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認真] 你(妳)想要成為哪國人?

看板CCRomance作者 (該隱。丹麥比瑞典貴好多)時間15年前 (2009/07/31 21:58), 編輯推噓8(808)
留言16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2 (看更多)
※ 引述《allfar (Greedy)》之銘言: : ※ 引述《fuggy (No Name)》之銘言: : : 對,但是有多少外國人會說中文? : : 而且是流利到可以應付工作的程度? : : 我說得工作難找,就是指不會說中文的外國人, : : 你知道外國人就連到台灣大學應徵助理教授, : : 都還是被要求要會講中文嗎? : : 當然,你覺得到台灣來本來就是要會說中文啊, : : 不然就不要來....所以這就是問題 : 難道不是這樣,外國人不會說中文,卻希望在台灣工作? : 我不懂我們需要優惠到這種程度? : 中文師資今天去某個英語系的國家的東亞語言系當助教, : 難道不需要會英語嗎? 剛剛吃完午餐後和我男友喝咖啡聊天的時候正好提到這個 (聊到底是什麼事情讓我昨晚那麼晚上床睡覺 #_#) 我把事情大概跟他說了之後 他說了一句相當一針見血: It's actually nothing really to do with friendliness, but convenience. 我想,現實生活其實是這樣的(就我自己生活所見所聞): 大部分的人看到一個異鄉人,其實多少都是會幫忙的 出門在外,誰能不靠人呢? 在沒有利害關係或競爭壓力的情況下,要當一個友善的人其實是不難的 大部分的台灣人遇到外國人,心裡預設就會覺得「啊可憐的傢伙他應該需要幫忙吧」 所以我們友善,所以我們對他們要求標準自動降低 我幫了他/她,這真是善事一件。我們在心裡對自己這樣說。 但這一切當這個異鄉人真的要在這塊土地上定居下來, 正式成為生活裡的競爭者之一後,這一切就不太一樣了。 原本只是偶爾幫助的作善事對象,突然搖身一變變成你家樓上偶爾晚上開趴太大聲 還跟你搶樓下所剩不多的停車位和你也很想要的工作機會時, 那個一開始的「友善」就變成其他東西了。 相較於不可捉摸的「友善」,「便利」比較容易被客觀評量。 (不要說我們老王賣瓜,泰國可是號稱微笑的國度呢。嘖嘖) 「便利」指的是,在你還未能純熟掌握新的語言、在你還不能像個當地人一樣思考、 生活時,你可以用一般國際通用語言生存的難易程度。 比如說,當我領到瑞典的居留證後我就去了當地的稅務局登記我的個人編號 (就是類似台灣的身份字號的東西,只要是定居瑞典的人都可以申請,不需要有瑞典 國籍,主要是給政府稅務需求使用的) 在稅務局的辦公室裡,除了櫃臺人員能夠用平順的英語解釋我在瑞典的稅務義務之外, 桌面上也有許多不同語言版本的稅務政策說明,連阿拉伯文版的都有。 之前歐洲議會大選的時候我也有去投票所參觀(雖然我沒有投票權),他們關於選務 的說明文宣也是有不同語文版本供人取閱。 這樣做的目標就是要消彌資訊的不對稱。資訊應該要透明且被瞭解。 不這麼做的後果就是,這社會上只有能掌握資訊的人能獲利,並或許壓榨到其他人 形成不公平的競爭。 (就像在台灣,懂得稅務的人就可以節省大筆稅金不用繳,懂法律的人可以唬嚇 不懂的人,不瞭解勞保法令的員工就只好乞求老闆龍心大悅准他三天的年假..) 而資訊需要由語言傳遞,用書寫的文字或閱聽的影像聲音。 語言不應該是造成隔閡和不平等的原因。 有這個生活或制度的便利性,才能吸引國際上優秀的人才前來交流。 有外來優秀人才的交流刺激,生活在小島上的台灣人民才能激盪出更耀眼的火花。 回到 a 大所說的「外國人不會說中文,卻希望在台灣工作?」 我覺得是「是,也不是」 長期來講,要在一塊土地上定居下來,不能使用當地語言絕對是會有所不便的。 因為即使當地人民再友善、政府制度幫忙再多,少了當地語言的使用就很難一窺 當地文化的堂奧 但是生活畢竟是一件不斷延展的事情,語言能力也不是一日可成。 按照「一個台灣女生不會說瑞典文,卻希望在瑞典生活工作?」的邏輯 我大概只好跟我男友遠距離一輩子(或是分手說掰掰) 畢竟在台灣要一邊上班一邊自學瑞典文... 我看我每月一字的速度可能要降到一年 一字了.... (台灣哪有什麼瑞典文補習班啊?) 所以真正的現實生活是,我們(或是他們)必須在還不能掌握新的語言能力時,就 移居到對方國家定居了。 