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大安法師 徹悟禪師語錄7

看板Buddhism作者 (create)時間3年前 (2021/03/10 01:39),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4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好,請看下面:【然大心既發,應修大行。而於一切行門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 ,至極穩當,至極圓頓者,則無如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矣。所謂深信者。釋迦如來梵音聲 相,決無誑語。彌陀世尊大慈悲心,決無虛願。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見佛往生之果。 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響必應聲,影必隨形,因不虛棄,果無浪得,此可不待問佛而能 自信者也。況吾人現前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橫遍豎窮 ,當體無外。彌陀淨土,總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豈我心具之佛,而不 應我具佛之心耶。《往生傳》載臨終瑞相,班班列列,豈欺我哉。】 好,請看這一段。那麼我們大菩提心發起來之後,就得要選擇一個行門,來落實我們的菩 提願。對這個行門就得要有慎重的擇法眼了,在八萬四千法門乃至無量行門當中,一定要 選擇一個簡單、快速、而又圓頓、究竟的法門。我們在擇法方面,對我們挑戰性很大。末 法眾生,如果讓我們自己去博通三藏,都去了解八萬四千法門,都去揀別,可能我們沒有 能力,也沒有時間、精力。那麼很多菩薩、祖師很慈悲,已經為我們通達《大藏經》,為 我們末法眾生選擇好了一個行門。就好像一個很慈悲的良醫給我們製成了現成的藥,不需 要我們遍找藥方,了解藥性、病源,然後去採摘藥草,去泡製而成,這個過程太漫長。那 麼這些千經萬論處處指歸,一切行門當中最易下手最易成就,最易下手就是方便,就是念 佛。南無阿彌陀佛!男女老少,富貴貧窮,有否文化,都可以念,下手最易。而且最易成 就,馬上跟阿彌陀佛互動、感應道交,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當生帶業往生,一往生就能 快速成佛,這是最易成就。 至極穩當,因為念佛的時候有阿彌陀佛的光明願力給我們加持、護佑,讓我們的天魔、外 魔、五蘊魔及種種心魔不能搗亂,這是至極穩當。至極圓頓,這個淨土法門是來自阿彌陀 佛稱性功德所凝聚的,一法具足一切法,圓就是一法具足一切法。你念一句阿彌陀佛,就 所有的都念到了,所有的功德就都具足了,這就叫圓。頓呢,就是你當生解決無量劫以來 解決不了的問題,很快就能成佛,它頓;是一切圓頓裡面至極圓頓。所以這樣的比較揀別 ,選擇的行門就應該是「以深信切願,持佛名號」。 那麼這個深信,信什麼?信釋迦如來梵音聲像決無誑語。釋迦如來是由於在因地做大悲菩 薩的時候,曾經發過五百大願,發願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人壽百歲的時候來救度苦惱的 眾生。他來我們世間不僅一次兩次了,《梵網經》說他來這個世間都是八千次了,八千往 返。這都是他悲心所致。所以他清淨的梵音所說出來的,絕對不會說騙我們的話啊!《阿 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以及大乘經典二三百種帶說淨土的經典,處 處指歸,言皆真實,我們要相信。雖然對這個淨土法門的事理、因果、性相以及它既簡單 又究竟的特點,我們一下子還信不及,確實也不是凡夫的境界。這是佛果地的境界,唯佛 與佛方能究竟,凡夫二乘菩薩不能了知。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呢,我們就要相信釋迦 牟尼佛的佛格,他的慈悲、他的功德,他不會來騙我們,他也沒有騙我們的動機。他連國 王的位置都放棄了,遠離名利,他騙我們幹嘛?所以決無誑語,這要相信。 再要相信阿彌陀如來,這樣的在無量不可數量阿僧祇劫這樣的往古的時候,這位大國王, 舍家棄欲行作沙門,五大劫稱性發願,以後動經無量劫修行圓滿大願,這樣的是不會虛假 的。阿彌陀佛是具有大慈悲心的,大慈悲心具體就是不能忍心看我們還在這裡輪轉。我們 在這裡受苦,阿彌陀佛如箭入心。我們安頓到了西方淨土,他老人家才會欣慰,才會歡喜 。如父母愛子女的心,我們對這個要相信。