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問一下清代綠營兵是由誰指揮統領的呢?消失

看板CHING作者時間16年前 (2007/12/17 22:10), 編輯推噓4(407)
留言11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清代什麼官職能指揮領導綠營,不能僅就文武職來判斷,最重要的是看清代皇帝有沒有給 予這樣的權限。 以福建省來說,據清史稿的資料: 順治七年,定福建官兵經制.設福建巡撫,標兵二營,將領八,兵凡二千.設福建水陸提 督,標兵三營,營設將領八,兵凡三千.設汀州、泉州、銅山三鎮總兵官,及援剿總兵官 、中路總兵官,標兵各二營,各設將領八,兵二千.設福州、漳州、建寧三協副將,標兵 三營,各設將領八,兵凡三千.設福州水師,及汀州、興化、邵武、延平、閩安、同安七 協副將標兵,各設將領八,兵凡二千.設福寧協副將二營,將領七,兵凡千八百人.設泉 州等營參將、長樂等營遊擊,將領各八,共兵各一千. 有以上可以看到,福建一省可以統領綠營兵的官員,有福建巡撫、福建水陸提督及各鎮總 兵各協副將,此外,尚有閩浙總督統轄督標三營。所以福建一省綠營兵力在清史稿裡提到 康熙兵制...福建六萬九千七百二十六...乾隆...至五十年,各省綠營兵額...福建六萬 三千一百十九...道光初元...福建六萬千六百七十五...咸豐軍興以來,綠營議裁.迄同 治、光緒間,兵制一變...福建二萬三千六百七十八,臺灣八千二百六十八...。 綜觀來看,福建一省(含臺灣)在清代中期約有六萬餘人。 至於以上各省督撫提鎮之間的關係如何呢?清史稿是這麼說的: 閩浙總督節制二巡撫、三提督、十二鎮,統轄督標三營,兼轄撫標二營、南臺水師營. 福建陸路提督節制四鎮,統轄提標五營,兼轄福州城守、興化城守二協、泉州城守等營. 福建水師提督節制三鎮,及福寧鎮左營、廣東南澳鎮左營,統轄提標五營,兼轄金門協, 銅山、湄州等營. 福建臺灣巡撫節制二鎮. 臺灣鎮總兵統轄鎮標中營,兼轄臺灣北路、臺灣水師二協、臺灣城守及臺灣南路等營. 澎湖鎮外海水師總兵統轄鎮標二營. 由以上來看,各鎮總兵官的頂頭上司,在各省至少就有總督、提督、巡撫等。而總督一職 品位最高,可以指揮提督與巡撫。但是總督不一定可以對各省巡撫頤指氣使,在清朝中期 總督一職的全銜,以乾隆五十四年覺羅伍拉納為例,他的職銜是"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 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而巡撫職以乾隆二十一年的鐘音為例, 他的職銜是"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世襲一等輕車都尉 降一級留任駐劄福州府",可以注意到他們都有兵部及都察院的兼銜,雖然我們知道六部尚 書是各部侍郎的上司,但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可不能指示右副都御史做事,他們都是得到清 朝皇帝的授權「凡有政事背謬,及貝勒、大臣驕肆慢上者,許直言無隱.」因為總督巡撫 有御史這個監察官的頭銜,所以可以個別上奏摺,對皇帝來說有督撫互相牽制的效果。 至於巡撫與提督的關係,巡撫從二品,提督軍務總兵官從一品.提督品秩表面上高過巡撫 ,但是有些省份提督總兵官是由各省巡撫兼任,如山東、河南、山西等,所以至少提督巡 撫的地位差不多。 各省除了以上所提的督撫提鎮之外,各駐防將軍也有節制綠營之權,以福建一省為例: 福州將軍除統轄八旗駐防官兵外,兼轄福州城守營,節制福寧鎮標、福州城守及同安等營 所以各省駐防將軍也有可能指揮綠營官兵。 另外前面有人提到兵備道是否能夠指揮綠營?事實上這也要看皇帝有無授權,以臺灣為例 在臺灣府志有提到: 分巡臺廈道標下:守備一員(鎮標右營撥入)、千總一員(鎮標左營撥入)、把總二員(鎮標 左、右二營撥入.今裁一員歸將軍標)、標兵五百名(鎮標中營撥入一百名,左、右營各撥 入二百名). 清康熙年間將臺灣納入版圖後,在臺灣設置臺灣鎮與分巡臺廈兵備道等文武官員,並且將 臺灣鎮標數百人撥交臺廈道成立道標,"道標營盤,在西定坊臺廈道署之後.道標目兵環 住焉."因此臺廈道標有綠營兵數百人的武力。 道員正四品,"布政使左、右參議,是為守道;按察使副使、僉事,是為巡道." 臺灣道或者說清初的分巡臺廈道,他是按察使副使,執掌刑名及監察事務然而,在康熙末 朱一貴事件後裁兵備銜,"提督姚堂奏准將道標裁歸鎮標。"臺廈道手上也因此無兵可用。 之後在乾隆三十二年又加兵備銜,又於乾隆五十二年加按察使銜: 臺灣遠在海外,如遇有緊要案件,該處道員雖原准與總兵會銜具奏;但鎮、道本不相統轄 ,若必得會銜,易啟扶同瞻徇之弊。且海洋風信靡常,往來商辦,動稽時日,亦多未便。 前將萬鍾傑補放臺灣道時,特令加按察使銜;原欲令該員遇有應奏事宜,得以自行陳奏。 嗣後凡遇有被放臺灣道員者,俱著加按察使銜,俾得自行奏事。該道膺茲重任,倍當激發 天良、盡心辦理,實力整頓,方為不負任使。 後來在同治五年,左宗棠在奏摺中說: 從前臺灣道設有道標,以備調遣;近自道標裁撤,遇有勦捕之事,文員不得不借重武營。 一切任其虛冒侵欺,莫敢究詰。武營縱兵為奸,營兵以通賊為利;全臺之患,實由此起。 道光四年,奉旨:鎮兵歸臺灣道察看;久未奉行,群已習焉忘之。今欲復兵制,則宜遵班 兵舊章,三年更戍;欲重道員事權,則宜復設道標,俾有憑藉。申明鎮兵歸道察看之例, 以杜欺罔,而重操防;庶幾互相維制,而軍政可肅也。 後來在同治八年"改臺灣鎮標右營為道標,專隸臺灣道管轄:從閩浙總督英桂請也。" 從以上可以看到,臺灣鎮道互不統屬,原來臺灣道只能與臺灣鎮會銜上奏,後來因為加 按察使銜(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省各一人.正三品.)之後才取得獨自上奏之權,但是 也沒有因此可以凌駕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正二品),事實上在道光年間臺灣鎮 道還有會銜奏事,如道光年間"福建臺灣鎮總兵官臣達洪阿、按察使銜福建臺灣道臣姚瑩 跪奏,為督率將弁入山搜捕餘匪多名、掃清巢穴,撤退大兵,仍駐拿逸犯、彈壓地方、仰 祈聖鑒事。"、"福建臺灣鎮總兵官臣達洪阿、按察使銜署福建臺灣道臣姚瑩跪奏為哨船在 洋遭風擊碎、漂失兵丁、查明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從以上奏摺看來,臺灣鎮總兵即 使不在按察使銜臺灣道之上,但是也不是臺灣道的下屬,福建巡撫王凱泰奏整頓臺地營伍 士習民風摺有提到 臺灣日久積習,武員之權較重於文員,文武往往不協。 臺灣鎮道分別是臺灣地區軍務和民政的最高長官。因為後來在臺綠營兵驕縱惹禍,所以後 來左宗棠等人才會奏請"復設道標,申明鎮兵歸道察看之例"也讓臺灣兵備道有自己的武裝 力量。 所以,各省綠營由誰來統領,這要看皇帝有沒有授權,有沒有成定例,單純由文武官職 來看,是不容易看出來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12/18 01:35, , 1F
感謝您的解釋 非常精闢而且清晰 讓小弟獲益良多 感謝^^
12/18 01:35, 1F