在我能用瑞典文數一到十之前,去超市採買食品或是買車票搭公車肯定會先發生在 我的生活中 能流利的使用瑞典文絕對是我的理想,但是每天的生活瑣事則是時時刻刻不能停頓的 現實;而現實的優先順序通常高於理想。如此而已。 那你要說我們這些人活該嗎? (不會說瑞典文還妄想在瑞典找到工作?) 我不覺得這是對的 (或者,至少我想這不是政治正確的說法) 另外,我覺得在討論這樣的議題時,我們應該能試著異位而處。 比如說,我們討論台灣是不是對外國人太友善,那我們也應該想想如果當我們是在 別國的外國人時,我們希望受到怎樣的待遇。 如果我們想到東南亞籍新娘或大陸被嘔就想到「啊這些來撈錢的」, 那我們怎麼能抗議到了其他國家他們用「Asain girls.. come for the passport」 的眼光來看我們? 當我們抱怨開放太多外勞讓台灣工人沒機會的時候,也想想我們到其他國家去深造 就業是不是也搶了別的當地人的機會。 適時把角色對換並思考其中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很多事就不是那麼一定。 如果說良禽擇木而棲是我們給自己的標準和解釋,那我們應該也要盡力讓台灣成為 全世界良禽都想來棲的好木頭。只當一根不爛的木頭是遠遠不夠的。 (下面部分文章恕刪) : : 所以你跟我說台灣英文通,通在哪裡? : : 連日常生活買個東西到餐廳吃個飯,想用英文溝通都有困難, : : 我先生六月自己到台南開會三天, : : 他說他那三天到外面完全只能用手語, : : 連到百貨公司買東西退稅,服務台的小姐也不會說英文 : : 這就是台灣的英文非常通?! : 我自己覺得台北市區很通,(我沒有要戰台南的意思!) : 至少我朋友來台灣玩是這樣跟我說, : 他覺得台灣很友善,大家都笑咪咪, : 他說英文也通,而且問路而已台灣人還叫他跟著他,帶著他去。 台北市區包含台北縣嗎? 即使是台北市,可能東區信義區遊客外國人比較多的地方沒有問題之外 真的如果生病要找一間護士醫生都能通英文的診所可就不像去小七買可樂一樣簡單了。 至於問路,我有不同的解讀: 如果台灣路人的英文都很通,那為什麼不能用「說」的解釋就好? 為什麼要「帶著他」去?這是因為用講的講不清楚嗎? 回到今年二月我男友在台北捷運站小七的例子,店員如果能通英文其實只需要說 Sorry. We don't sell the MRT card here. You should buy it in the Info counter. 真的用不著親自領他去服務台的 再說,如果今天易地而處,我們女生隻身一人在陌生國度問路,對方卻牽起妳的手要妳 跟他走;妳敢真的跟著走嗎?至少我是不太敢的.. (井口真理子就是一個慘例) : : 友善跟熱心是一回事,找不找的到工作是另外一回事 : : 我知道外國人在台灣可以教英文,但是我的問題是, : : 除了教英文之外呢? : : 你真的覺得台灣在其他工作對外國人太太太太太太太友善嗎? : 前提:請把中文說好。 把中文學到能說好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他喝西北風乎?還是靠另一半養? 這是生活的現實問題。 : : 上國中就開始補習,這些都是常態, : 那是台北市的小孩吧?或是市區的小孩, : 或是你認識的朋友都是市區長大的, : 我從小就不是啊!我也認識很多朋友沒補習。 : 不,應該說,我是到了台北才知道補習班可以開這麼大間! : 好吧!自幼家貧,沒錢補習, : 我當時填大學志願,不填師範體系因為我不想當老師, : 就是我覺得老師負得責任很大,我負不起這個責任。 : 好老師壞老師哪裡都有,但我是之前看過一篇times的報導, : 詳細內容不記得了,只看到他們因為以前老師擺爛,也不太會被開除, : 然後還有附上一堆數據,說明美國的學生水準和老師水平跟各國比較起來, : 然後上任了一個新的教育部長(韓裔美人),大刀闊斧改革的新聞。 : 所以我才發現原來亞洲的基礎教育這麼強! : 基礎教育填鴨沒甚麼不好吧! : 單字怎麼拼,加減乘除怎麼算,文法怎麼組織, : 太自由而不學,這樣真的好嗎? 美國的情形我不清楚(各國的情形應該都不太一樣吧) 在瑞典基礎教育跟台灣其實差不了多少啊 學單字、學加減乘除、基本文法句型也沒有少教 可是考試少了很多很多(相較於台灣) 我身邊的瑞典人有沒有因為這樣就不會算數、變半文盲的?沒有。 如果從一個年齡層作智識測驗,假設說15歲好了 台灣學生大概懂得比較多複雜的運算和背誦 (高中就能算微積分了,拍拍手) 可是到了再大一些的年紀,當背誦只是基礎而融會貫通的思考才是動力的時候 這個優劣就很難說了 (換句話說,台灣學生這麼優秀傑出,台灣識字率這麼高,,為什麼一般人還是 被新聞媒體牽著走?