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如何將正念融入生活

看板Buddhism作者 (reborn)時間4年前 (2020/05/16 15:21), 編輯推噓6(6028)
留言34則, 6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各位好 這幾年來,我有試圖時時刻刻保持正念 但,為了時時刻刻保持正念 好像變成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應該"保持正念 一旦有了"應該" 一旦成了"功課" 反而肌肉緊繃,有所抗拒 不知是否有過來人,可提供建議 謝謝 -- 我的眼睛有問題,所以用字會盡量簡短 或由他人代打,排版未必漂亮 謝謝包涵!! 因為打字須要人幫忙,回信時間會較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2.2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89613674.A.FA1.html

05/16 15:45, 4年前 , 1F
自然就好 刻意正念 會繃太緊
05/16 15:45, 1F

05/16 16:36, 4年前 , 2F
我讀不太清楚兩個角度試試看 第一步 保持正念這件事
05/16 16:36, 2F

05/16 16:36, 4年前 , 3F
具體而言是怎麼操作的? 你有沒有先從身念處下手?
05/16 16:36, 3F

05/16 16:37, 4年前 , 4F
觀察的點是呼吸的開合震動 還是身體關節肌肉的鬆弛?
05/16 16:37, 4F

05/16 16:38, 4年前 , 5F
在觀察的時候有沒有放任感受流出來? 讓感受自然展現
05/16 16:38, 5F

05/16 16:39, 4年前 , 6F
出來 包含現在發文 覺得有點難用功 有沒有"允許"感受
05/16 16:39, 6F

05/16 16:40, 4年前 , 7F
出現
05/16 16:40, 7F

05/16 16:58, 4年前 , 8F
如果第一步有做到 再來談第二步 好現在有感受了 我需
05/16 16:58, 8F

05/16 16:59, 4年前 , 9F
要對感受做什麼事情嗎?
05/16 16:59, 9F

05/16 17:00, 4年前 , 10F
這邊接佛教空觀的修習 比較有系統的學比較好 正念系統
05/16 17:00, 10F

05/16 17:01, 4年前 , 11F
從身念處下手 但是空觀的解釋比較靠近大乘 禪宗
05/16 17:01, 11F

05/16 17:04, 4年前 , 12F
想想手上的資料跟自己怎麼看這點 感覺完需要做什麼呢
05/16 17:04, 12F

05/16 17:04, 4年前 , 13F
為什麼?
05/16 17:04, 13F

05/16 17:05, 4年前 , 14F
如果沒有答案 把疑情握好 再出來找教理的書學習
05/16 17:05, 14F

05/16 17:07, 4年前 , 15F
看看正信佛教的書 怎麼講空觀的 還有具體的建議
05/16 17:07, 15F

05/16 17:08, 4年前 , 16F
早上晚上拉出特別的時間練習 白天則放鬆一點
05/16 17:08, 16F

05/16 19:02, 4年前 , 17F
保持正念給你帶來什麼好處?
05/16 19:02, 17F

05/16 19:05, 4年前 , 18F
分享我的方法,對人事物盡量都接受,樣樣都好,不批判,
05/16 19:05, 18F

05/16 19:05, 4年前 , 19F
時時刻刻保持感恩,一有壞念頭就跟他說謝謝,正向到底,
05/16 19:05, 19F

05/16 19:05, 4年前 , 20F
心中常說謝謝,自然就正念起來了!不需要還有個抱持正念
05/16 19:05, 20F

05/16 19:05, 4年前 , 21F
的想法,只是誠懇發自內心的說謝謝 ,建議可以看楊定
05/16 19:05, 21F

05/16 19:05, 4年前 , 22F
博士豐盛的這本書,很受用!
05/16 19:05, 22F

05/16 19:08, 4年前 , 23F
隨喜樓上d大,good!阿彌陀佛
05/16 19:08, 23F

05/16 19:38, 4年前 , 24F
於佛法有正念,要憶念佛法的法義,否則只是一般的世間法
05/16 19:38, 24F

05/16 19:39, 4年前 , 25F
要對佛法能夠有正念、憶念,就要學習佛法的法義,必須透
05/16 19:39, 25F

05/16 19:40, 4年前 , 26F
過聞思修,佛典經常講的入道的要件:親近善士、聽聞思惟
05/16 19:40, 26F

05/16 19:41, 4年前 , 27F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隨法行。沒有速成捷徑
05/16 19:41, 27F

05/16 19:43, 4年前 , 28F
《品類足論》(唐.玄奘法師譯):「正念云何?謂聖弟子等
05/16 19:43, 28F

05/16 19:43, 4年前 , 29F
,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
05/16 19:43, 29F

05/16 19:44, 4年前 , 30F
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別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
05/16 19:44, 30F

05/16 19:44, 4年前 , 31F
,不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正念。」前面有板有提到空觀
05/16 19:44, 31F

05/16 19:46, 4年前 , 32F
對於空性的義理思惟觀察,通達空性的智慧屬於道諦,即上
05/16 19:46, 32F

05/16 19:46, 4年前 , 33F
述佛典裡提到四聖諦當中的道諦,這些內涵都要透過聞思修
05/16 19:46, 33F

05/16 22:06, 4年前 , 34F
文章代碼(AID): #1UlvHg-X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