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換念其它佛號後會卡卡的

看板Buddhism作者 (good)時間1年前 (2023/02/04 00:06), 1年前編輯推噓2(207)
留言9則, 2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williammini (迷你衛里恩)》之銘言: : 一直以來都是念南無地藏菩薩的聖號 持續有兩年 : 最近覺得人生真的苦,想改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往生極樂世界 : 但念了兩三天一直覺得卡卡的 : 於是又默默變回地藏菩藏的聖號 : 有人也是這樣的嗎 想想還是回文好了, 根本原因是覺得人生真的苦, 換佛號不是重點. 念佛號不管是那一種都是靜下心來念, 知道自己在念, 有一種觀察者的感覺. 觀察自己在念, 分心了也只是觀察, 有妄想也是觀察, 發呆想睡也只是觀察. 簡單來說把靜坐那一套拿來念名號, 比較能持久, 也比較有踏實感. 人心會有慣性, 依慣性而有好惡, 境外環境如果是人心喜歡的就快樂. 不是人心喜歡的則為苦, 進而有貪嗔癡或悔恨等等心境. 如果去掉人心的慣性, 就不會被境外環境影響心情, 進一步做到活在當下. 境外環境包括, 工作事情, 與同事關係, 家人關係, 家人健康, 經濟狀況... 甚至自身的健康, 感冒, 流血, 殘障, 甚至癌症等等也都可以算境外環境. 簡單說, 起心動念不能改變的都是境外 在當下的一刻, 心念無法改變都是境外事物 在當下的一刻, 心念可以改變的很多, 快樂, 悲傷, 滿足, 遺憾, 幸福, 抱怨 去掉人心慣性, 無法短時間達成, 需要時間來練習, 但觀念會慢慢改變. 沒有慣性, 就很容易接受當下一刻, 即然接受, 就沒有苦, 也沒有負面情緒. 舉個例子, 在北韓的人民生活品質差我們很多, 但他們可能比我的更快樂幸福 北韓人已經習慣那樣的生活. 另外, 天生殘障的人也很少抱怨他們缺少的器官 以上例子只是說明人心慣性的影響, 但這不表示[知足]是好的. [知足]也是一種慣性哦, 不表示活在當下. 所謂去掉人心的慣性, 是指時時刻刻, 都是有覺知的在行動 不被內心的慣性所牽引, 例如吃飯, 是選需要的(覺知), 還是想要的(慣性). 覺知的練習, 建議從小事開始, 吃飯, 睡覺, 玩樂的安排等都是容易練習的. 在工作上遇到的問題, 難免會有情緒的介入, 很難保證我們還能有多少理性. 人際關係也是一樣複雜, 但不管什麼事, 都還是要練習覺知, 而不多加評論. 最簡單的練習, 在看新聞時, 能夠單純[看]新聞, 而沒有情緒嗎? 我自己是會有一些情緒的, 但應該比一般人好很多, 沒有太多的好惡. 我一人時不看新聞, 與家人看新聞時則是練習不起好惡之心, 單純的[知道]. 覺知 => 活在當下 => 接受當下 => 融入當下 能做到這樣, 即使只有1秒, 在那1秒你只有平和或是幸福, 苦是無法存在的. 苦只能依附在執著, 執著只能依附在慣性, 覺知就是打破慣性, 打破無明. 除了生活上的練習, 也可以把覺知加入念聖號之中, 念的時候觀察自己在念. 靜坐更是不用說, 覺知專注是靜坐的核心. 總之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幫肋離苦, 選擇喜歡好用的方法即可, 祝吉祥平安!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75440392.A.918.html ※ 編輯: joley (61.231.67.253 臺灣), 02/04/2023 00:10:53

02/04 12:15, 1年前 , 1F
隨喜,不思(執著)善,不思(執著)惡、放下善惡分別
02/04 12:15, 1F

02/04 12:15, 1年前 , 2F
,於分別中無分別想,練習久了內心就會清淨自在。
02/04 12:15, 2F

02/04 14:29, 1年前 , 3F
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
02/04 14:29, 3F

02/04 14:30, 1年前 , 4F
令得生。四正勤是三十七道品重要的實修依據。
02/04 14:30, 4F

02/04 14:39, 1年前 , 5F
覺支只是念根的培養而已,還要完整的五力才能破無明
02/04 14:39, 5F

02/04 14:51, 1年前 , 6F
何緣此五名根名力?答能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惡法故名力
02/04 14:51, 6F

02/04 14:54, 1年前 , 7F
覺知只是念根的培養而已。五力成就七覺支能破無明。
02/04 14:54, 7F

02/04 14:57, 1年前 , 8F
捨覺支:心無偏頗(貪嗔痴不起),不執著而保持平衡。
02/04 14:57, 8F

02/04 14:59, 1年前 , 9F
捨覺支的定義還是參考經典說明。聊備參考。
02/04 14:59, 9F
文章代碼(AID): #1ZtJ48aO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ZtJ48aO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