進一步相信這個行門,因果的關係,妙因妙果 。我現在以信願念佛求往生的淨土之因,一定會感得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到西 方極樂世界這樣的果。因果是對應的,你如果不念名號,念其他的,那當然因果就有偏差 。 這種因果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有聲音,到山裡喊一聲,馬上就有回音;你有一個 形體在,就有影子伴隨。法爾自然的,無作妙用。所以我們現在修淨業的因,不會唐捐、 不會虛棄。那麼這個果呢,往生的果,它也不會隨隨便便偶然得到,是你有真實念佛的因 ,才能得到往生成佛之果。那麼這樣的因果關係,是法界內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這不 需要去問其他人,甚至也不需要去問佛,自己就能相信的,自性裡面就能相信。因為自性 有無師智、廣大智、自然智,我們現量地來觀照,就能相信。更何況從我們一念心性來看 ,雖然我們現在是攀緣的心、識心,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無緣長六粗。這樣的一個阿賴 耶識的心,心王,心所,這些法相宗都剖析得很清楚。 那麼我們這樣的無明的妄心,都是從真如心裡面生起來的妄心,就好像浩瀚大海浮起的一 個浮漚,一個水泡。但是當這個浮漚它當體也在大海里面,那麼我們凡夫就執著這個浮漚 就是全體的大海。等我們修行破了這個浮漚,這個浮漚也就回歸到自性的大海。所以我們 要認知這一點,這樣我們就能從那個真如和真妄方面去了解,終日隨緣,終日不變。我們 一念真如自性不守自性,就會隨緣轉。緣有清淨緣,有染緣。隨染緣造業就是六道輪迴— —六法界,隨清淨緣就是四聖法界,這是隨緣顯現的法界,屬於事相上的生滅相,這是終 日隨緣。但是就在這個隨緣所顯相當中,終日不變。雖然在這種地獄裡面、在人道裡面、 甚至在天道、聲聞、緣覺裡面,但我們的佛性從理體來看,它是不生不滅的,在佛不増, 在凡不減。雖然我們是苦惱的凡夫,但佛性沒有一點減少。全體具足阿彌陀佛已經證到的 果實,終日不變。所以終日隨緣是從事相生滅門來說,終日不變是從理體真如門來說,一 定要了解這樣的辨證關係。 那麼我們這樣的一念自性,豎窮過去、現在、未來三際,橫遍十方,所以當體無礙,就是 大方廣,就是我們的體、相、用,心性。在這個大方廣的自性裡面,那麼阿彌陀佛、西方 極樂世界也在我們一念心性之內,不在心外。但是這裡概念要辨識,西方極樂世界是在妄 心之外,但是在我們真心之內。那麼現在我們這一念的真心是具足阿彌陀佛法身、報身、 應化身的心。那麼這個佛阿彌陀佛那邊,我們這一念真心也遍到他那兒去了,就好像這個 房間裡面所有的燈,燈燈互攝,燈燈相照,你很難分別這盞光是這盞燈的光,是那盞燈的 光,它圓融互攝在一起。所以我們真性的這個燈光,跟阿彌陀佛的光也是光光互攝,所以 我們的心裡面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邊有我們的心。所以我們以這個具阿彌陀佛的心, 來念我們心入到阿彌陀佛那裡去的佛,這樣他馬上就會應和,呼應是同時的。 所以念佛一法就是這樣的原理來感應的,阿彌陀佛的法身入到我們的心裡,阿彌陀佛全體 的大悲願力就在我們的念頭裡面。所以我們一念他,馬上我們心裡的彌陀就會應。所以臨 終顯現的情況,也是我們自心所現,雖然是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為緣,但也是我們識心所現 。這樣的感應在《往生傳》裡面,這種臨終所現的種種瑞相,異香滿室,天樂盈空,阿彌 陀佛、西方三聖現前,等等這些都是真實不虛的,他不會來欺騙我們的。這就是不可思議 ,大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90.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15311592.A.288.html

03/10 08:24, 3年前 , 1F
感謝分享!阿彌陀佛!
03/10 08:24, 1F

03/10 08:26, 3年前 , 2F
願這裡畢業後能順利就讀阿彌陀佛的學校!
03/10 08:26, 2F

03/10 14:01, 3年前 , 3F
南無阿彌陀佛
03/10 14:01, 3F

03/10 17:43, 3年前 , 4F
阿彌陀佛!
03/10 17:43, 4F

03/11 00:33, 3年前 , 5F
南無阿彌陀佛
03/11 00:33, 5F
文章代碼(AID): #1WHxBeA8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