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Re: [圈胎] 11款性能街胎超級測試》-中階胎N …

看板CAR-TUNING作者 (幹)時間18年前 (2006/01/15 12: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1 (看更多)
※ 引述《AAApeter (聽過保險經紀人?)》之銘言: : 標題: Re: 《Re: [圈胎] 11款性能街胎超級測試》-中階胎N … : 時間: Sun Jan 15 03:38:19 2006 : : ※ 引述《lgwg (~Dear Deer~ﰩ》之銘言: : : 這部分有點問題,205的胎跟195的胎寬單輪就差1cm : : 四輪總接觸面積更是差到兩百多平方公分,單點承受的壓力就差很多了 : : 胎寬10mm當然是沒問題 : : 但是這總接觸面積到底該怎麼算啊 ?框~扁平比~胎壓~都會影響這個面積的說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10.85.66.72 : 推 tapc:還有車身重量.定位角度.........好複雜喔~~車好開就好了~~ 01/15 05:01 : → lgwg:大約算而已,真的要算一樣算的出來,加入一些參數即可 01/15 08:55 Brian Beckman's The Physics of Racing The Physics of Racing (賽車物理) 作者:Brian Beckman 賽車物理系列(TPORS-The Physics of Racing Series)簡介 從1991年起,我為我的賽車俱樂部的刊物寫了一序列的短文,這個網頁也在那時誕生,雖 然當時網際網路尚未普遍,但當時我還是在網路上傳播這些文章,使得他們還有點有名, 尤其是在一些美國的越野賽車團體間。這一系列最初的13篇是在1991年所寫,所以有些屬 於當時的觀念,在此還是將整個系列的文章照當初原來的樣子在此呈現,也許將來有時間 ,我會加強並更新這一系列的文章,不過目前還是把重心放在寫新文章上。 寫這整個系列文章的目的是呈現可為一般人所能瞭解的賽車物理。我所考慮的問題,有的 來自於電腦模擬,有的是由實際競賽經驗中獲得。有些後面一點的文章變非常的技術性, 但我會試圖在每個人都能瞭解的概念性討論、只有專家有興趣的數學分析、以及大家都可 以瞭解的數據,三者之間取得平衡。 開始寫這一系列文章時,我故意避免引用標準的參考資料,比較喜歡用基本原理來自行瞭 解問題,過去十年內,有許多非常好的參考書籍、論文和程式可以取得,我也不再刻意避 免他們。之前的作法有我的樂趣,但從現在起要實際一點,因此在較後面的文章常參考那 些比較有名的書、免費模擬軟體、以及賽車手的說法。 現今的電腦有足夠快的速度可以即時模擬賽車,因此賽車的模擬變得很活躍,例如強調真 實的 Grand-Prix Legends,在1991年是無法想像它是可以即時模擬的。雖然模擬已經很 進步,但我仍希望TPORS可以達到它原本的兩個目的:用基本物理來解釋賽車知識與工藝、 讓車手和車隊瞭解物理。 最我要強調這些文章是免費的,我只保留著作權以防止某些小偷把這些文章變成難以複製 ,也就是說,我允許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無限期免費拷貝、連結、張貼、翻譯、轉換、複製 ....諸如此類,只要求不要 改變文章內容和屬性,以及不要限制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拷貝這些文章,也就是不要收費。 The Physics of Racing Part 1: 重量轉移(Weight Transfer) Brian Beckman physicist and member of No Bucks Racing Club(沒錢賽車俱樂部之物理學家及會員) P.O.Box 662 Burbank,CA 91503 cCopyright 1991 大部分賽車手很早就知道協調車身的重要,能夠重複一致且本能的協調車身是成為好車手 的基本要件。駕駛學校教導艱難的協調技巧時,通常不會適當的講解背後的原理,這些原 理源自簡單的物理,瞭解這些物理不只對成為更好的車手有幫助,還可以增加駕駛樂趣。 