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公告] 武術營事件

看板CKCMAC作者 (search)時間15年前 (2009/08/05 05:4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ttttttt96 (億仔~~)》之銘言: : 看完了各位學長的回應,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在這邊說一點話 當然能,學弟願意利用時間上b陪老人聊天,當然是好事啦,有什麼不能說呢? 再者,客觀討論兩邊(家族、ptt社板)介面,竊以為bbs打字回應互動,還是較為方便。 : 我是63屆副社長林明億 : 我已在家族發了5篇文章陳述當天的事情 : 然後,似乎有幾位學長傾向於聽信片面之詞? : 我相信我在家族所發的文章會為我惹來非議 : 然而這才是事實 林學第、你的文章我看過了,很用心也很懇切。學長絕對不會只聽信片面之詞。 但是,學長兩邊說明文章看完,總算放下心中一塊大石頭,因為看起來存粹只是溝通 不良造成的誤解而已。馬學弟及其他非當屆學長能特地撥冗返校給點意見,這份對國術社 的熱情和用心,馬齒徒長的路人學長我便辦不到,在動機與行為上,大夥兒都應當給 予肯定,不是嗎? : 之所以長 : 是因為希望將一些含糊帶過的東西講明白 : 說清楚 : 使學長們不會因為誤信片面之詞而導致一些情況的發生 看完文章,我想馬學弟的出發點和行為,立意還是以他本身的心得經驗,來斧正你們 在練拳方面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唯一的問題僅是在於犯了一般滿腔熱血的人都常犯的 錯誤,那便是「交淺言深」,下面的一點經驗、想法,也分享給馬學弟參考,歡迎在校 學弟及大夥一起討論看看: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加上稟志練拳的人多半具赤誠、思無邪的人格特質, 加上大夥兒離開建中國術社後到各大學可能各種因緣際會,得見其他各類流派國術、 甚至東西洋格鬥技特長、風格,甚至引以為著迷、深入學習,這些都人之常情,就算是 大學繼續練韓門、長洪、年齡、心智的差異,拳齡經驗長短的落差,當然虛長幾歲的學長 會對你們當下的拳架意見很多,這種意見、歧異甚至批判「居間並無好壞、對錯、高下」 虛心聰明點的,抓住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納為己修便是。 聽到聽不進去耳朵會長包皮的,觀念差異甚大的,左耳進右耳出,事過雲淡風清。 也許馬學弟在措辭上有衝動、不當之處,那也是人之常情,心直口快使然。 我個人是覺得:不管是面對武術經驗分享,還是將來上大學、出社會面對同儕競爭, 人言人語,你挑有用的聽就好,大家都唸建中,應都具備自由理性的思辯能力, 你不用盲目服從任何無理的教條意識型態,但應能體恤當天返校學長拳拳熱情。 若你覺得學長分享經驗的措辭不佳、甚至詆毀到謝師兄,你大可當場斧正、討論 我也認同尊師重道是武人的基本美德。 也不用事後延燒至今(當然我強調;就我來看、武術營事件真的是小事啦!) 但如果因為學長的嚴厲措辭批判,變讓你們持武向學的心產生動搖,那請冷靜思考 到底人家的批判有沒有道理,自己是否仍有進步的空間。如果沒道理,你們會沮喪嗎? 如果有道理,那就是有用的東西,又給了自己另向思考、進步的空間。 這也是拳諺裡講的:「賢師莫若訪友妙」藉由不同武友間的競合、試手、切磋甚至實戰 心得分享,都可以讓你們看見更多、更完整的武學面向。 如過說,馬學弟特地撥空回建中刁你們樁步,經傳達(就算你們百分百傳達的是事實) 後,仍遭謝師兄、甚至陳教練認為是挑釁、踢館、忘本。甚至謝師兄在國術社網誌上講明 今後離校學長要指教學弟,須得他在場。 那是否會間接造成,任何熱心學長返校,想分享經驗心得的,都須冒著「侵犯謝師兄」 教學指導主權的疑慮?