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因地心,果地覺

看板Buddhism作者 (天堂鴉)時間3年前 (2021/03/29 01:49),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虛雲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中國近代傳高僧。1840年出生,19歲逃至福建鼓山湧泉寺出家,次年 受具足戒。禪師出家後入山數年,勤修苦行。27歲為報父母恩前往普陀山、五台山、西藏 、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等地朝山禮佛,沿途歷經九死一生,數次蒙佛菩薩救護。後於揚 州高旻寺參禪開悟。老和尚一生歷經四朝五帝,堅持苦行長達百餘年,示現奇跡無數,歷 坐15個道場,復興6大祖庭,一身兼承禪門5宗,法嗣信徒達數百萬,為中國佛教培養了大 量的弘法高僧和護法居士。1959年10月13日於江西雲居山圓寂。世壽120歲,戒臘101歲。 以下為雲公老人1955年於雲居山開示節選。 我們跟佛學,現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種: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參法侶, 心猶顧戀。二、身在家心出家,雖然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三、身心俱出家,於諸欲境 ,心無顧戀。四:身心俱不出家,受用妻子,心生耽染。我們自己檢查一下,看這四料簡 中是哪一類呢? 我慚愧,身雖出家,幾十年騙佛飯吃,表面出了家,內心未入道,未證實相理體, 未能四大皆空,未能如如不動,這就是心未出家,我就是這樣苦惱,還有和我一樣的,可 見身心俱出家就為難了。 古來身在家心出家的的大居士,如印度的維摩詰,月上女,末利夫人,韋提希夫人 ;中國的龐蘊,宋仁宗,張襄陽,都是深通佛法,居塵不染塵。 身心俱出家的大祖師多了,都是佛門模範,為後人欽式,弘法利生,作大佛事,功 德無量。其身心俱不出家的就不要說了。 真出家的實在難,能成大器的更不易。扣冰古佛說:「古聖修行,須憑苦節。」黃 櫱老人說:「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故出家人能做到底也不容易。 了生脫死,門路很多,《楞嚴經》有二十五圓通,就有二十五法門,門路雖多,總 不出宗、教、律、淨。宗是禪宗,教是講經,律是持戒,淨是念佛,這四法最當機。禪宗 雖是直下明心見性,動靜一如,頭頭是道。就禪來說,差別也多,還有邪正大小,種種不 一。 講經也一樣,要到大開圓解,一念三千,性相融通,事理無礙,念佛亦要念到一心 不亂,當下親證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入薩婆若海。一切法門,都離不了持戒。 《楞嚴經》說:「攝心為戒,如不斷淫,必落魔道;如不斷殺,必落神通;如不斷 偷,必落邪道;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 ,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雪,自不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 佛門舊制,比丘出家,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許聽教參禪。何以如此 呢?因為修行以戒為體,戒是出生死的護身符。沒有戒,在生死苦海中就會沈淪汩沒。佛 曾以戒喻渡海浮囊,不能有絲毫破損,浮囊稍破,必定沈溺。所以宗、教、淨三宗,及一 切法門,都以戒為先。 https://i.imgur.com/67JWVCK.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168.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16953793.A.CD2.html

03/29 09:14, 3年前 , 1F
南無阿彌陀佛
03/29 09:14, 1F

03/29 21:39, 3年前 , 2F
阿彌陀佛!
03/29 21:39, 2F

04/01 15:57, 3年前 , 3F
感恩分享!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04/01 15:57, 3F

04/05 15:47, 3年前 , 4F
南無阿彌陀佛
04/05 15:47, 4F
文章代碼(AID): #1WOC71pI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WOC71pI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