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厭離輪迴-修習空性之前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6年前 (2018/05/02 22:38), 6年前編輯推噓2(207)
留言9則, 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tangchin (tangchin)》之銘言: : 就是因為有為法這種剎那變異、無法安住的特質,「苦」變成是必然性的。我們是希求安 : 樂的,問題是現實我們的受用是有為法,有為法又因為剎那變異關係,本質上就具有「苦 : 」的性質,你當然可以認為有為法也有樂的成分,但是無論從身或心上觀察,他這種剎那 : 變異、無法安住的本質,終究造成會轉變成苦。這時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對於輪迴中的 : 這種「苦諦」本質,導師世尊一開始就以四聖諦中的苦聖諦告知我們,既然我們所處客觀 : 的現實就是苦的本質,那麼我們就應當對輪迴生起厭離心,也就是如果你想遠離苦的話, : 輪迴並不是去處,輪迴是應當生起厭離的。如果你無法對輪迴生起厭離,那麼空性就不是 : 你所需要的,因為空性是唯一離開輪迴的鑰匙,如果你不想出門,那麼離開大門的鑰匙對 : 你而言就毫無意義。也就是說,如果你對輪迴的盛事感到滿足,也覺得那是所應取,那麼 : 所謂無常、苦、空就只是佛學上的知識,他一點都不是讓我們遠離苦的法藥。 隨喜感恩_/\_ 延伸閱讀: 摘自:尊者達賴喇嘛《覺燈日光》(註) 有人說:小乘之聲聞、獨覺才要對生死起厭離,菩薩不應該對生死生起厭離。為什麼 呢?即引用《不可思議秘密經》裡面所說:「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 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又引用一些其他的經文,說諸菩薩會住在生死,不厭離生死。 宗喀巴大師回答說:這是對於經義不了解,完全顛倒執著而產生的大錯誤。菩薩們不 厭離生死的意思,並不是沒有看到煩惱和業的過患而產生的不厭離。菩薩們有大智慧,所 以對於煩惱過患的恐怖,比聲聞、獨覺還要清楚,體會更深。因此,其對煩惱和業及生死 的厭離心,是聲聞、獨覺所不及的。可是菩薩不會為自己個人的利益而想脫離生死,為什 麼呢?因為有利他的悲心。為了利益有情,寧可在生死苦海中,為利有情而發大精進。這 才是菩薩不厭離生死的道理,並不是說菩薩沒有看到煩惱的過患。 如果不厭離的內涵都弄不清楚,反而因業和煩惱的增長而漂流生死,自己的問題都沒 辦法解決,更何況是利益一切有情呢?這是不可能的。如果自己還沒有生起出離心,卻說 要幫助他人出離,較小乘行者而言,是百千倍的差勁。 如果由自己身上體會了輪迴的過患,而生真實出離心,從他人身上去體會時,而產生 了悲愍心,由大悲願增上,願意為了利益有情,讓自己住在三有中,則應歡喜。「若未如 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 (《菩薩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欣樂 涅槃,應於涅槃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 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說厭離生死乃聲聞人的事,大乘人不必,如果這個人是受了菩薩戒的話,根據菩薩戒的 律儀,這是犯了菩薩戒的惡作罪,是一個「染違犯」。) 菩薩已經看見三有的過失,而且較聲聞、獨覺更加厭離煩惱。我們知道聲聞、獨覺對 煩惱的厭離是十分深刻的,而菩薩與其相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與此同時,菩薩卻因由 大悲心,讓自己住在生死中,這才是真正稀有!「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 借利他名而云我等不捨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宗喀巴大師說得真是非常好,非常強 而有力! (若對三有當中的真相看不清楚,把種種假相看成像最妙的天宮一樣,貪愛之心一點 也沒有減少,卻假借著利他的名義來膨脹自己,口口聲聲說我不厭捨生死是為了救度眾生 ,如此講了很多佛法也沒有用,反而把「我」越弄越大,起增上慢增長我執慢心。真正有 智慧的人怎麼會歡喜這樣做,這樣的自欺欺人是真正愚癡的可憐人。) 要進入金剛乘,也要有這種非常強烈的出離心,如此才有生起金剛乘的基礎。金剛乘 的基礎—菩提心要生起,必須要有出離心。 ------------------------------------------------------------------------------ 註1:《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 要生起一般的悲心,不需要出離心做為前導。但大悲心是想要幫助一切有情脫離輪迴 、脫離行苦的心,在生起這種心之前,如果自己並不想脫離輪迴,就不可能生起以一切有 情為所緣,希望眾生都能脫離輪迴的心。因此,出離心也是大悲心與菩提心的因。 觀修無我也是如此,必須先修苦,明白苦的根源是我執,再觀察我執的對境是否存在 ,然後透過修無我而生起證無我慧,所以證無我慧的根本也是出離心。 透過之前的論述,已成立「菩提心」與「證無我慧」是道之主要,而「出離心」又是 兩者共同的基礎,由此可知,出離心、菩提心與證空慧三者,是道的正行、道的主要。 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對於空正見的說明,宗喀巴大士主要有五部著 作:《中觀根本慧論大疏.正理海》、《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廣論毗婆舍那章》、《略論毗婆舍那章》。 註2:《覺燈日光》網路研討 【達賴喇嘛尊者教你讀廣論】 https://www.facebook.com/DalailamaLamrim/ 臉書上會有廣論相關主題內容的提綱思惟題,幫大家深入學習,大家可自行把答案留言在 臉書的po文下方!小編會跟大家一起上課、寫作業喔。歡迎大家的加入~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25271906.A.BA1.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05/03/2018 08:13:56

05/03 13:04, 6年前 , 1F
隨喜引述善知識教言
05/03 13:04, 1F

05/03 18:12, 6年前 , 2F
般若經說,菩薩對無生法有很深的體悟,但菩薩不能證無生法
05/03 18:12, 2F

05/03 18:14, 6年前 , 3F
若證了無生法忍,就會涅槃,不能成佛.但又有其它經說,初地
05/03 18:14, 3F

05/03 18:15, 6年前 , 4F
就如初果一樣有證悟部份的無生法.
05/03 18:15, 4F

05/03 18:16, 6年前 , 5F
又曾看過,菩薩不能學深定,似乎是怕會證果.
05/03 18:16, 5F

05/03 18:18, 6年前 , 6F
但在佛世,很多利根弟子是聽法就能初果到四果,這樣子菩薩
05/03 18:18, 6F

05/03 18:19, 6年前 , 7F
沒有斷煩惱之下,到底怎麼能長久在生死中,行菩薩道呢?
05/03 18:19, 7F

05/03 18:31, 6年前 , 8F
之前格西上地道、現觀有討論過相關問題,可以多聞思學習
05/03 18:31, 8F

05/03 18:41, 6年前 , 9F
(本文提到若說對生死煩惱不須厭離,在菩薩戒中是惡作罪)
05/03 18:41, 9F
文章代碼(AID): #1QwSrYkX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QwSrYkX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