒球運動著重團體默契與和諧有很大的關係。因此,不論是根據真人真事 : 拍攝而成的球星傳記電影,或是訴諸溫馨勵志的個人英雄塑造,家庭、團體的和諧價值, : 往往才是推動一切的最主要動力。以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主演的《心靈投手》( : The Rookie)為例,影片根據馬林魚隊吉姆莫瑞斯(Jim Morris)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 片中一方面敘述了他如何以三十五歲高齡,打進大聯盟、完成了自己夢想的奇蹟過程,另 : 一方面也藉由吉姆與妻子、父親的互動,帶入家庭價值與個人成就之間兩難的討論,在看 : 似毫無希望的賽事旅程間,棒球選手該如何決定要放棄還是繼續,他們所面臨的個人抉擇 : ,或許也點出了許多人內心的掙扎與無奈。 : 此外,根據1919年美國大聯盟世界賽中,芝加哥白襪隊集體放水醜聞的「黑襪事件」拍攝 : 而成的《陰謀秘戰》(Eight Men out),則是以棒球比賽的賭博的問題作為全片的焦點 : 重心,影片一方面帶領觀眾回到那個球比賽賭博風氣盛行的年代,呈現出當時的時代氛圍 : ;另一方面則透過幾個主要人物的心理、家庭關係的細膩描述,讓我們看到犯罪背後的無 : 能為力與無奈,雖然片尾所有涉及賭博受賄事件的球員,一如史實,難逃終身禁賽的命運 : ,但是藉由片中對於個人原則、同儕壓力、團體價值等複雜關係的描述,也讓本片帶有濃 : 厚的同情與翻案意味。 : *球迷的夢想與渴望 : 相較於真人真事棒球電影的嚴肅探討,好萊塢的棒球電影中,還有一種充滿幻想和奇蹟的 : 「夢幻棒球片」,是在單純的比賽之外,添加了許多奇妙的想像和人們的願望,充滿了童 : 趣式的娛樂性。像是《夢幻成真》(Field of Dreams)和《魔幻大聯盟》都屬於此類影片 : 的夢幻代表。 : 在《夢幻成真》中,由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飾演的農場主人,像是受了神的感 : 召和指示似的,不顧家人的反對將自己的農場改為棒球場,好讓上了天堂的球員們能有打 : 球的地方,並且再次擁有他們的「天堂聯盟」,全片在想像之餘,更流露出濃濃的懷舊之 : 情,懷念那些曾經風光一時的職棒明星們,並且回應了所有球迷心底的渴望──那些曾經 : 瘋狂崇拜過的球員們,就算上了天堂也還是會繼續打棒球的,所以如果上了天堂,仍是有 : 機會看棒球的! : 而在《魔幻大聯盟》(Angels in the Outfield)裡,甚至連天使都會下凡參加棒球比賽 : 。故事敘述一群天使為了幫助小男孩羅傑能夠與親生父親團聚,因而努力幫助加洲天使棒 : 球隊能贏得聯盟賽,因為只要他們勝了,羅傑父子就可以團聚了。在天使的幫助之下,球 : 員們紛紛產生神力,就連標示板都可以移動,讓界外球變成全壘打,全片就在這種神話式 : 的奇蹟和球場上的趣味交相作用之下,成為一部逗趣幽默的棒球奇想。而在狂想的背後, : 我們也可以看到推動一切神話發生的,正是小男孩與球員們,對家庭、團隊關係的重視與 : 渴望。 : 除了對於個人或家庭價值的探討,部分棒球電影往往也呈現了對於棒球運動(尤其是美國 : 職棒)各個不同面向的呈現,或以誇張而類型化的方式嘲諷,或以感性而溫馨的方式感嘆 : ,讓觀眾看到了精彩的球技表現背後的苦悶與辛酸。 : *棒球世界的類型化反映 : 走幽默逗趣路線的喜劇系列《大聯盟》(Major League),即以較誇張喜鬧的方式切入, : 敘述經營者為了遷徙球隊,所以故意找來一些過氣或默默無名的球員,想要輸掉比賽,誰 : 知球員們反倒各出奇招,最後還奪得聯盟賽的冠軍,反將經營者一軍。片中藉由球隊經營 : 者與球員間的微妙關係的描述,也反映了職業運動現實而殘酷的一面,以及老將和板凳球 : 員的悲哀。 : 由於職棒比賽是長年的轉戰各地,這對球員來說不但是體力上的挑戰,更是在考驗個人持 : 續棒球生命的能力,片中由湯姆貝林傑(Tom Berenger)所飾演的老補手傑克正是最典型 : 例子,雖然擁有老練豐富的經驗,但卻也限於體力、年歲的老邁,而面臨了個人棒球生涯 : 發展上的瓶頸,雖然在劇末以及《大聯盟Ⅱ決戰大反攻》裡,傑克已成功地轉任教練一職 : ,但又有多少教練的空缺可以容納每年自場上退下來的無數球員呢? : 這個現實的競爭問題同樣出現在《百萬金臂》(Bull Durbam)這部片中,由凱文科斯納 : 飾演的老補手也同樣面臨了去留問題,卻只能在地方和小聯盟創造紀錄,片中並且安排了 : 由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飾演的新銳投手一角做為對照,看起來沒什麼大腦的他, : 凡事都要靠凱文科斯納指導,但最後卻憑著年輕的本錢和體力,進入大聯盟投球,並成為 : 閃亮的職棒明星,雖然片尾凱文還是在小球賽裡締造了個人新紀錄,並且贏得美人歸,但 : 是兩相比較之下,影片仍流露出對這些老球員的感歎與悲哀。 : 此外,由女導演潘妮馬歇爾(Penny Marshall)執導的《紅粉聯盟》(A League of Thei : r Own),則是另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全片以記述二次大戰期間所成立的女子棒球聯盟 : 為題,描繪當時女子棒球員的心路歷程,並運用女性導演特有的細膩風格,將女性棒球運 : 動的發展興衰,隱然與戰後女權運動的興起和女性社會關係角色的轉變加以結合對比,運 : 動真的是不分性別、年齡、身份、階級、膚色……的嗎?《紅粉聯盟》從性別的角度切入 : ,賦予棒球運動更豐富的思索空間。 : 棒球真的只是一場「運動」而已嗎?看完這些棒球電影,相信可以讓我們發現更多隱藏在 : 球場背後的深層趣味思索。 : -------------------------------------------------------------------------------- : 發表於小電影主義第 256 期 -- 本無第二 寧是唯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232.34

211.23.191.26 10/30, , 1F
會缺乏顏色的原因是板主不會用控制碼:p
211.23.191.26 10/30, 1F
文章代碼(AID): #11WbB8mX (CLUB_KABA)
文章代碼(AID): #11WbB8mX (CLUB_K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