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看板Buddhism作者 (tangchin)時間5年前 (2018/10/26 08:48), 編輯推噓4(4015)
留言19則, 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標題打了一個問號,一定令你感到詫異,佛弟子不是就應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嗎? 是的,佛弟子應當應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什麼?是因為導師世尊說的緣故嗎? 我們都知道身為有情,我們自然就會有離苦得樂的想法,那麼如何離苦?如何得樂?諸惡 語莫說;諸惡行莫行;諸惡心莫生,因為惡語、惡行、惡心都是苦因,如果你希求離苦, 但說惡語、行惡行、生惡心,那麼在造苦因的同時,如何希求樂果呢?如果所說都是善語 、所行盡皆善行、所生不悖善心,那麼不用祈求佛菩薩,因為法性的軌則,你處處逢福善 ,處處生喜樂。 所以這裡得到一個結論,如果你是有情,你希求離苦得樂,那麼,不論你是否是佛弟子,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都是必要的。也許你會有疑惑「諸惡」與苦因的關聯性,也就是 造惡一定得苦嗎?是的,你必須從自身的經驗去體會到這樣一個事實。 如果從佛教的角度,上述是苦諦、集諦,那麼導師世尊提供給他的弟子什麼道諦去斷惡行 善?猶如摩尼寶的菩提心,是一個強大有力無可取代的道諦。也許你會想「為利眾生願成 佛」的這樣一個想法似乎無法與離苦得樂牽連在一起?但是你可以從自身的經驗先瞭解, 菩提心會與我們所有負面情緒與想法抵觸的,也就是說你不可能在思維、生起菩提心的同 時,產生負面情緒與想法,而負面情緒與想法生起的同時就是你與你所不要的苦連結在一 起了。 如果你能瞭解我們的導師世尊以悲心為他的弟子說了菩提心的教授,那麼身為佛弟子不把 此教授恭敬頂戴,那是沒有的。如果你瞭解上述所說,那麼菩提心未生令生、已生令增長 、已增長令堅固是你趨向極樂、趨向勝樂唯一途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14.1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40514899.A.CFA.html

10/26 12:48, 5年前 , 1F
請教如摩尼寶珠的菩提心為啥不是不生不滅的覺心?而是願
10/26 12:48, 1F

10/26 12:48, 5年前 , 2F
眾生成佛的心?不是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感恩
10/26 12:48, 2F

10/26 12:53, 5年前 , 3F
願眾生成佛的心不是生滅心嗎?如何修成不生不滅涅槃佛果
10/26 12:53, 3F

10/26 12:53, 5年前 , 4F
?感恩指教感恩
10/26 12:53, 4F

10/26 12:55, 5年前 , 5F
這句話其他宗教也會說
10/26 12:55, 5F

10/26 12:56, 5年前 , 6F
但佛陀指的善 跟外道強調的善 應該還是有差異的
10/26 12:56, 6F

10/26 14:43, 5年前 , 7F
不知行者是否指的是如來藏,如來藏是眾生皆具、佛與眾
10/26 14:43, 7F

10/26 14:43, 5年前 , 8F
生並無差別
10/26 14:43, 8F

10/26 18:32, 5年前 , 9F
不知t大是修聲聞緣覺乘還是菩薩乘?經云:爾時,世尊哀愍
10/26 18:32, 9F

10/26 18:32, 5年前 , 10F
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
10/26 18:32, 10F

10/26 18:32, 5年前 , 11F
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
10/26 18:32, 11F

10/26 18:32, 5年前 , 12F
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
10/26 18:32, 12F

10/26 18:32, 5年前 , 13F
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云何初心二義決定。阿難。第一義者。
10/26 18:32, 13F

10/26 18:32, 5年前 , 14F
汝等若欲捐捨聲聞。 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
10/26 18:32, 14F

10/26 18:32, 5年前 , 15F
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
10/26 18:32, 15F

10/26 18:32, 5年前 , 16F
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僅供t大參考看看。感恩
10/26 18:32, 16F

10/26 18:32, 5年前 , 17F
10/26 18:32, 17F

10/27 06:52, 5年前 , 18F
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經文所言為勝義菩提
10/27 06:52, 18F

10/27 06:52, 5年前 , 19F
心,內文為世俗菩提心
10/27 06:52, 19F
文章代碼(AID): #1RqcHJpw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