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清朝的滅亡

看板CHING作者 (匡國軍節度使)時間14年前 (2009/12/12 14:12),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 引述《sympa (sympa)》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清朝的滅亡 : 時間: Fri Dec 11 22:21:28 2009 : : 這個問題牽扯的層面很廣吧 : 科技落後、思想落後、政府腐敗、民不聊生..... : 官員在處理內憂外患的方法 : 還有當時世界的政治格局都有關 : 因為我們學生時所唸的歷史都只淺淺提到戰爭、簽條約、割地賠款、軍閥割據... : → aaa8841:政府腐敗民不聊生同樣是民國加上的標籤 12/11 22:34 : 推 waijr:基本上民國初年這些缺點一項都沒改善 一直要到中共統一後 才 12/11 23:21 : → waijr:比較穩定 至於顯著改善已經是鄧小平執政以後的事了 12/11 23:21 : → rei0625:民國不用加標籤,買賣官職,官商勾結,東三省官職用一個歌 12/12 10:19 : → rei0625:伎就可以換到,這還不叫政府腐敗,民不聊生嗎? 12/12 10:20 捐官買到一個候補官銜,要實補必須經訓練學習、考試合格,又剛好有前面沒人擠的缺。 像考上書記官但法院沒缺額,請問有實質意義? 至於捐納、腐敗、民不聊生是沒有因果關係的。 捐納出身官員許多比正統進士有才有德,岳鐘琪、王有齡、盛宣懷、徐用儀、端方皆是。 腐敗也未必民不聊生, 春秋晉國六卿當中,范氏、中行氏採最小畝制、五分之一稅,未聞腐敗而早亡。 戰國混戰,而大型商業城市卻林立。 東漢中期、西晉,政治大都渾沌卻不致民不聊生。 南北朝、隋末,有則殘暴或天災所致。 明中葉後廢弛,但到天啟崇禎加上天災才真的民不聊生。 指標是什麼?非宗教誘因的大規模民變。 為何?因為腐敗、民不聊生此二語是「非常主觀的相對概念」,論史之大忌。 舉例: 對於劉阿季,秦政府極其腐敗。 對於李淵跟小混球,隋政府極其腐敗。 對於流寇,明政府極其腐敗。 對於孫大砲,1644年以後268年極其腐敗。 對於五四時期的青年,國民政府極其腐敗。 對於中共,國民政府有38年極其腐敗。 對於受過日本教育的老人家,光復到228的政府極其腐敗。 對於前一個執政黨,光復後那五十年極其腐敗。 對於現在國民政府,前面八年極其腐敗。 就因為是相對概念,不以變亂本質來探討或比較就無意義。 而民國所加標籤,即把此語以「客觀絕對概念之型態」加於民國歷史與官方語言之中, 歷朝歷代,歷史課本將此語專用於清、北洋政府,只不過是政治正確之手段。 到現在還有孫權大學商學院學生以為崇禎亡於清軍、武昌起義造成宣統退位…… 而徐中約《中國近代史》剖析五四運動背景便是知識份子發現,革命口號很完美, 但實際1912-1919的生活卻是加稅貪污、內戰、列強壓力比清末更甚, 認為器物、政治制度改變外,文化沒變才是真正亂源。所謂標籤,明矣。 -- 以下談捐納制度。 捐納在先秦就已出現,歷代皆有此制。史記載秦始皇令「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 漢文帝令民納粟,可得上造、五大夫等爵位。 漢武帝令「吏得入穀補官」,「令民得入粟補吏。」 漢靈帝「聚為私錢」,自三公至羽林郎,均可購買,公、卿、吏各有定例。 《清史稿》志八十七.選舉七.捐納: 清沿襲明制,開例捐、常捐。貢監捐沿明納粟例。順治十二年,開廩生捐銀准貢例。 (一)中期之後,文職捐之變革大略: 乾隆初年及晚年各一次以「府庫充盈」下詔停捐。 道光、咸豐即位也「首停捐例」。 道光七年,重開河南河工例捐。新開順天、兩廣及三省捐。 准貢生捐中書,豫工例中准增、附捐教職。 咸豐元年,以給事中汪元方言,停止增、附捐教職。