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認真去做時

看板Buddhism作者時間7月前 (2023/10/02 23:32), 7月前編輯推噓4(4046)
留言50則, 6人參與, 7月前最新討論串1/1
認真去做時 文/慧淨法師 真正下功夫認真去做時,才知盡做些表面工夫。 搭衣持缽很難得,但重點在於三聚淨戒能持否?七聚毘尼失守否? 律宗祖師弘一大師,出家後持戒精嚴,但看了比丘戒後還是自認做不到,一生退守沙彌戒 。蓮宗九祖澫益大師三讀律藏,也由比丘戒退守至但三歸。 戒是聖道門自力修行的基礎,此基礎祖師級的人物以自嘆不堪,何況一般人,更何況鈍根 之輩。 再以禪宗而言,虛雲老和尚是近代禪宗代表人物,一九四七年春,朱鏡宙居士問:「老和 尚座下,修持有心得者究有幾人?」虛老嘆息說:「現在連找一個看門人竟不可得,遑言 其他。」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喻提醒我們:越要往前走,發現(貪瞋)水火越大;越要廢惡修善,制 止煩惱,越發現煩惱難斷。 如果我們只在表面上作功夫,就看不到水火。自認賢善者,被救很難;畏懼水火者,才會 聽到彌陀慈悲的呼喚:「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沒有看到 自己的罪惡,所以聽不到彌陀慈悲的呼喚。 高原陸地,不長蓮華;卑溼汙泥,方生蓮花。 我有八萬四千法門,也勝不過阿彌陀佛。與其贏過大悲慈父入地獄(憍慢入地獄),不如認 輸(謙敬聞奉行)生淨土。 認真去做時,方知儘虛偽; 搭衣持缽好,是否能不犯? 愈是往前走,愈見水火猛; 愈要斷煩惱,愈覺煩惱多。 只做表面事,看不到水火, 所以聽不到,彌陀呼喚聲。 高原陸地不生蓮,卑濕淤泥生蓮花。 地面雨水速歸海,高山冰雪入海遲。 貢高我慢不被救,畏懼水火聞佛聲。 不信自己罪惡身,不聞彌陀呼喚聲。 縱有八萬四千法,豈勝彌陀本願力? 與其勝利入地獄,不如認輸生淨土。 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 念念不忘,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直到西方極樂世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151.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96260735.A.289.html ※ 編輯: terryhosee (220.129.151.123 臺灣), 10/02/2023 23:32:41

10/03 08:05, 7月前 , 1F
南無阿彌陀佛
10/03 08:05, 1F

10/03 11:09, 7月前 , 2F
南無阿彌陀佛!
10/03 11:09, 2F

10/03 11:22, 7月前 , 3F
佛法浩瀚,法法皆真,現代在經教資訊流通快速,獨
10/03 11:22, 3F

10/03 11:22, 7月前 , 4F
尊淨土而貶他宗實為佛門不幸
10/03 11:22, 4F
"對現代人而言,只有念佛可以這世脫離輪迴"是客觀的如實說 ※ 編輯: terryhosee (220.129.151.123 臺灣), 10/03/2023 20:29:39

