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忍辱仙人

看板Buddhism作者 (ykk)時間1年前 (2022/08/07 09:40), 1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5 (看更多)
: : 透過在意知上修練忍辱,以及依此忍辱所帶來的身與語的造作, : : 包含祥和的臉色與笑容,能立刻產生非常強大的善業, : : 此善業不但能對此世帶來極大的改變,也能影響來世, : : 讓你獲得妙善之身,在性格上也很善良。 : : #達賴喇嘛113住世語 : 尊者提到:「在意知上修練忍辱」 : 我們的身語意三門當中,意(內心)為先導,主要透過(內心)第六意知修行, : 例如,修行忍辱——忍辱的所依,是與內心第六意識心王相應的無瞋心所, 補充:<心類>覺知的心、心所--十一善心所之「無瞋」心所 摘自:《心類學顯要善說》倉忠仁波切 具「對自與相應行無瞋」之作用的了知,是無瞋的性相。 此中「對自與相應行無瞋」,要言之,意謂該心所的自體性就是無瞋,且與其相應的 認知(覺知)也是隨行於無瞋,其中道理,如前闡述無貪的性相。 或有,將其性相安立為:「就自體性之分而言,是緣三法任一,且直接毀滅瞋的慈性 心所。」 此中「三法」意謂,作傷害的有情、諸痛苦、諸痛苦的因。 也就是,傷害者、傷害、能傷害因,彼等是無瞋的所緣境。無瞋是緣彼三法已滅除瞋 ,故是慈之體性的心所。 相反來說,瞋的所緣有三:作傷害之對方有情。痛苦,如内心中的痛苦、生病的痛苦 。痛苦的因,如刀或食物等,被刀割傷而對刀生瞋、由食物引發病痛而對食物生瞋。 * 又,無瞋是慈之體性的心所,何以故? 瞋、無瞋是直接正相違,由無瞋的不共作用而能對治損減瞋,因為不對眾生產生瞋, 故能增長慈與忍辱之力,所以,慈與忍辱必定是無瞋,如是,無瞋是慈之體性的心所。 比如,對於眾生的惡行雖不予以報復,然而內心瞋恨,這並不是忍辱; 真正的忍辱是緣彼眾生而無瞋,並由無瞋而能增長慈,由慈力而能增強忍辱,如是一 般,無瞋是忍辱的所依。 相反的,由於瞋而對有情生起欲行損惱、殺縛等傷害,如是,由瞋能毀壞慈。 修慈悲的内心是寂靜的,長久修習慈悲之人,無論遇到任何眾生皆能將其視為親眷, 當下親切的內心並没有欲行傷害的念頭。 由於我們心續中的慈悲極為微弱,因此,很容易就會產生傷害眾生的行為;反之,心 續中的慈悲之力若是極為猛烈,自然就會敬重珍愛眾生。 誠如至尊觀音上師(達賴喇嘛尊者)說:「無論見到一位總統或乞丐,對我而言他們 是一樣的,因為,我是人他們也是人,人們都希求離苦得樂,以此而言,我們無絲毫差別 皆是相同,因此,只需要真誠對待每一個人,並不需要其他差別的對待,所以,我很容易 就能交到朋友。一般人從事政治或經商為了圖謀利益而巧言令色,並非以真誠内心互動交 友,這就如同演戲一般,表面上相似交到朋友,其實並非真正的朋友。」 這些內容並非上師任意妄說,因為,以經論去觀察,由修慈悲之力使內心平靜、視眾 生為親眷且敬重珍愛,這些是存在的; 總之,我們必須致力於修慈悲與菩提心,不僅能帶來內心平静,且是廣增福德之最殊 勝方便,若有能力則必須更修見解之智慧分,雙修福德與智慧才能成辦諸種功德。 (註:末後提到,內心意知上修習利他的慈悲與菩提心,屬福德資糧,內心意知上修 習空性正見的見解,屬智慧資糧--佛法的修行說福慧雙修,最終成辦佛果福慧兩足尊。) >>>>> [1] 我們內心第六意知的心所法,如佛典提到51種心所法,包含11種善心所,無瞋是善心 所之一。與第六意知相應的無瞋,是透過智慧思惟抉擇遮損瞋的心所法,屬善心所。 心所法當中,瞋是煩惱心所,瞋欲行傷害對方。無瞋與瞋正相違,無瞋是透過智慧抉 擇遮損瞋的心所法,依於無瞋(不對眾生產生瞋)而能增長慈、悲、忍辱,不傷害眾生。 [2] 摘自:《隨念三寶經》淺釋 法尊法師 《隨念三寶經》:「安忍莊嚴,福藏根本,妙好間飾,眾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 逆」。這是稱頌、憶念,佛於有情利樂事業所顯示之微妙色身。 佛身德相具五圓滿:一、「安忍莊嚴」句,是頌佛身的根本因圓滿,謂佛色身端嚴之 果,由根本因圓滿故。 經言:「醜惡之道,謂忿與恨」,即指有情醜惡之身,源於忿恨(忿恨來自瞋);而 佛在因地修行中,於諸極違逆境而修習安忍自性(安忍的性質是無瞋),不動忿恨(無瞋 與瞋正相違,由無瞋損減瞋,故能增長慈與忍辱),斷除安忍障礙(安忍的障礙是瞋)。 「由安忍故,當得端嚴」妙好色身。佛身一一相好,雖各有不同功德,而根本主因則 在安忍。(安忍的自性是無瞋,因為不對眾生產生瞋,故能對眾生增長慈與忍辱之力。)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59836453.A.DF5.html ※ 編輯: ykkdc (123.205.79.183 臺灣), 08/07/2022 16:26:26
文章代碼(AID): #1YxnWbtr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YxnWbtr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