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喝斥對方"報應""下地獄",也算造口業嗎?

看板Buddhism作者 (逝)時間2年前 (2022/05/23 20:57), 2年前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1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MrTaxes (謝謝提醒)》之銘言: : 有時候看到別人做了(我們認為)不對的事情 : 但是不想罵髒話 也不想跟對方吵架 : 但是要默默承受視若無睹又忍不住 : 於是就怒斥對方"小心會有報應" : 或甚至更嚴厲一點像是"小心下地獄"之類的 : 當然從心態來看 說這樣的話是多半也因為是起了瞋心 : 但目的也是希望讓對方知道其行為是不對的 是會傷害到別人的 : 雖然說出口的當下有時候可能也帶有一些詛咒的意涵 : 但純粹從字面上來看 所謂"報應"和"地獄"不都是佛法上的概念嗎? : 那這樣還算口出惡言 造口業嗎? 東南亞等佛教世界我不清楚,不過基督教圈倒是可資對比。 這裡說的不是法義而是社會語言學了。 英語罵髒話與發誓皆可用 swear 這個動詞,是與宗教有關。 「妄呼主名」在基督教是禁止的,但禱告當然還是對神。 所以在表達情緒時喊神其實是被算入髒話的。 今天好萊塢電影似乎可以輕易喊著 Oh My God, 其實傳統上會有些避忌,得改成 Oh My Goodness之類的。 但其實髒話的表情緒功能也會有變化。 這也正是我們「問候娘親」有時還真是打招呼有時卻是惡意般。 英語 Damned 有時候還真成了單純發語詞,但有時是很帶惡意情緒的。 反之則即使所謂「祝福」也未必只是表面上的言語,背後善意惡意亦難說。 (不過願意把語言迂曲一下其實至少是個稍稍收斂的表達法了) 當然上述這些是世間現象了,無關法義。 真要說法,說實在的發話者應檢視內心吧。 當然不要說無端評判他人下地獄與否是否不佳(且不說口業與否), 有時候就算未動粗口,自我審視是否起心動念,對修行者仍是有必要的。 但這很存乎一心了。 不過且不說口業什麼的, 就與英語的 damned 之類的相似, 這類宗教式的粗口其實也多半只是發話者的情緒, 就算發話者當真,其實也沒多大力道,換言之除了造成彼此不快也沒多少用處吧。 -- Repetitio est mater studioru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219.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53310632.A.B09.html

05/24 08:44, 2年前 , 1F
還有 My Gosh!
05/24 08:44, 1F
是的。這類變體不少。是所謂 euphemism。 話說,當作語氣詞的失去詛咒意義的詛咒,英語中有 goddamned good! what the hell + (正面修飾語) 在閩南語也有「夭壽好」「好甲哭爸」 本意是詛咒他人短命或喪父的,都成了強調正面到讓人驚訝的語氣。 但當然反過來說,所謂的祝福,有時候也根本只是口惠心不實。 滿嘴喊神(西方文化)或者喊佛(佛教徒) 其實揆諸內心到底是善是惡也只有本人知道。 髒話的語義功能的多樣性也是如今語言學家研究的一個點。 至於業不業的,未證不敢妄言。 在我的理解仍然是,但凡行為(業)必有其結果(業果) 業有善業惡業無記業,等等。 如果是修行人,自然該審視自己的身語意等方面,善加護持或知懺悔。 至於一般人,那種隨口說說的, 也就跟英語滿嘴 goddamned、son of _____ 之類的差不多。 喊半天XX的孩子也不至於真造成XX那麼多孩子。 (總不至於流浪狗問題是由此產生? XD) 那麼業不業的也不重要,反正說者若無力道則這些話都沒啥意義就是。 不過古印度的故事是有些修行者具有詛咒的力量, 但他們因瞋心而下詛咒也耗用掉他們自己的能力,對他們自己也不好。 但這是印度故事我也不必在此多說, 省得又有人沒來由用「外道」指責我。 (但我真覺得你研究方向根本不必糾結在業不業的, 如果是修行那就是善加護持自己的身語意那是自己知道, 如果是研究,那就是社會語言學或民俗學或神話學等等。 把不相干的糾結在一起就沒意思了。) ※ 編輯: khara (114.37.137.44 臺灣), 05/24/2022 19:08:20

05/25 16:33, 2年前 , 2F
謝謝您回覆。
05/25 16:33, 2F
文章代碼(AID): #1YYuIei9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YYuIei9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