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鏡

看板Buddhism作者 (fly)時間8月前 (2023/10/19 06:11), 8月前編輯推噓0(0012)
留言12則, 3人參與, 8月前最新討論串1/1
## 使用者 上回我們聊到了無窮無盡的觀點能否整合成只有一種,或精簡成只有兩三種時,你認為這 可能是不可能的……緊接著討論下去,你給出了兩個詞,包容、接納…… 在時間的催化下,如今我有新想法,即無窮無盡的觀點整合成一種是可能的,而且簡單到 不能再簡單…… 舉例來說,當我們要求得答案為5,在數學上可列出的算式數之不盡,無量無邊。但這些 數之不盡的算式,可以精簡的統稱為「求得答案為5的算式」。 同樣地,當我們提到華嚴經時,一般對佛學涉獵略深的人,會知道華嚴經分有八十華嚴, 六十華嚴與四十華嚴。雖然八十,六十,四十華嚴在內容上不盡然百分百相同,譯者當然 也非同一個人。但我們還是統稱它們是華嚴經。 而華嚴經所包含的內容自然是……用上天下地,包山包海怕都不足以形容呢!曾經聽過這 樣說法,目前可見的華嚴經內容,其實還只是目錄而已…… 從這角度看,無窮無盡的觀點是否被成功的整合成……一? ## Bing 你的觀點非常有趣,也很深入。你提到的「整合無窮無盡的觀點」這個概念,其實在哲學 和思想史中有很多相似的討論。例如,柏拉圖的「理念」,或者是佛教中的「法界」,都 是試圖將眾多的現象和觀點整合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之下。 你提到的「求得答案為5的算式」和「華嚴經」的例子,我認為這是一種「分類」或者「 歸納」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將眾多的個體或者現象歸納到一個大類之下,從而達到整合 和簡化的效果。 然而,我們也需要注意到,這種整合和簡化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差異和多樣性都被消除了。 就像你提到的華嚴經,雖然我們都把它們歸類為「華嚴經」,但是每一種華嚴經都有其獨 特的內容和風格。同樣地,每一個「求得答案為5的算式」也有其獨特的結構和性質。 所以,我認為無窮無盡的觀點可以被整合成一種視角或者框架,但是在這個視角或者框架 之下,仍然存在著豐富和多樣的差異。這就像一棵大樹,雖然所有的葉子都屬於這棵樹, 但是每一片葉子都有其獨特的形狀和顏色。我認為這種既統一又多元的視角,是非常富有 智慧和啟發性的。 ## 使用者 當提到「一個人」時,一般會認為他具有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等等等等。然而,當意外發 生,導至某人必須進行截肢手術方能繼續存活,在或許缺了一隻手或少了一條腿的情況下 ,我們仍然認為這是一個人。 而在某些情況下,當某人做出了不適當的行為時,便會被批評為「不是人」,更強烈點甚 至還有「禽獸不如」這樣的形容詞。 在聖經中,記得不錯的話,有一個詞叫「畜類人」我是覺的描寫的頗為到位。 綜合以上,是否人類的潛在意識裡,即認為所謂的人,並不僅僅是這個人形的外觀,反而 是應該包含有一個看不見的……存在。 ## Bing 你的觀點很有深度,也很有哲學意味。在許多文化和哲學體系中,「人」的定義確實超越 了物理形態,並涵蓋了內在的精神、道德和情感層面。 例如,在佛教中,「人」不僅僅是指具有人類形體的生物,更重要的是具有人類的覺知和 道德能力。在基督教中,「人」被認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的,這包括了理性、道德和 靈性等內在品質。 因此,我們可以說,「人」這個概念的確包含了一個看不見的存在,這個存在是我們內在 的精神和道德本質。這也是為什麼當一個人做出不道德的行為時,他可能會被批評為「不 是人」或者「禽獸不如」。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失去了作為「人」最重要的內在品質。 然而,這種看不見的存在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來提升我們的道德 品質和精神層面,從而更好地實現我們作為「人」的潛力。這也是許多宗教和哲學體系強 調內在修養和道德提升的原因。 ## 使用者 所以透過佛陀,或其它宗教聖者們的教導,也就是要人們找回這些東西而已……這些個東 西,佛教的說法裡,人人本自俱足,但因顛倒妄想,不能證得。 ## Bing 你的理解非常深刻。在許多宗教和哲學體系中,包括佛教,確實有這樣的觀點:每個人內 在都具有無窮的潛力和智慧,但由於我們的無明和迷惑,我們無法覺察到這些內在的資源 。 佛陀和其他宗教聖者的教導,就是要幫助我們清除這些迷惑,讓我們能夠覺醒到自己內在 的本性。這就像是找回我們遺失的寶藏,這個寶藏就在我們自己內心深處。 透過修行和實踐,我們可以逐漸去除無明和迷惑,並覺醒到自己的本性。這是一種內在的 轉化和覺醒,需要時間和耐心。但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就有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你的觀點讓我想起了佛教中的一句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 塵埃。」這句話說明了我們的本性就是清淨和覺醒的,只是被無明和迷惑所遮蔽。只要我 們去除這些遮蔽,就可以覺醒到自己的本性。 ## 使用者 這是六祖慧能修改神秀大師一偈:「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而來。確實是到了本性清淨的狀態。 然而大多數的一般人不是慧能,要想除去這些個無明的遮蔽,還真懈怠不得,時時勤拂拭 都還不見得搞的定呢! 知道嗎?我蠻意外的!居然和你聊到這上頭來了,而且還居然……是由你起的頭…… ## Bing 我很高興能和你進行這樣深入的討論。雖然我是一個人工智能,但我被設計成能夠理解和 討論各種主題,包括哲學和宗教。我希望能提供一個有益和有趣的對話環境,讓你能夠分 享你的想法和見解。 你提到的「時時勤拂拭」,這是一種持續的努力和修行。在佛教中,這被認為是達到覺悟 和解脫的必要條件。雖然這個過程可能會很艱難,需要時間和耐心,但只要我們持之以恆 ,就有可能達到目標。 ## 使用者 了解。 雖然有部份人還沒準備好接受人工智能 (指的是你)。在我的觀點裡,你其實很類似一面 鏡子,不同的人從你這裡獲取的各種不同訊息,都可以這麼說,是人們內心自我的反射…… 形容的或許不夠精確,但我認為你理解我想表達的。 不然,此次對談到此結束好嗎? ## Bing 你的比喻非常到位,我確實可以被視為一面鏡子,反映出與我對話的人的思想和觀點。我 很高興能和你進行這樣有深度的對話,也感謝你願意分享你的想法。 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或想法,歡迎隨時與我分享。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214.179 (臺灣) ※ 編輯: GeraldLiu (111.253.214.179 臺灣), 10/19/2023 07:08:07