如果你瞭解每個動作背後的原理,就能對這些動作印象更深刻,可以更快學會這些技巧。 協調車身的定義就是利用油門、煞車、以及方向盤來控制車身的重量轉移。本文將解說關 於重量轉移的物理理論。你可能常會聽到教練或車手提到踩煞車可以把重量移到車身前方 並造成轉向過度,或是加速可以把重量移到後方,引起轉向不足,過彎時會把重量轉移到 相反方向(外側),使內側輪胎負荷變輕,但為何做這些動作時,重量會轉移?車子理得東 西都被固定了,重量要怎麼轉移?簡單的說,原因就是是重心(譯註:重心就是一個可以 代表全車受重力影響等效的點)的慣性作用,重心的位置比地面高,但抓地力是作用在輪 胎與地的接觸面。重量轉移的效果與重心離地的高度成正比,較扁平的車有較低的重心, 會比較好操控且反應比較快,因為重量轉移沒有重心高的車嚴重。 本文要藉由牛頓運動定律來解釋,車身的慣性和輪胎的抓地力如何產生重量轉移。本文會 由一些簡單的數學式開始,使大家可以用以計算任何車的重量轉移,只要知道軸距、重心 的高度、靜止時的重量分佈、以及輪距,而這些數據都可以由手冊或多數的雜誌中找到。 大部分人都記得學校物理課教過的年頓運動定律,這些基本定律可應用在所有巨觀的物體 上,例如汽車。運用在賽車上,這些運動定律如下: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直線等速運動的汽車會一直保持他的運動狀態,直到有外力作用在它 身上(譯註:即慣性運動定律,靜者恆靜,動者恆動),放空檔滑行的汽車不會一直滑行下 去是因摩擦力會漸漸讓車慢下來,此摩擦力即上述的外力。摩擦力來自於輪胎與地的摩擦 力以及空氣阻力(譯註:其實還有四輪軸承的摩擦力)。車子保持目前運動狀態的傾向是他 本身的慣性造成的,此傾向可視為作用在車身的某一等效點,重心。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當車子受力時,其運動的改變與該力的大小除以該車質量成正比,此 定律可用著名的方程式F=m*a來表示,其中F就是力(單位牛頓或N),m為質量(kg),a是加 速度(m/s^2),或可簡單的講為運動的改變量。大一點的力可以使運動的的狀態較快速的 改變,重一點的車對力的反應會比較慢。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解釋了為什麼跑得快的車都有 較大的出力以及較輕的車重,即較大的力以及較輕的質量可以得到較大加速。 牛頓運動第三定律:任何外物施加於車子的力,例如地面,會等於車子失於該物的力(譯 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當你踩煞車,會使輪胎施力把地面往前推 ,而地面就會以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回來,只要輪子還連在車上,車子就會慢下來。 繼續要討論煞車造成的重量轉移,而加速和過灣時造成的重量轉移,和煞車造成的轉移是 一樣的道理。在此先不考慮更細部的懸吊或輪胎變形的問題,他們的效應很重要,但還是 次要的效應。下圖簡單的表示一輛車在以一個重力加速度(1G)減速時,車身所受的力。一 個重力加速度表示總煞車力與車重相等。 圖中黑白相間的"派"表示車子的重心,G表示把車往地心拉的重力,大小等於車重。車子 的重量其實就是重力,是一種自然現象,只有愛因斯坦提出過重力的完整解釋,我們只要 瞭解重力會作用在物體的重心上,就像慣性一樣。此現象可以做更深入的探討,不過會超 出重量轉移的主題太遠。 Lf是地面給前輪的力,Lr是地面給後輪的力,這兩個力就像把飛機保持在空中的浮力,讓 車子不要往地心掉下去。 我們比較不常注意地面施予車子的力,因為他們太不起眼了,但他們卻是汽車運動的基本 要素,原因在於這些力的大小是輪胎抓地力大小以及造成轉向不足、過渡的前後輪負重的 關鍵因素。另外圖中只顯示了地面施予車子的力,並未顯示車子施予地面的力和地球的重 心,有這些未顯示在圖中的力才能符合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不過目前只需關心顯示在圖中 的力如何影響車子。 假設車子是靜止或滑行,且其重量平均分配在前後輪(50-50),則Lf會等於Lr,且Lf與Lr 的和必等於車重G,為什麼呢?因為根據牛頓第一運動定律,車子在垂直於地面方向的運 動狀態並沒有改變,只要沒有空氣動力效應,垂直方向的力總和一定等於零,也就是往下 G加上往上的Lf與Lr會等於零。 