有多少人能在日常讀新聞的時候會直覺地去做反向思考? 因為太多人都是只吞不嚼啊!) 所以說,基礎教育很重要,但是不是要用大量考試作業的手段來達成則有待商榷。 一定還有填鴨以外的方式 (有點好奇猶太人素以優秀聞名,他們也是從小考試作業不斷像台灣這樣嗎?) : 我之前一起住的美國家庭,那個小女生國一, : 每天下課就是一直看電視,也不寫作業, : 然後生活只談論化妝品、名牌、男生、性, : 而且她念得還是很貴又很好的私校。(在曼哈頓) : 也許她將來可以念很好的大學, : 可是我覺得她的青春期完全的浪費在一些很無聊的事情上, : 對日後的成長一定有影響。 這... 或許不用這麼篤定吧 在你我眼中看來很無聊的事,換個時空環境卻或許是另一種經驗 (電影金髮尤物中的老梗?) 至少我就有點遺憾我青少年時期沒有好好把握一下 造成現在穿高跟鞋就不會走路、穿裙子會渾身不自在的窘態 青少年時期除了發展智識,學習社會化和建立自我認同也是很重要的時刻 (以下部分恕刪) : : 是,你有愛國心,那你覺得你另一半該不該有愛國心? : : 你想奉獻給你的祖國,那你老公該不該也奉獻給他的祖國? : : 這樣有解嗎?難道要組一個遠距家庭? : : 還是你有辦法提供建立一個雙方都很愛國,都很崇高,都很有理想的CCR家庭? : 我只能提供我的個案, : 我不想ccr的原因,就是因為我知道我一定會回台灣, : 我的小孩是要在台灣受教育長大, : 所以我現在的男友,他也許不想和我結婚,總之結婚這一切都還言之過早, : 但從一開始他追我,他的計畫就是來亞洲的, : 我也說得很明白,我會回去,雖然我現在短暫的留下,但終究會離開。 : 他要愛國,很好啊!我欣賞愛國的人, : 我們還是dating時,我就說我很討厭美國政府了。 這樣..... 是要說恭喜嗎? 囧rz : 他也表明對國家的義務就是交稅啊! : 好像有點意氣之爭,先說聲不好意思,我不會再回應這篇了, : 說到底,我們的想法差很多而已。 : 祝你幸福。 希望 a 大(或其他任何版友)不要覺得我是在針對誰。 不是的,純粹是就事論事。以我自己所見所聞做分享和討論而已。 另外回答一下 a 大在推文中問的,為什麼我外籍主管不把中文學好一點好讓 大家能夠習慣、接受她? 我的這位主管(財務長)是瑞典籍越南華裔(聽起來好複雜啊XD)的女生,三十出頭而已。 雖然是在越南出生,但是從小就舉家搬到瑞典,在瑞典長大受瑞典教育。 除了瑞典文英文和德文之外,她只會一些從小在家裡學的廣東話,連越南話都不通了 更何況中文普通話? 她原本被派駐在馬來西亞,後來我前前任主管(其實也是外籍)調去上海後換她來接台灣。 她先生跟著她一起從瑞典來亞洲工作(幸好他的公司可以接受他遠端工作,所以不需要 再另找收入),到了台灣後先生開始去師大上中文課,幾乎是每天上課。我主管也是 交接的工作比較上手之後,每個週末都有家教一對一惡補中文 要說她們不努力嗎?她們真的很努力,兩夫妻還會互相練習 可是這樣夠嗎?不夠,遠遠不夠... 我主管再怎麼努力聰慧,或許三個月內已經可以聽說讀寫自我介紹了, 可是對於同在辦公室裡的台籍同仁來說卻是遠遠不夠 以中午午休吃飯為例,通常我們都是三三兩兩各自結伴出去吃的(公司在內湖園區) 既然一起吃飯一起走就免不了要聊一下天、聊一下除了公事以外的生活 我的主管可以用中文自我介紹啊、水果食物數字也都能大致表達了,可是誰要 每天中午花三十分鐘聽她那破爛中文啊? 最後的結果就是每次都是我跟她一起出去吃,中英夾雜讓她也鬆了一口氣 辦公室裡大家有事要找她報告或遞文件也都變成先來我這裡繞一圈 = = 「Cain,妳幫忙去跟妳主管XXX講一下好不好?」變成我同事們很常對我說的話 明明平常大家寫英文 email、英文合約書像喝白開水一樣普通,要面對面長時間 溝通卻還是會打退堂鼓... 這就是人蔘啊!(拭淚) -- 我這個前主管的處境大概也是為什麼台灣要推動一堆亞太XX中心都推不起來的原因。 台灣有很好的航運啊、政府也穩定、人民普遍教育水準高 可以當外商要選擇佈局亞洲的前哨基地時,「只說英文能不能真的很通」就成了致命傷。 畢竟外商送這些人員過來是來花時間做生意的,不是來花時間學中文的。 相較之下新加坡和香港就比台灣勝出更多,「容易生活」變成他們的大加分項目 台灣不可諱言是個島國,島國人民的眼界會不會被島國的地理所限制,這真的就看 我們自己怎麼想怎麼做了 -- 各有滋味不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2.39.32.19