12/18 14:10, , 2F
小弟想請教"統轄"跟"兼轄"的差別在於哪裡呢?
12/18 14:10, 2F

12/18 14:13, , 3F
而總督加兵部尚書銜或巡撫加兵部侍郎銜是只是"虛銜"嗎?
12/18 14:13, 3F

12/18 14:15, , 4F
加尚書或是侍郎銜有什麼特別的意思嗎?算是特別恩寵之意嗎?
12/18 14:15, 4F

12/18 14:17, , 5F
還是說只要是巡撫跟總督就一定要加銜才有提督軍務的資格呢
12/18 14:17, 5F

12/18 14:20, , 6F
以上是小弟有疑惑的地方 想請教您解答 謝謝^^
12/18 14:20, 6F

12/18 20:16, , 7F
前面c大就有說了督撫提鎮都有直屬親兵這就是統轄了
12/18 20:16, 7F

12/18 20:18, , 8F
兼轄呢奉行文書已耳 所以通常只是名義上有權管轄
12/18 20:18, 8F

12/18 20:23, , 9F
督撫加兵部銜應該不是虛銜 比方說巡撫加兵部銜之後
12/18 20:23, 9F

12/18 20:24, , 10F
所以提督見到巡撫要先行堂參禮這些可以在本板爬文看到
12/18 20:24, 10F

12/19 22:48, , 11F
了解了 感謝您的解答 謝謝^^
12/19 22:48, 11F
文章代碼(AID): #17PeDnbz (CH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PeDnbz (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