10/03 21:33, 7月前 , 5F
阿彌陀佛!
10/03 21:33, 5F

10/04 08:55, 7月前 , 6F
請問 文中說弘一大師退守沙彌戒 藕益大師退守三皈
10/04 08:55, 6F

10/04 08:55, 7月前 , 7F
出處和依據為何?
10/04 08:55, 7F

10/04 08:56, 7月前 , 8F
另外 並不贊同本文中認為凡夫頓根持戒困難 就暗暗
10/04 08:56, 8F

10/04 08:57, 7月前 , 9F
的暗示大家出家受戒也沒用這件事
10/04 08:57, 9F

10/04 08:57, 7月前 , 10F
也覺得文中認為 其他法門就是[自認勝過彌陀的傲慢]
10/04 08:57, 10F

10/04 08:58, 7月前 , 11F
是誇大不實的說法
10/04 08:58, 11F

10/04 08:58, 7月前 , 12F
淨土法門殊勝 但沒有聽過哪一尊佛陀因此認為其他法
10/04 08:58, 12F

10/04 08:59, 7月前 , 13F
門就是[自認勝過彌陀的傲慢心] 這種說法摸到謗法了
10/04 08:59, 13F

10/04 09:01, 7月前 , 14F
如果只能用謗法的方式宣揚淨土 是淨土門的不幸
10/04 09:01, 14F

10/04 09:01, 7月前 , 15F
我也修淨土 但我反對這樣的說法方式
10/04 09:01, 15F

10/04 09:02, 7月前 , 16F
總覺得善導大師流的後世弟子 很多都過於激進了
10/04 09:02, 16F

10/04 09:11, 7月前 , 17F
不要忘了 謗法是淨土不收的一類人 小心不要崇尚淨
10/04 09:11, 17F

10/04 09:11, 7月前 , 18F
土法 崇尚到貶低其他正法 那確定連淨土也不會收
10/04 09:11, 18F

10/04 10:20, 7月前 , 19F
末法主推淨土雖契機沒錯,但淨土也是難信之法,
10/04 10:20, 19F

10/04 10:21, 7月前 , 20F
對多數人而言,也還是要搭配相關經教斷疑生信。
10/04 10:21, 20F

10/04 10:22, 7月前 , 21F
蕅祖退戒,印象中並非無法持戒,而是他老人家認為
10/04 10:22, 21F

10/04 10:25, 7月前 , 22F
沒有得戒體,這都是謙修勸學。
10/04 10:25, 22F

10/04 10:29, 7月前 , 23F
往生關鍵在於臨終正念(信願行俱足)。
10/04 10:29, 23F

10/04 10:31, 7月前 , 24F
臨終不想插管,不遇到境緣障礙,你還是需要起碼的
10/04 10:31, 24F

10/04 10:31, 7月前 , 25F
福報、定力、智慧去守護自己臨終正念。
10/04 10:31, 25F

10/04 10:34, 7月前 , 26F
對於一個全心投入淨土的人而言,一句佛號就圓滿了,
10/04 10:34, 26F

10/04 10:34, 7月前 , 27F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深厚的善根。
10/04 10:34, 27F

10/04 10:35, 7月前 , 28F
有些階梯還是要留著。
10/04 10:35, 28F

10/04 10:50, 7月前 , 29F
個人要怎麼主推淨土 我覺得都很OK 但用貶低他宗的方
10/04 10:50, 29F

10/04 10:50, 7月前 , 30F
式來主推淨土 依照佛說經典 這是自作死路
10/04 10:50, 30F

10/04 10:51, 7月前 , 31F
只是讓自己下地獄更快而已 不要過頭了
10/04 10:51, 31F

10/04 10:51, 7月前 , 32F
這種人大概很缺善根 對淨土也不深信 才會如此
10/04 10:51, 32F

10/04 10:52, 7月前 , 33F
他這篇文章應該是關起門來對內的講法。
10/04 10:52, 33F

10/04 10:52, 7月前 , 34F
佛陀已經再再強調 謗法者淨土不收 千萬不要過線了
10/04 10:52, 34F

10/04 10:52, 7月前 , 35F
不適合對外眾。
10/04 10:52, 35F

10/04 10:53, 7月前 , 36F
對內對外都一樣 不會因為對內就不叫謗法
10/04 10:53, 36F

10/04 10:53, 7月前 , 37F
對任何對象都能結謗法罪 一結罪就淨土無緣
10/04 10:53, 37F

10/04 10:58, 7月前 , 38F
雖然在下以前也常幹這類事,不過還是不建議太過。
10/04 10:58, 38F

10/04 10:58, 7月前 , 39F
至於謗法不生這件事,算是另一個層面的議題。
10/04 10:58, 39F

10/04 10:59, 7月前 , 40F
版上推淨土的文章一堆 我都隨喜讚嘆沒意見
10/04 10:59, 40F

10/04 10:59, 7月前 , 41F
唯獨 摸到謗法的見解 用貶低他宗的方式推淨土
10/04 10:59, 41F

10/04 11:00, 7月前 , 42F
這種真的自斷生路 是淨土宗學生要非常注意的
10/04 11:00, 42F

10/04 11:00, 7月前 , 43F
之所以謗法不生,不太是指這類護教情深,而是指一個
10/04 11:00, 43F

10/04 11:01, 7月前 , 44F
人對於佛教乃至於淨土不信而謗,因本無信願自然不生
10/04 11:01, 44F

10/04 11:01, 7月前 , 45F
我印象中是這樣。但也不建議護教情深的用詞。
10/04 11:01, 45F

10/04 11:01, 7月前 , 46F
非也 謗法罪的結罪 包含"貪著自宗、瞋他法派"
10/04 11:01, 46F

10/04 11:02, 7月前 , 47F
這種動機的謗法 一樣是瞋恚心、排斥心、貶低心
10/04 11:02, 47F

10/04 11:03, 7月前 , 48F
如果動機是這樣確實也會產生障礙沒錯~
10/04 11:03, 48F

10/04 16:28, 7月前 , 49F
對淨土學人常以末法鈍根自居沒意見,但世界並非繞
10/04 16:28, 49F

10/04 16:28, 7月前 , 50F
著淨土宗轉。一念三千融二諦,理事不二豈有別?
10/04 16:28, 50F
文章代碼(AID): #1b6k9_A9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