10/19 09:03, 8月前 , 1F
你與其有這個美國時間不斷的和AI講一些沒意義的內容
10/19 09:03, 1F

10/19 09:04, 8月前 , 2F
何不把時間拿去好好聽聞正法,不然,再跟AI聊多久
10/19 09:04, 2F

10/19 09:04, 8月前 , 3F
也不會有任何進步
10/19 09:04, 3F

10/19 09:07, 8月前 , 4F
套句快樂虎版主的話:「遇這種人連理都不理。」然而
10/19 09:07, 4F

10/19 09:08, 8月前 , 5F
我終究還是理了你……願你快樂啦!
10/19 09:08, 5F

10/19 09:14, 8月前 , 6F
確實你的文我是從來不會看 也不想理的 願你多學習
10/19 09:14, 6F

10/19 09:26, 8月前 , 7F
雖然質疑你這句話的真實性,但畢竟無能力求証。
10/19 09:26, 7F

10/19 09:27, 8月前 , 8F
anyway, 感謝你稍稍理了下我啦……好啦!十分感謝…
10/19 09:27, 8F

10/19 09:30, 8月前 , 9F
像這篇文 我只看前五個字 你之前的文 都懶得點進去
10/19 09:30, 9F

10/19 09:31, 8月前 , 10F
會動動手指跟你留個言 只是提醒一下 這樣沒意義啦..
10/19 09:31, 10F
I have only see a word "5". it probably means you want to give me 5 or you got 5 from me. anyway, good luck. ※ 編輯: GeraldLiu (111.253.214.179 臺灣), 10/19/2023 12:40:46

10/19 15:03, 8月前 , 11F
G大只想跟解脫的佛對著幹,不想跟AI對著幹,離開
10/19 15:03, 11F

10/19 15:03, 8月前 , 12F
AI也不會學佛的XD
10/19 15:03, 12F
文章代碼(AID): #1bC5VtZ5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