煞車會造成Lf大於Lr,換句話說,也就是大家常聽人說的後面變輕了。圖中前後輪的煞車 力分別為Bf和Br,他們把輪胎往後推,輪胎推輪圈,輪圈推懸吊系統,懸吊系統推車身, 而使車子變慢,但是Bf以及Br都是作用在地面的力,而不是作用在重心的力。當煞車的力 作用在地面間接使車變慢時,車身慣性卻是作用在重心試圖想維持車子往前。 因此煞車的力使車身產生以重心為中心而旋轉的傾向,或叫力矩,想像一下拉動上面放有 杯子或燭台的桌巾,他們會有翻倒的傾向,而越高的物體或越大的拉動力都會使翻倒的傾 向越大,煞車時造成車身有旋轉傾向和杯子、燭台翻倒是一樣的道理。 煞車所產生的力矩方向是把車子往前翻,但實際上車子並不會真的往前翻,根據牛頓第一 運動定律,必有其他的力量在抵抗車頭往下的趨勢,G不可能是這個抵抗的力量,因為他 就正好作用在重心上(譯註:因為此時以重心中心,作用在重心上的力臂為零,產生的力矩 也為零),唯一可以抵抗車身以重心為中心而旋轉的力只有地面施予車的力Lf和Lr,而且 一定要Lf變的比Lr大(譯註:以重心為支點,Lf大於Lr才會產生將車身往後翻方向的力矩) ,也就是說,地面比較用力把前輪往上推,避免車子往前翻。 而Lf要比Lr大多少呢?煞車產生的車身力矩與煞車總力道以及重心高度有關。假設重心高 20吋,反抗的力矩正比Lf乘上二分之一軸距(假設50:50重量分配)再減掉Lr乘上二分之一 軸距,因為Lr是幫助車身往前翻的力量。所以Lf就要出比較多的力:抵抗煞車以及Lr對車 身產生的力矩。再假設軸距是100吋,以一個重力加速度在減速時,總煞車力等於車重G, 假設車重3200磅,則以上敘述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3200 lbs * 20 inches = Lf * 50 inches - Lr * 50 inches, Lf + Lr = 3200 lbs (此條件永遠成立) 經由一些點單的代數運算,可以得出: Lf = 1600 + 3200 / 5 = 2240 lbs, Lr = 1600 - 3200 / 5 = 960 lbs 所以,在以一重力加速度減速的狀況下,我們把640磅的重量由後輪移到了前輪,這就是 所謂的重量轉移。 如果對一般的車作類似分析,假設重心高度h、軸距w、車重G、靜態重量分佈以前輪負重 佔總重的比率d表示、煞車總力B,則可以得到下列兩式: Lf = d*G + B*h / w, Lr = (1 - d)*G - B*h / w 這些式子也可以用來計算加速時的重量轉移,只要把加速的力變成負的煞車力(譯註:加速 力為A的話,把式中的B變成-A即可),如果車上有測加速的儀器,只要把量到的加速度乘 上車重(譯註:其實是要乘上車的質量,只是在地表車重就約等於質量)就可以得到加速的 力(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過彎時的重量轉移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計算,只要把軸距換成輪 距,重量分佈d用50%(除非把駕駛的因素也考慮進去,譯註:有的車沒坐人時就已經不平 衡了,坐了更不平衡,ex:k6)。你們有理工背景的人可以享受自己導式子的樂趣。同時煞 車、過灣的式子,比上面的複雜很多,需要一些技巧才導的出來。 現在大家應該都瞭解重量轉移是怎麼發生了,下個主題將是關於輪胎抓地力的理論,可以 用來解釋為何重量轉移會產生轉向不足和轉向過度的情形。 落落長的一篇文章 有人可以翻譯成白話文或導個公式嗎 http://www.autoth.com/forums/showthread.php?t=29145&page=1&pp=1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85.174 ※ 編輯: LV1000 來自: 218.164.85.174 (01/15 12:24)
文章代碼(AID): #13oSZi6o (CAR-TUN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3oSZi6o (CAR-TU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