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黃念祖老居士:淨修捷要報恩談(20)

看板Buddhism作者 (夏天樹)時間6年前 (2017/12/03 17:10), 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7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第十三拜 「一心觀禮,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全事即理,全妄歸真,全性起修,全修 在性,廣學原為深入,專修即是總持,聲聲喚醒自己,念念不離本尊,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卍 一心觀禮,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 剛才都是說「不二」。這裡頭一上來,就一句「六字統攝萬法」,這六個字就是「南 無阿彌陀佛」,只有簡簡單單六個字,但是這六個字統攝萬法呀!萬法,八萬四千法門, 萬法就超過一個數量,極言其多,就是一切呀!所以這六個字就是「統攝一切法」 「一門即是普門」,你念佛是「一門深入」;你念佛,(如)《普門品》普門示現, 佛現種種、阿彌陀佛現種種身來救度哪,這一個法門就是普救、普度、普現,這個「普門 」哪。這個理由、理論就是《華嚴》,「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一和多,在《大經 解》裡頭,特別把「十玄」,《華嚴》裡頭有「十玄」,一裡頭有多;小裡頭包括大呀, 須彌山包括很多芥子,而這個芥子能包括須彌山,小中包括大;短時間包括長時間,一秒 包括一年,不但一年有若干秒,一秒就包括一年哪!這些道理,「延促是同時」,都把咱 們這個情和見(破除了)。我們這些見解,我們認為的這些常識,這些客觀的,好像是「 唯常識論」,以為這個常識就是真理;其實常識是你三度空間、你可憐的生物,你所接觸 到的這一點點,那怎麼是真理呢? 《華嚴》它就是「十玄」,不但是「事跟理」沒有牴觸,「事跟事」也沒有牴觸。小 跟大,大的包括小的,小的就可以包括大的呀。一個留學生,數學一個問題他說,我現在 想不通啊,科學也證明了,客觀上也有事例。他說是:「全體包括局部,這個我當然懂了 ,」底下他證明了,你所包括的項目,你所集的項目到了無窮多的時候,你其中每一個項 目是一個局部,就包括全體,這怎麼能想像呢?局部怎麼包括全體呢?這個(問題),我 在我(寫)的《淨土資糧》裡頭有談到這個,也有事例嘛,「全息照相」,全息照相那個 底版你把它打破了,打破了拿一個渣子,那這個是一個局部了,一個渣子是個局部了。你 再把這個渣子放到原來底版那個位置,還把這光線通過去,而這個所顯現出來的還是全體 ,跟那個全部的底片是一樣的。但是,比方是我吧,出現我這個人比原來的情況小一些。 小一些不管它,但是確實這一切信息、全體所含的信息,在一個小渣子局部中都含有。 所以佛所說的,「一就是多,小中就有大」。那個大底片是個「大」,那一個小渣子 是個「小」,大的東西都在小的東西裡頭啊,沒有欠缺呀。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破除我們 這種情見。 我們知道了這些道理,而從學佛(說),將來就是,我就是這麼(認為),當然可能 不對,也可以說我這是隨便說說。我說:「佛法在中國接受得最好啊!」其他的國家他們 接受了小乘法,雖然是學習的很認真,社會上大家很恭敬,地位也很好,但是只是小乘法 。佛不滿意呀!佛說小乘法是「焦芽敗種」啊!好不容易發了芽兒,它焦了,你這個種子 腐爛了,佛批評這個小乘。小乘也看到大乘的那種成就,小乘哭聲震天哪!「云何一法中 ,而不知此事」?跟著佛這麼多年,這個我不知道!小乘(人)一直跟著佛,他如聾如盲 ,跟瞎子一樣,跟聾子一樣。這個大乘法真是接受是在中國呀!日本是不錯,是我們的學 生,所以日本打我們是忘恩負義呀!真是我們的學生啊,在各個方面是從中國學的。 (對於)這些哲理,(比如)「一和多」呀,剛才說(的)這一個渣子,這個要把它 講得很(周詳),每一個它都是有(很深的道理)。你比方像北海這個水,(大家)都看 見過北海公園了。這個水中有一個波,這一個波為什麼形成這個樣子呢?是根據剛才水怎 麼動的情況,又根據現在風的力量是什麼情況。前頭那一個波為什麼形成那個情況呢?是 跟全湖的、湖的結構,水的動力,風的大小,這一切信息所共同決定的。