07/31 22:03, , 1F
島國人民 好勝心強 防衛心重 冒險犯難精神高超 我愛台灣
07/31 22:03, 1F

07/31 22:09, , 2F
推這篇
07/31 22:09, 2F

07/31 22:24, , 3F
其實我覺得只要正面思考到哪裡都不是問題 要有信心
07/31 22:24, 3F

07/31 22:55, , 4F
回一下猶太人教育相關的東西好了。 我覺得猶太人重的是家庭
07/31 22:55, 4F

07/31 22:55, , 5F
教育。我身邊的猶太裔朋友生活的環境跟一般德國人一樣,讀正
07/31 22:55, 5F

07/31 22:56, , 6F
統公立學校。重點是父母從小給予的多方面刺激,養成孩子對學
07/31 22:56, 6F

07/31 22:57, , 7F
習的興趣與超人的優越感(沒有誤) 那份強烈的自信使他們在意
07/31 22:57, 7F

07/31 22:58, , 8F
自己的表現,不斷追求更卓越的表現。
07/31 22:58, 8F

07/31 22:59, , 9F
我覺得他們的個人主義比普通歐洲人都還重。曾經有個猶太朋
07/31 22:59, 9F

07/31 22:59, , 10F
友的祖母講個笑話,說:假設三個猶太人建個村子,那至少就有
07/31 22:59, 10F

07/31 23:01, , 11F
兩個猶太教堂(XDDD) 因為他們談不攏又互不退讓
07/31 23:01, 11F

07/31 23:03, , 12F
推這篇 寫得真好
07/31 23:03, 12F

08/01 02:02, , 13F
推媒體那個~台灣太多人被表面的文字牽著走了
08/01 02:02, 13F

08/01 03:47, , 14F
推這篇!
08/01 03:47, 14F

08/01 12:32, , 15F
推這篇! It's really not a matter of friendiness but
08/01 12:32, 15F

08/01 12:33, , 16F
convenience. 真是一針見血
08/01 12:33, 16F
文章代碼(AID): #1ASlXoTk (CCRomanc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SlXoTk (CCRo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