新開籌餉例捐。 九年後,軍需孔急,捐例繁多,無復限制,仕途蕪雜。 同治元年,整頓回復「以虛銜雜職為限」後籌餉又恢復舊制。 四年,專於京銅局報捐。各省設局,產生侵貪捐銀、強迫推銷、私自降價促銷之弊。 光緒五年,帝以捐例無補餉需,實傷吏道,明詔停止。 十年,開海防捐,停止或合併各省捐例。在台灣開實官捐。 十三年,河南武陟、鄭州沁、黃河漫決。部議停海防捐,開鄭工捐。 十五年,籌辦海軍,復罷鄭工,開海防新捐。 二十六、七年,江寧籌餉,秦、晉實官捐,順直善後賑捐。 庚子變後,詔即停止。報效敘官、舊捐移獎,繼續行之。 (二)捐例項目: 賑災、河工、軍需、營田、海防 (三)主管機關: 由戶部捐納局統籌捐事。後改為京銅局。 (四)可捐之標的: 文職:小京官至郎中,未入流至道員。 限制,京官吏部、禮部屬官不准捐納。地方則是道員以下可捐。 武職:千總、把總至參將。 (五)可捐之人: 現任職官得捐升、改捐、降捐,捐選補各項班次、分發指省、翎銜、封典、加級、紀錄。 降革留任、離任者,原銜、原資、原翎得捐復,坐補原缺。 其他:試俸、歷俸、實授、保舉、試用、離任引見、投供、驗看、迴避得捐免。 平民得捐貢監、封典、職銜。 報捐者稱「官生」,戶部發給證明「執照」。 捐納取得貢生資格,稱「例貢」。 捐納取得監生資格,稱「例監」,國子監要提出貢、監執照。 鄰里要具保,要開具籍貫和清白冊。 (六)候補程序、考績: 捐納官分發各部、院學習三年,外省試用一年。期滿,各堂官、督、撫實行 甄別奏留,乃得補官。銓補時以捐年較久者為優先。 外官分發到省,例由督、撫考試,分別等第,也有不少遭罷黜。 《清史稿》志八十六.選舉六.考績: 嘉慶十一年,大學士、尚書等議奏京察事宜: 「捐納人員,限以年資。軍機處司員能兼部務者,方列上考,不許濫保充數。」報可。 捐納人數多,缺額少,大多無法實補,實補者也未必貪污腐敗,如有讀高陽可知。 舉王有齡例: 道光年間,王有齡以舉人「捐選補」浙江鹽大使,後改捐知縣。 歷任皆有民譽,考績加知府銜。 咸豐五年,授杭州知府。迭署鹽運使、按察使。赴上海議通商稅則。 七年,擢江蘇按察使,遷布政使。 十年,補浙江巡撫,頭品頂戴。翌年殉國。 另外的岳鐘琪、端方、徐用儀、盛宣懷等人此不贅述。 -- 終日奔波只為饑。纔方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得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 槽頭結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 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回。 《悅心集》〈不知足詩〉by 愛新覺羅 胤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2.4

12/12 15:09, , 1F
大推~~實在是太詳細了
12/12 15:09, 1F

12/12 17:59, , 2F
感謝給另一種思考模式,太詳細了!
12/12 17:59, 2F

12/12 19:03, , 3F
贊同本文不少想法
12/12 19:03, 3F

12/12 19:24, , 4F
好棒的文章,說到不少論史的盲點.
12/12 19:24, 4F

12/13 00:04, , 5F
大推~贊同本文論點
12/13 00:04, 5F

12/17 01:10, , 6F
中肯
12/17 01:10, 6F

12/17 01:44, , 7F
受教了
12/17 01:44, 7F
文章代碼(AID): #1B8pHDyf (CH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8pHDyf (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