那麼在這個基礎 上,再加上新的信息,這個波又在動啊,還在動啊,又在動啊,所以這一個波是具足了整 個兒北海水的全部的信息。 所以現在我們這種「信息論」呀,為什麼一個渣子它還能夠放出整個兒的人來?就是 這一個渣子它有全部的信息呀,不是它有那個全部底版的物質,那並不是,但是信息它是 全部的。這一個波的水,它具備了全體的性質。而且你這一個波,請問你給它切下來,什 麼是它的界線哪?這個波和那個波之間你切得開嗎?它是一個體呀! 所以就是這樣啊,「一」裡頭就有「多」,其他東西也都在我這裡頭,我也在其他東 西那裡頭。這用鏡子就很容易看了,十個鏡子在這兒,每一個鏡子都到我這一個鏡子裡頭 來,而且我也就入其他的鏡子裡面去,而且重重無盡哪!重重無盡,就咱們兩個人在對面 就重重無盡,沒有止境。(念公摘下眼鏡,歡喜地對著面前的居士們說,)你看見我了不 是?你看見我了,你看見我眼珠兒沒有?我眼珠兒裡有誰?眼珠兒裡有你。可是你呢?你 有眼珠兒,你眼珠兒裡有我,所以你看見我這個眼珠兒上的你。可是你要說(我)這個眼 珠兒上的你、(這個)你的眼珠兒裡頭又有我。這麼套下去是無有窮盡的,所以重重無盡 哪,就是說這個世界。 所以我們不要很固執,以為這個事情只能多裡頭有一,一裡頭不能有多;只能大的裝 小的,小的不能裝大的。這樣一蓋就全都看不見了,這一點兒就把全(部)大的東西都蓋 住了。從「一(和)多」我們說到「一和普」,說到《華嚴》的無礙。 卍 全事即理,全妄歸真 底下說「全事即理」,這個事,波是什麼呢?波不就是事嗎,事相嗎?整個事相是什 麼?這個波、它整個兒是什麼?整個兒波、整個兒是水嘛!沒有一個什麼叫做波嘛,波就 是變成這個樣子了。水一拱,(波)它的本體,沒有別的,只是水。所以一切事相它的本 體是什麼?只是理。理是本體,事是事相;一個形相,一個本體。要說這個本體跟這個相 是不可分割的嘛,全部的事都是理。因為全部的事都是理,「理事一體」,所以這個「一 」中才可以包括「一切」嘛。 「全妄歸真」,我們現在這是妄啊,妄想啊。我們在念佛,我們念佛就是把我們整個 兒的「妄想」歸到「真如」了,所以這個妄想也不是可怕呀。所以不要說念到(沒有妄想 ),你只要念就是了,念佛中有妄不要怕呀。如在水上畫畫,水上畫個圈兒,是有一個圈 兒,等(一會兒),馬上就沒有了。這個妄哪兒去了?妄又歸到水裡頭去了嘛。水代表「 真」嘛,你畫這個圖像是事相,是你一時的盲動;這盲動沒有關係嘛,它並沒有真實有個 東西在這兒啊,它馬上就歸到「真」了,全部還是要歸到真。所以這就說明啊,這一切「 全事即理,全妄歸真」。 卍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們說「性修不二」,這個又進一層了,是承整個兒的性 來開始來修行的。我們在念佛,是從你的本心起了個念頭;我們有個本覺,我們開始了覺 悟,有了始覺,這不(就)是從我們本覺起了一個覺悟的念頭嗎?本覺是咱們的本性,是 從性裡頭起了一個修行之念,所以全性起來修行。 我們修什麼呢?我們念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本心哪,因此我們所念的 、所修的正是我們的本心哪。你所修的在哪兒啊?所修的就在我的本心嘛。你所修的在性 ,而且咱們的念佛法門,你全部的修持就都在你的本性。所以這就是「全性起修,全修在 性」。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由於「是心是佛」這個心來念佛,這是「全性起修」;你 念的是佛,佛就是你的心,你所修全部在你的心上,不是在心之外;你「全修就在性」, 在你的本性。如珠子發光,珠子發光是全珠發光;珠子發光之後,珠子的光先照到誰?珠 子的光還是還照本珠啊!首先把這個珠子先亮了,是不是啊!這個譬喻就可以說明「全性 起修,全修在性」。 你手電燈亮,照到外頭去了,遠處亮了(講到此處,念公開懷的笑起來)。珠子放光 ,這個光首先照亮了珠子,這就是「全珠生光,全光照珠」,就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直截了當」,中間兒沒有周折,沒有去浪費。你自己起的就是照明自己;照明自己 ,自性愈明就愈放光,愈放光自己就愈明,實際就是這樣兒。最後徹底「垢滅善生」,徹 底「恢復本來」。 卍 廣學原為深入 「廣學原為深入」,我們為什麼要學許許多多?就是為了要深入啊。所以他們華藏佛 教會,還有視聽圖書館來了一些和尚、比丘尼,我也給他們說「廣學」呀。我說我跟你們 的師父不一樣,你們師父講「專修專弘」,我說我是主張「廣學普讚,一門深入」。他們 把我這個「普讚」弄錯了一個字,(成了)「遍讚」;「遍讚」不是我的(說法),沒有 「普」字好,我應該是「廣學普讚」。