講直了點,往後離校的老屁股,誰要回去背這種黑鍋呢? 那損失最大的,又會是在校學弟、還是離校學長,往年來融洽的在學、離校社員關係 是否會出現危機?〈老實說,近幾屆跟老人的互動是淡泊很多啦〉 事緩則圓,若求藝心純精進,逆境挫折本當家常便飯,簡單說,學長幾年來微薄的進步 關鍵及契機,往往都是建立在對打遭強敵挫敗之下,我自己想法:連進醫院舊傷纏身都 不算重要了,因為藉由互動、學習、虛心、又讓我看見進步的路線。 反過來看,就幾句話而已,如果馬學弟仍有心,專程向謝師兄解釋清楚便可。 小弟上面仍有很多學長,斗膽建言並非想當和事老、僅心中一點感觸不吐不快。 想當年我們這幾屆、畢業的學長返校交流。彼此間拳頭熱烈的往對方身上臉龐招呼 大夥兒還是其熱融融,也不至於發生誰打了誰,就因誰練什麼「他派武術」 便有挑釁、踢館的糾紛產生,更何況只是一句話呢? 俗話說:江湖武林一脈、更何況曾有緣同屬一門。用的到老人的地方,應屆學弟請盡量 開口。歡迎大夥多討論 : 最後,我想送各位學長一句話 : 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 切勿妄下定論 : 言盡於此 : 謝謝 給學第一點意見「送一句話」根小弟微薄社會浪盪經驗,是一句很不客氣的話。 懂台語的學弟都知道「送你一句話」通常代表什麼意思,後面還可以外掛 「地球是圓的..」「走久會相遇」「給林盃小心.(..後面自己填)」 學長當天不在場,當然不了解兩造發生何事、我們三方也不可能藉由動動手指、打打字 便還原真相,這是一定的。我發文僅是提供、分享意見,讓大家討論看看。並非老人 或我說的話就是定論(天大冤枉,你們現在小朋友看文章的觀點很怪...) 畢竟有糾紛前因是事實,但是,解決問題、化解糾紛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另個意見是「言盡於此」感覺是給沽惡不桀匪類、或執迷不悟朽木的警告發語詞... 發文使用時機通常是上對下、或善對惡、賢對奸佞之呼告,學長縱不肖 ,似乎也受不起這兩句話吧! ※歡迎在校學弟多上b討論,本文同步轉錄家族。 ------------------------------------------- 以後還是每年火鍋會返校就好...... 以下觀點學長認為很不錯,分享給大家參考 孫存周文集:國術之被人輕視,實亦咎由自取,勿只責人之不注重也。其所以被人 輕視之點,雖人言人殊,要之不外三點: (一)自相傾軋,自謂拳術秘密; (二)派別之爭,排除異己; (三)自謂占在提倡國術前線領導大眾者,每以破除門派意見為口頭禪,然視其著作論文 皆排除異己為能事。 有此三點,皆足起人之疑而與人一輕視之機。今雖得參加全運會,然前途仍未可樂觀也 。繼又雲,今國術界門派之見尤甚昔日,餘問何以 見之,曰昔日不過個是其是而已,今 日攻擊他人則著之言論刊之雜誌,且有破口大罵者,不責自己,不虛心而責人守秘密 不誠意教,不責自己不用苦工夫去練而反責人有秘訣不肯教,甚至飛流長務使異己者難 堪以為快。 以余個人經驗,所說人有秘訣者皆是不用功夫之人,守秘密不教人者又皆是浮華性燥, 賴國術為衣食之徒,複幸災樂禍挑播是非,此等人 吾無以名之,名之曰國術政客(此名 新奇) 。國術若此,前途豈不大可悲乎。吾弟研究拳術亦有多年,拳術豈真有秘訣耶 ?餘曰:秘訣誠有,然人皆忽之不肯實行,故人亦不常言之 。 友人急問,秘訣為何?餘曰:餘家傳秘訣只一字曰恒,其他不知也。 時預賽三場,彼此相視一笑而散。 ※ 編輯: taxidk 來自: 125.232.71.112 (08/05 06:52)

08/05 07:17, , 1F
推一個語重心長
08/05 07:17, 1F
文章代碼(AID): #1AUAnEXE (CKCMA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文章代碼(AID): #1AUAnEXE (CKC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