如果要挖一個坑,要挖深,你要一個這麼深的坑, 要挖五尺(深),你這上頭就只有這麼大,你這鐵刀就下不去,你必須要大一些,你才能 挖到五尺深,「廣學」就是為了「深入」。 還有你要「普讚」哪,平等,法門沒有一個不是好的,我們這個讚歎,不是說你搞那 個就是錯了,這個我們要「普讚」。但是最後你還是要「一門深入」嘛,你總不是腳踩兩 隻船哪;腳踩兩隻船就「兩門俱破」了。所以「廣學就是為了深入」。 卍 專修即是總持 「專修即是總持」,專修就是總持。一個洪名只有六個字,「統攝萬法」。所以蕅益 大師說,你念這一句佛號,三藏十二部的經典都在裡面,一切戒律都在裡面。正當念佛之 時,你還想偷人家的美金哪?(念公說到這裡幽默地笑起來。)當然不會!你想偷人美金 ,就不肯念佛了。這連破戒念頭都沒有了,這樣兒就是持戒嘛,戒律都在裡頭了。 禪宗「一千七百則公案」,禪宗到現在為止的公案有一千七百條。公案就是大家作為 所謂公共的一種檔案資料、案件啊,就是立案了。公案、公共承認的案,一共有一千七百 條,就是「一千七百則公案」。另外一句話說,禪定也都在裡頭了。所以「一門就是普門 」,就是「統攝萬法」啊;「專修就是總持」,因此總持陀羅尼;「統攝萬法」,完全都 統攝了,就是「總持」。 卍 聲聲喚醒自己,念念不離本尊,阿彌陀佛 下面兩句很好,「聲聲喚醒自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叫誰呢?是 把你自己叫醒啊!你在睡覺啊,現在都是做的夢中事啊。就這麼一聲一聲叫,把你自己叫 醒了。「聲聲喚醒自己」,這句就是禪嘛,還有什麼是禪哪?所以「此身已在含元殿」, 真是老實念佛的人,你已經在了「含元殿」。 「含元殿」就是長安城的皇宮,等於說在北京,你「此身已在天安門,更從何處問北 京?」到了天安門,你還要問北京幹什麼?你到了北京中央了。(另一句,)「更從何處 覓長安」,原來(文句)是這樣子(「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從何處覓長安」),古時候嘛 ,含元殿。(修)淨土不再需要去參禪了。領會一些禪,對於我們破執著,不要是限於有 為、有漏,還是有好處的。所以我們廣學多聞,學般若。 「念念不離本尊」,聲聲是喚醒自己,我一念一念,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沒有離開我 的「本尊」哪。這句就是密,這就是密法的「相應」呀,念念都在「本尊」上。我這個感 應道交,這個心感應,自己和本尊沒有分離呀。「阿彌陀佛」,「本尊」是誰呀?「阿彌 陀佛」。 這是第十三。第十四也是很重要。今天上午這個都是在咱們《淨修捷要》之中很精華 ,也就是我們整個兒佛教的精華。不光是淨土宗,牽涉到各個重要的佛教經論。 【註譯】 《六祖壇經》云:「心地無非自性戒」。可見一句六字洪名圓滿心地戒品。 == 你只要念就是了,念佛中有妄不要怕呀。如在水上畫畫,水上畫個圈兒,是有一個圈兒, 等(一會兒),馬上就沒有了。這個妄哪兒去了?妄又歸到水裡頭去了嘛。水代表「真」 嘛,你畫這個圖像是事相,是你一時的盲動;這盲動沒有關係嘛,它並沒有真實有個東西 在這兒啊,它馬上就歸到「真」了,全部還是要歸到真。 黃念老真的是大德!聽他說法真是有很多領悟!非常法喜! 從上一拜到這一拜,水的比喻真的非常靈活! 南無阿彌陀佛。 --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楞嚴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31.1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12292218.A.8FF.html

12/03 17:13, 6年前 , 1F
阿彌陀佛
12/03 17:13, 1F

12/03 17:42, 6年前 , 2F
阿彌陀佛
12/03 17:42, 2F

12/03 17:55, 6年前 , 3F
阿彌陀佛
12/03 17:55, 3F

12/03 20:50, 6年前 , 4F
阿彌陀佛
12/03 20:50, 4F

12/03 20:52, 6年前 , 5F
南無阿彌陀佛
12/03 20:52, 5F

12/03 22:16, 6年前 , 6F
阿彌陀佛!
12/03 22:16, 6F

12/03 22:18, 6年前 , 7F
南無阿彌陀佛
12/03 22:18, 7F
文章代碼(AID): #1Q8xzwZ_ (Buddhism)